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1249章 朝堂争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由于靳辅并不擅长用华丽的言辞来表达,所以听起来难免显得有些过于急切和直接了些。

还没等到康熙帝回应,靳辅便迫不及待地接着详细讲述起自己所提出的筑堤方案来:

“微臣恳请陛下批准从车逻镇一直修筑到白驹场之间的堤坝,这样可以有效地约束水流并引导它们最终归入大海之中。

而当堤坝建成之后,原本被淹没的土地就会逐渐干涸露出水面。

这些重新显露出来的土地一部分可以归还给当地的老百姓耕种使用;另一部分则可以用来开垦荒地种植庄稼或者出租给他人经营管理,每年都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可以拿来补贴河工所需的费用开支。

如此一来,既能够消除黄河泛滥带来的隐患,又能够节省国家财政支出,同时还能让饱受洪灾之苦的民众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机活力。真可谓是一箭三雕之计啊!”

于成龙定睛一看,只见靳辅说话时结结巴巴、吞吞吐吐,显然有些迟钝;再仔细打量一下靳辅本人,发现他也是一副神色慌张、坐立不安的模样,很明显说话十分紧张。

看到这里,于成龙心中稍稍放松下来,但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变化,而是立刻迈步走出朝堂班次,准备开口反驳对方观点。

相比起靳辅来说,于成龙要稍微年轻一些,而且相貌和气质都更为出众一些。

此刻站出来发言时,他身姿挺拔如松,嗓音清脆悦耳。

只见他直视着靳辅说道:

启奏陛下!微臣认为靳大人刚才所言表面上似乎言之凿凿、头头是道,但实际上却是荒谬至极啊!

修筑长长的堤坝来约束汹涌澎湃的洪水,这样一个庞大无比的工程项目不仅需要耗费巨额资金,还会白白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呢!

更何况从老百姓那里征收土地租金用来开垦农田,这跟增加赋税又有什么区别呢?

那些遭受水灾困扰的穷苦百姓们本来就已经生活艰难困苦不堪了,如果还要承受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他们怎么可能受得了呀?

紧接着,于成龙迅速将身体转过来面向康熙,同时挺得笔直的脊梁骨像标枪一样挺立起来,道:

微臣所说的疏通开挖海口这项水利工程,则完全不同!

它充分遵循了水流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特性,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收效显着!

只要把被淤泥堵塞住的海口疏通清理干净之后,那么原本无法正常流动的河水,自然而然就能够顺畅无阻地流淌出去了!

等到这些积水全部排干以后,那些被淹没的良田沃土也就重新显露出来!

这种做法,乃循水道自然之性,又是严格遵照古代圣贤大禹治水时期留下来的宝贵经验教训去实施操作的呀!

然而靳大人却横加阻拦,坚决反对开展疏通海口工作,反而一门心思只想坚持修建堤坝方案,依臣看呐,他这么做,无非就是想通过搞这种大规模建设项目,来显示自己有多厉害罢,或者说想要借着屯田这个机会谋取私利而已吧!

“于成龙!”靳辅怒发冲冠,满脸涨得如猪肝色一般,他用颤抖着的手指着于成龙,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沙哑:

“你……你竟然如此信口胡诌!我靳辅这一生,呕心沥血,全心全意地致力于治理河道、安抚百姓之事,从未有过半分私心杂念!可你呢?

你根本未曾亲身参与过河工事务,不过是凭借书本知识和道听途说来高谈阔论罢了,又怎能知晓其中的利弊得失啊!”

靳辅终于还是沉不住气了,心中的焦躁像火山一样喷涌而出。

他瞪大双眼,紧咬嘴唇,额头上青筋暴起,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样。

站在于成龙身旁的明珠见状,不禁微微皱起眉头,流露出一丝不悦之色。

毕竟,朝堂之上的争论需要言辞激烈,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与理智。

怎么能仅仅听到对方的一句辩驳便按捺不住情绪呢?

这样岂不是乱了阵脚吗?

一旦心慌意乱,说出的话语必然会失去逻辑连贯性……要知道,在这场唇枪舌战之中,任何一点破绽都可能成为对手攻击的目标。

就在明珠正欲开口打断两人时,却不想那个率先陷入慌乱的于成龙反倒滔滔不绝起来。

于成龙嘴角泛起一抹冷冷的笑容,他直视着靳辅,毫不畏惧地说道:

“下官虽然不像靳大人那样长久治理河道水利之事,但我深知民间百姓生活的艰辛困苦啊!

又怎能像靳大人这般,将老百姓的田园房舍当作可以随意摆弄的试验品呢?更不能把国家的钱财、民众的血汗看成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深潭呀!”

于成龙这番话犹如一把利剑,刺破了空气,直直刺向靳辅。

在场众人皆被这一番义正辞严所震撼,而原本气势汹汹的靳辅此刻竟有些语塞。

一时间,整个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只有于成龙那铿锵有力的话语还在回荡。

站在于成龙身旁不远处的徐乾学见状,心头猛地一紧。

他万万没有料到,平日里看起来木讷寡言的于成龙竟然如此能言善辩,而且字字珠玑,句句切中要害。

趁着于成龙稍稍占据上分,支持于成龙的徐乾学立刻出列:“皇上,于大人所言极是!靳辅治河九年,耗银数百万两,然水患未绝,高、宝等地依旧汪洋,可见其法未必尽善。今又欲兴大役,收佃价,臣恐河工未成,而民变先起!”

徐乾学出列支持于成龙,这一点康熙心里其实早就有数,但他没想到徐乾学会如此急切地站出来表态。

就在康熙陷入沉思的时候,突然注意到索额图的目光落在了给事中王又旦身上。

只见王又旦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然后恭恭敬敬地弯下腰,缓缓走出了自己所在的队列。

陛下,微臣斗胆附和一下于大人刚才提出的议案。依微臣看啊,于大人提议开凿疏通海口这个办法真是太好了!不仅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收效显着,可以说是一个绝妙无比的好计策!

相比之下,靳辅大人所主张的那种方法可就不太妥当,既耗费民力又浪费钱财,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呀! 王又旦滔滔不绝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