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原本处于下风的于成龙顿时精神一振,脸上露出得意之色;而一直稳坐钓鱼台的明珠则脸色一变,他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轻咳了一声,并向坐在自己身后的那些官员们投去一道意味深长的目光。
得到暗示后的户部尚书佛伦马上站起身来,快步走到殿前,向着康熙皇帝行了个礼,开口奏道:
启禀圣上,自从靳辅大人负责治理黄河以来,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了吧?在此期间,黄河一直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漕运更是顺畅无阻、一路通行。
所以说起来,靳辅大人对于治理黄河还是颇有建树的,这份功劳绝对不能被抹杀呀!
至于修筑堤坝约束水流嘛,那可是明朝时期着名水利专家潘季驯留下来的成熟经验和有效方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际检验,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确实是治理黄河的良方妙药啊!
反观于大人您提出的那个所谓方案呢,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简单易行,但实际上完全忽略了当地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等因素,如果真要按照这样做下去的话,恐怕最终只会酿成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灾难呐!
因此,无论如何都万万不可采纳呀!
佛伦,作为明珠众多党羽中的一员,以其贪婪无度、收受贿赂而声名狼藉,甚至被百姓戏称为假佛爷。
尽管他品行不端,但凭借着与明珠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网以及后者强大的庇护力量,竟然能够一路平步青云,官职不断晋升。
工部尚书熊一潇对此深有感触地说:
“微臣主管工部事务多年,对水利工程的复杂性可谓心知肚明。靳辅所提出的治水方案固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它建立起的坚实基础却有利于长久发展;相比之下,于成龙等人的建议虽然能暂时节省部分费用开支,但恐怕会给后代留下无尽的隐患啊!”
实际上,负责堤坝修建工作名义上归河道总督管辖,但由于其中涉及到资金拨付等环节,需要经过工部审核结算后再转交给河道总督,所以此时的工部,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索额图与明珠两大势力竞相角逐的关键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工部尚书熊一潇可是康熙三年金榜题名的进士出身!
不过,或许是因为性格内敛沉稳吧,他一直在京城为官数十载却始终未能崭露头角,默默无闻。
直到明珠出任刑部尚书时慧眼识珠,将熊一潇擢升为刑部右侍郎,才让他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并自此死心塌地追随明珠左右,成为其得力干将。
后来随着明珠荣登相位,更是顺理成章地把熊一潇升任至工部尚书一职,此举无疑令索额图愤恨不已。
熊一潇说的话,非常有权威性,毕竟是工部尚书。
此时风头偏向了靳辅,一时间于成龙心中有些打鼓。
就在这时,索额图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声音不大不小,但在场众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紧接着,通政使参议成其范站了出来,他面色凝重地看着佛伦和熊一潇二人,开口说道:
“佛伦大人,熊一潇大人,你们两位此番言论实在有些不妥啊!
想当年,潘季驯治水之时,那确实是卓有成效。
但时至今日,时过境迁,情况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岂能一味死守旧法而不知变通呢?
反观于成龙大人所提出的计策,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可以说是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啊!”
听到这里,徐乾学也连忙附和道:
“对啊,诸位大人想一想,如今我们大清虽然已经平定了三藩之乱,成功收复了台湾岛,但仍然面临着来自罗刹人的威胁。
他们一直对我国东北地区虎视眈眈,今年六月份的时候,我们好不容易才从罗刹人手中夺回了雅克萨城,可谁能想到八月份这座城池就再次落入敌手。
而且现在朝堂之上,每年光是治理河道就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如果把这些钱全都用来治河,那么留给我们去攻打罗刹国的资金恐怕就所剩无几了啊……”
说到最后,徐乾学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表示出自己对于当前局势的担忧之情。
而此时,另一个声音响起:
“是啊皇上,那些罗刹人简直就是不识抬举!眼下正值隆冬时节,天气严寒,我军根本无法出征作战。等到明年春天冰雪消融之后,朝廷还需要花费一笔巨额军费,才能重新集结兵力前去攻打雅克萨城……若是到那时,我们因为没有足够的银两来支持战争,导致最终战败,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所以说,到底应该如何分配这笔饷银,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啊……”说话之人,正是索额图。
索额图一出马,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支持之声。
皇上,微臣附议……
微臣也附议……
陛下啊,依微臣之见,这修河之事应当从简才是,只需动用最为高效的方法去疏浚海口即可,实在无需大肆挥霍钱财。反倒是那罗刹国,咱们可是一分钱都不能吝啬啊!
面对如此众多的声音,康熙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快要炸开了花。
这些大臣们一个个口若悬河、言之凿凿,每个人似乎都说得极有道理。
那些支持靳辅的大臣所言不假,但那些力挺于成龙的官员说得更是振振有词。
一时间,整个朝堂陷入了一场激烈无比的辩论之中,众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纷纷引经据典地指责对方,场面异常混乱。
看着眼前这番情形,康熙不禁皱起了眉头,原本坚定的信念此刻竟开始有些许动摇。
该如何做呢?到底是按靳辅的方法,还是按于成龙的方法?
康熙突然高声喊道:退朝!此事容朕再细细斟酌一番,明日早朝上继续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