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 > 第279章 十死无生?孤,就要明日决战朱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9章 十死无生?孤,就要明日决战朱温!

夜色浓重,仿佛泼洒的浓墨,将整个天空浸染。

宋州城,便是一座在风雨飘摇中随时会倾覆的孤岛。

城外。

两座壁垒森严的营盘隔着数里对峙,肃杀之气弥漫在冰冷的空气里。

一座,是朱温的宣武大营。

营盘连绵十数里,灯火如龙,旌旗如林,即便刚刚经历了一场突袭,依旧透着一股吞噬天地的霸道气焰。

另一座,是李烨的临时营地。

规模小了数倍不止,篝火零星,显得格外单薄。

但营中往来的士卒,身上都带着一股被血与火淬炼过的煞气,沉默而坚韧。

陈州刺史赵犨,带着他麾下三千精锐抵达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他的目光越过李烨的营盘,死死地盯着远方那座京观。

夜色下,那轮廓依旧清晰可辨,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嘲笑着城池的无力。

赵犨的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只觉头皮一阵发麻。

他也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宿将,可朱温这种将羞辱和恐吓玩到极致的手段,依旧让他感到一种发自骨髓的寒意。

“赵刺史,魏王已在府衙等候。”

刘知俊亲自出迎,神色平静,仿佛那座京观并不存在。

赵犨点点头,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亲兵,心中却早已翻江倒海。

接到李烨的军令,他二话不说就点了兵马前来。

可眼下的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一万倍。

这哪里是会盟决战?

这分明是鸡蛋碰石头!

宋州府衙,临时充作了魏王李烨的中军大帐。

昏黄的烛火下,一张巨大的军事沙盘摆在正中,周围站着一圈甲胄在身的悍将。

李烨一身玄色常服,坐于主位,面色沉静,无喜无怒。

他下手两侧,分别是玄甲都指挥使刘知俊和踏白军指挥使贺德伦。

而在角落里,一个穿着普通士卒服饰,却站得笔直的身影,正是被夺去了一切职务的刘闯。

他低着头,一动不动,如同雕塑,却被特许旁听。

“赵刺史,辛苦了。”

李烨抬眼,示意赵犨入座。

“魏王客气。”

赵犨抱拳行礼,目光却第一时间落在了沙盘上。

他刚从前线绕了一圈侦查回来,对敌我态势有最直观的了解。

“魏王。”

赵犨没有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他指着沙盘上代表宣武军的密集旗帜,声音里满是凝重。

“形势,不容乐观。”

“朱温主力,虽经贺将军奇袭,折了帅旗,士气受挫,但其核心主力未损。末将粗略估算,其虎威、龙骧二军残部,加上庞师古所率主力,以及后续赶到的辅兵,总兵力依旧在三万五千以上!”

“且步骑协同,阵列稳固,是一支百战精锐。”

他说完,又指了指代表己方的、稀疏得可怜的几面小旗。

“我军……铁壁都经斗门亭、宋州两场血战,仅余不足三千残兵,其中伤员过半,战力堪忧。”

他的手指划过贺德伦,“踏白军虽勇,但五千精骑连番血战,亦只剩三千五百骑,人困马乏,急需休整。”

他再看向刘知俊,“刘将军的玄甲都,乃我军最后的精锐,约三千重骑,是破阵的利器,但也是我们最后的本钱。”

最后,他指了指自己。

“再加上末将带来的三千陈州军。”

“我等合兵一处,满打满算,不过一万之众,且多为残军、疲兵。”

“魏王,”赵犨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结论,“敌众我寡,兵力三倍于我。硬拼,殊为不智!此战,万万不可浪战啊!”

话音落下,府衙内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事实,但被赵犨如此赤裸裸、血淋淋地摆在台面上,那股巨大的压力还是让在场不少将校的脸色瞬间煞白。

赵犨见众人沉默,以为自己的话起了作用,继续说道:“为今之计,我军应依托宋州坚城,深沟高垒,与敌对峙。”

“朱温劳师远征,补给线漫长,我军只需联合陈、蔡二州,不断袭扰其粮道,拖下去,不出两月,他三万大军必然不战自乱!”

这是最稳妥的方略。

也是任何一个正常将领在当前局面下会做出的唯一选择。

然而,他话音刚落,一个带着强烈不满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赵刺史,此言差矣!”

贺德伦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赞同。

“朱温刚刚在须昌筑起京观,屠我天平军盟友,又在宋州城下辱我踏白军袍泽!士气正盛!”

“我军若龟缩不出,岂不正中他下怀,让他以为我们怕了!”

“我主公亲率玄甲,星夜来援,不是为了来这宋州城里当缩头乌龟的!”

“贺将军!”赵犨眉头一皱,“匹夫之勇,于大事无补!为将者,当知进退,岂能因一时意气,拿数万将士的性命去赌!”

两人眼看就要争执起来。

“够了。”

李烨终于开口。

声音不大,却让两人瞬间闭上了嘴。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他。

他没有看争吵的两人,而是伸出手,拿起代表着帅旗的指挥剑鞘,重重地,点在了宋州城与朱温大营之间那片广阔的平原上。

笃!

清脆的响声,回荡在死寂的府衙内。

“赵刺史所言,是老成之言,是万全之策。”

李烨的语气很平静。

“但不是制胜之言。”

赵犨一愣。

李烨转身,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停留在赵犨的脸上。

“朱温,包括他麾下的李振、敬翔,乃至全天下的诸侯,此刻都在想什么?”

他没有等回答,自问自答。

“他们都认为,我李烨会采纳赵刺史你的建议。”

“守城,拖延,袭扰。”

“因为这是最‘聪明’,最‘理智’的选择。”

“他朱温正等着我们这么做!他巴不得我们龟缩在宋州城里!”

李烨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斩断一切的锋锐!

“我们守城,他便可从容分兵!一部继续围城,一部扫荡我忠义军治下的濮州、滑州、汝州!他甚至可以腾出手来,彻底消化齐鲁之地!”

“到那时,河南诸州望风而降,人心一散,我忠义军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届时,我们守着一座孤城,还有何意义?”

李烨字字如重锤,狠狠砸在众人的心上。

赵犨的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青。

他发现自己只看到了眼前的军事对比,却完全忽略了这背后的政治人心!

李烨的目光里,燃起了火焰,带着一股焚尽八荒的决绝。

“所以,这一仗,我们不仅要打!”

“而且要主动出城,就在这宋州城外,与他堂堂正正地决一死战!”

“我们若退,身后便是万丈深渊!”

“我们若守,便是自断根基,坐以待毙!”

“此战,是为城外那屈死的一千踏白军弟兄而战!”

“是为我忠义军的军魂而战!”

“更是为信任我李烨的河南百万百姓而战!”

“我们,已退无可退!”

一番话,掷地有声,金石铿锵!

整个府衙内,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每一个将士的眼中,都重新燃起了战意!

之前因为兵力悬殊而产生的一丝畏惧和动摇,此刻被这股决绝的意志彻底焚烧殆尽!

赵犨怔怔地看着李烨,看着这个比自己年轻了近二十岁的魏王。

他本以为李烨只是运气好、能打仗的后起之秀,可直到此刻,他才明白,眼前这个男人,胸中藏着的,是吞吐天下的气魄与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

这是一个真正的枭雄!

赵犨心中最后一丝犹豫和“润”的想法,被彻底击碎。

他忽然觉得,能追随这样的人,哪怕是赌上一切,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他猛地推开椅子,对着李烨,长揖及地。

“魏王有此决心,我赵犨……心服口服!”

“末将愿为魏王前驱,我这三千陈州儿郎,但凭驱策,万死不辞!”

角落里,一直低着头的刘闯,身体剧烈地颤抖着。

他那双因为愧疚而黯淡的眸子里,重新燃起了一点星火。

李烨环视众人,看着那一双双燃烧着战意的眼睛,满意地点了点头。

士气可用!

他转身,拿起帅案上的佩剑,锵然出鞘半寸,又猛地合拢。

“传我将令!”

“唰!”

所有将校,轰然起身,单膝跪地。

“全军,饱餐一餐!”

“马喂精料!”

“今夜,给我养足精神!”

“明日清晨,卯时三刻,大开城门,出城列阵!”

李烨的声音,在每个人的耳边炸响。

“与朱温,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