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祭侄文稿》所被夸赞的形体优美如何,大秦的众人感叹的倒是别具一格。
扶苏直赞道:“后世人,写得这字是真好看啊!”
对比大秦如今只是规整书写的字体,明显是不够看了。
然后便扭头向着李斯笑眯眯道:“在我大秦,李先生的字结构匀称、线条圆润,被父皇选做了书同文的范本,到时候您可要多教教我怎么练这书法。”
李斯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拱手谦让,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道:“公子......殿下若想学书法,微臣定然拿出全部心得倾囊教授。”
原本嬴政在大殿上公然道扶苏可以为太子后,李斯这个三晋法家的集大成者早已心灰意冷,忍不住去联想到自己凄惨的未来了。
他的道可是一直与扶苏公子坚持的仁义不对付啊!
这一会儿,扶苏的一套直拳把他给干懵了,出乎了他所有的预料。
上首的嬴政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里微微颔首赞可,扶苏这个孩子进步的倒是快啊!
“我大秦如今并没有兴这种书之美,观天幕这被誉为书法的文字,想必后世之功劳皆出于陛下也。”
冯去疾在一旁捻着须,笑眯眯说道。
“此言怎讲?”
冯去疾笑道:“若没陛下书同文之功,使得天下文字俱为一体一源,如何能让后世人去探讨文字书写之美呢?”
群臣听后恍然大悟,心叹难怪人家能当上右相,连忙也跟着附和称赞:
“吾皇之功,功在千秋!”
......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
“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
李隆基念出天幕上文稿里的文字,感受着颜真卿彼时的悲愤之问,情绪愈发焦躁,陡然间猛拍桌案,吼道:
“我要胡人死!”
“这是我大唐的忠老啊!”
开元天子陡然的一喝将沉浸在书法里的群臣都吓了一跳,众人心底擦着不存在的虚汗,心声窃窃:明眼人不都看得出来,该死的是谁吗?......
张九龄垂叹了一口气:“陛下,既知颜氏之悲出自安史之乱,定要时时警醒自己,莫要再复天宝祸事,方为上策!”
“这个朕自是知道,只是......”
李隆基面有难言,苦涩道:“朕还是想为颜氏做点什么。”
老九闻言欣慰,陛下变小了,有年轻那会儿的风范了,便再次开口道:
“与其探讨那未有之事,陛下不若将心思放在‘谁为荼毒’上呢?”
究竟是谁在荼毒的?
天幕没说,后来人好像也没说。
文稿好像说了又好像没说。
李隆基恍然:“相公是在言,兵权?”
“是也!”张九龄点了点头,随即又摇头道:
“这是从太宗朝都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了。”
光幕那头的甘露殿里,聆听到开元君臣的对话,贞观上将却罕见的没有动怒,心底反而升起了一股战斗欲望。
老九说的没毛病。
且观大唐开国以来的兵权变化,便可知唐公私兵、金吾卫、禁军.......再到后来重拳出击的各路行军总管、节度使们之间的变化。
大唐的眼光不再局限于华夏一隅,战略目光放眼了广阔的中亚乃至西亚和极西,而天子却在长安。
来返路远而军情急迫,自古以来便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存在,故而将帅们的自决权也就越来越大,本意也是为了他们能够便宜行事。
盛唐时期被后人誉为巨唐,其中便有那版图疆域之巨,如此巨唐怎么守呢?
学前隋的分封诸侯王和各路节度使?
哈!
那和前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隋末诸侯并起又有何差距?
这时候,大唐仿佛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唐之越盛强,则领土越巨,领土越巨,则将帅越远,将帅越远,则自决权越大,自决权越大,则......
藩镇边将之类的节使自然就会坐大,内里无乱而中央糜烂,自然而然就又发展成了强枝弱干的情况。
所以,后世才会说:没有安禄山,也会有张禄山、王禄山云云。
盛唐,也许只需要有一个别有用心的节度使,就可以掀起九州烽火!
“张九龄说的极好!”李世民不吝赞叹。
收起了思绪后,二凤尚年轻的心里燃起了重重火焰,仿佛当年挑战隋末七十二路反王的好胜心又被挑起了一般。
谁说治天下不如打天下有趣了?
“朕这个老祖宗,也不能光想着看天幕上后世的总结经验来完善贞观的治国之道。”
“身为尔祖,自当为伞,为尔撑起遮风挡雨的万里晴空!”
“这万全之法,朕和贞观众爱卿,也该出力才是!”
......
「2004年,带英考古界论坛峰会召开,当时有人提出一个这样的论题:
带英博物馆里收藏的华夏文物该不该归还给华夏?」
「话题一经抛出,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儿,一位华裔女士回应:
带英或许应该将部分抢来的文物归还华夏。
大家都是文明国家,不要搞得双方太难看,不文明。
随后,一名英国绅士起身,大声反对说“我不同意”,理由是:
它们既是中国的文物,也是我们的文物,我们有理由保存它。
这名绅士的观点是这样的: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这东西最大的价值就是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所以当年我们抢夺了华夏的文物的那一瞬间,这些文物就与带英产生了奇妙的联系。因此,文物不止是华夏的历史见证,也是见证了带英的辉煌来时路。
带英博物馆里的华夏文物,它们既是华夏的文物,同时也是我们的文物,我们有理由保存它们!」
「嗯......这段话充满了世人对带英的普遍看法:不要脸到家了!
如果说不要脸也有境界可论的话,带英绝对是成圣级别了。
虽然这名绅士前半段话说得很有道理,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历史赋予了文物本没有的价值。
但后半段话......」
“?”
嬴政脑海里想了一遍这个带英是什么国家后,陡然怒道:“这般强词夺理的强盗理论,也配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