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求助道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令人窒息的无望中,最后一丝理智促使村民们聚集在老槐树下。昔日纳凉议事的场所,如今弥漫着悲凉与绝望的气息。人们面面相觑,看到的只有对方眼中的恐惧和茫然。

“不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村里最年长的三叔公,用嘶哑干涩的声音打破了沉默,“那东西……不是我们能对付的。祖上手札说过,非得有道行的高人,才能制服这种邪祟。”

“高人?我们去哪里找高人?”有人绝望地问道。

“凑钱!”三叔公用力顿了顿手中的拐杖,“咱们各家各户,把能拿出来的铜板、碎银、甚至值点钱的物件都拿出来!派个脚程快、见识广的人,去外面找!去道观,去寺庙,无论如何,要请到能降服这鬼东西的人来!”

这是最后的希望了。没有人反对。很快,村民们拿出了家中最后的一点积蓄,几个铜板,一小块碎银,一支妻子陪嫁的银簪,一只传家的玉镯……这些微薄而又沉重的财物被收集在一起,包在一个蓝布包袱里。

派谁去?大家的目光投向了老猎户老王头。他常年进山打猎,有时为了追踪猎物会走得很远,是村里见识最广、对山外路径最熟悉的人,而且身体依然硬朗。老王头没有推辞,他默默接过包袱,重重地点了点头:“我就是爬,也要爬出去找到能人!大家……等我消息!”

带着全村人的希望和嘱托,老王头连夜出发了。他不敢走大路,专挑隐蔽的小径,日夜兼程,翻山越岭,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啃点硬邦邦的干粮。心中惦记着村里的惨状和亲人的安危,他几乎不敢停步。历经三天三夜的艰难跋涉,就在他几乎要累垮的时候,终于在山坳深处看到了一座古朴的道观——青云观。

老王头踉跄着冲进观门,见到一位正在洒扫、仙风道骨的老道长,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地诉说了青岩村的惨剧和村民的请求。

这位清虚道长听闻之后,面色凝重无比。他扶起老王头,仔细询问了僵尸的形貌、特性以及害人的细节。沉吟片刻后,道长缓缓道:“听你所言,此獠恐非寻常尸变,乃是一具汲取了山地阴煞之气,修炼成精的‘飞僵’。此物已初具灵智,铜皮铁骨,寻常刀剑难伤,更能低空飞行,极难对付。”

老王头一听,心凉了半截,又要跪下哀求。清虚道长拦住他,叹道:“降妖除魔,本是我辈份内之事。百姓遭此大难,贫道岂能坐视不管?你稍作休息,我们即刻下山!”

清虚道长简单收拾了法器符箓,便随老王头火速赶往青岩村。回到村中,道长不顾旅途劳顿,立刻在村民的指引下仔细勘察了所有事发地点,又深入山林,查看了僵尸出没的路径和那片被阴秽之气污染的环境。他还详细询问了每一位目击者,不放过任何细节。

最终,清虚道长确认了最初的判断。他将所有村民再次召集到老槐树下,声音沉痛而坚定:“诸位乡亲,此害确为飞僵无疑。它以吸食生灵精气增强自身法力,尤其嗜好孩童精血。若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村民们鸦雀无声,紧张地等待着道长的下文。

“寻常之法已难奏效。”道长继续道,“唯有一法,或可一试。需待其离巢外出时,由一人手持纯阳法器深入其巢穴,不断摇动,以法器之声扰乱其阴气根源,断其‘地脉’滋养。同时,贫道会在洞外布下阵法,削弱其能力,待其被迫返回时,众人合力,或许能将其诛灭。”

听到有一线希望,村民们眼中燃起了光芒,但道长接下来的话又让他们的心沉了下去。

“然则,此法凶险异常!”道长语气沉重,“深入巢穴之人,需胆大心细,意志坚定。一旦铃声停止,飞僵便会立刻感知巢穴有异,必急速返回。届时,洞中之人绝无生还可能。而且,洞外搏杀,亦需众人齐心协力,此獠凶悍,必有伤亡。”

道长的目光扫过众人:“现在,需要一位自愿深入洞穴的勇士。谁愿前往?”

人群一片死寂。大家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挣扎与恐惧。既想除掉祸害,又畏惧僵尸的凶悍,更无人敢承担那九死一生的洞中任务。时间一点点过去,无人应声,绝望的气氛再次弥漫开来。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是阿勇。他想起被僵尸害死的李家幼子、张家双胞胎儿弟、还有疯掉的赵家媳妇,想起那些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他走到清虚道长面前,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道长,我去。为民除害,死亦不惜!告诉我该怎么做。”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的樵夫身上,敬佩、担忧、羞愧、希望……种种情绪交织在村民心中。

清虚道长凝视着阿勇的双眼,看到了其中的无畏与决心,缓缓点了点头:“好孩子!青岩村会记住你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