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8章 百年谶语应今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铜匣中的血书诉状与半块玉玦,如同惊雷,彻底击碎了王文瀚心中最后的侥幸。那诉状上字字泣血,历数当年乡绅如何勾结贪官、罗织罪名、酷刑逼供,最终将正直的塾师徐文昌与清白村妇徐贞娘逼上绝路的经过,细节详实,令人发指。末页那“庚子轮回日,戾冲文曲”的血誓,更似一道跨越三百年的预言,精准地应验在了今日。

“道光庚子…今年正是庚子年!”吴霞友失声惊呼,“文曲星主文运,我等皆是读书人…那‘戾冲文曲’,莫非便应在这八蜡庙,应在我等身上?”

玄青子道长面色凝重至极,指掐诀推算,半晌沉声道:“天道昭昭,因果不虚。三百年怨气郁结,逢庚子阴气极盛之年爆发,直冲文曲。非是寻尔等索命,而是借尔等读书人之身、之口,鸣冤昭雪!此间戾气已惊动地脉,若再不化解,恐生更大祸患。”

是夜,果然天象异变。乌云蔽月,雷声隆隆,暴雨倾盆而下。电光撕裂天幕的瞬间,照得后殿七具棺椁森然可怖。守在大殿中的众人,清晰地听到雨水声中夹杂着“汩汩”异响。大胆窥看,只见那七具棺椁,无论木质如何,棺缝处竟同时渗出粘稠的黑水,顺着石台流淌而下,散发出比往日更浓烈的腐臭。院中那棵见证了无数风雨的古柏,在一道撕裂苍穹的闪电过后,于狂风暴雨中发出一声令人牙酸的巨响,竟拦腰折断!断口处焦黑,如同雷劈。

这一切,都预示着某种平衡已被彻底打破,巨大的冤屈与愤怒即将喷薄而出。

王文瀚手握那半块鱼形玉玦和血书诉状的抄本,只觉得重逾千斤。这不仅是沉甸甸的冤屈,更关系着家族先祖的罪孽与清誉。然而,圣贤书中所言“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教诲此刻在他心中激荡。他毅然对众人道:“此事我已决意,必要上报官府,拼得一身剐,也要为徐先生和徐贞娘讨回公道!”

他当即连夜草拟状纸,将梦中所得、棺中所见、诉状所书,一一详述,附上玉玦为证。天刚蒙蒙亮,便不顾暴雨初歇道路泥泞,直奔县衙而去。

然而,县官阅览状纸后,面对这牵扯数百年前旧案、又涉及鬼怪之事,面露难色,踌躇不决。正僵持间,忽闻后堂有人出声。原来是一位途经此地、暂驻县衙的上级官员被惊动。此人出来接过状纸细看,初时神色平静,越看越是激动,看到那血书诉状副本及玉玦拓样时,竟至双手颤抖,虎目含泪。

他屏退左右,对王文瀚道:“本官…姓徐。”原来,他竟是徐贞娘一脉侥幸存世的远支后人!家族中世代口耳相传这位祖姑奶奶的冤屈,却苦无证据,无力翻案。今日得见如此铁证,岂能不激动万分?

徐大人当即雷厉风行,下令重启此案。虽时隔三百年,人证早已湮没,但物证俱全,更有那邪阵铜匣为佐。他亲赴八蜡庙,请玄青子道长主持,在当地乡绅百姓众目睽睽之下,开棺验骨。

当差役们撬开那具最大的棺椁时,尽管早有心理准备,眼前景象仍让所有人倒吸凉气——棺内尸骨虽已腐朽,却仍可见颈骨断裂,显是缢杀所致。而更令人发指的是,尸骨的颅顶、太阳穴等位置,竟深深嵌着三根七寸长的铁钉!钉帽之上,刻满了与棺外符咒同源的邪异符文。

在清理骸骨时,一枚象牙腰牌从尸骨的胸腔肋骨中滑落在地。有人拾起擦净,只见上面阴刻着一个“王”字,背面则是麒麟图案。王文瀚一见此物,顿时泪流满面,跪倒在地——那正是他家族谱中记载的、明代时某位曾任锦衣卫指挥使的先祖的身份腰牌!一切真相大白,当年参与镇封冤魂、施展邪术的,确有王家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