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家道中落,少年立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万历十年的一个秋日,山西泽州府城,定远镖局内一派繁忙景象。趟子手们吆喝着号子,将一箱箱沉甸甸的镖货装车,骡马不时打着响鼻,空气中弥漫着草料与尘土混合的气息。总镖头武镇龙身着藏青色短打,腰板笔直如松,正立于院中廊下,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即将启程的镖队。他年约四旬,面庞棱角分明,太阳穴微微鼓起,一双虎目开阖间精光闪动,不怒自威,正是内外功夫皆臻上乘的表征。

“爹!您这次要去多久?”一个虎头虎脑、约莫十岁左右的男孩从廊柱后探出身来,正是武镇龙独子武镇虎。他手中还拎着一柄小巧的木刀,眼中满是依恋与崇拜。

武镇龙转过身,威严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温和,他大手抚上儿子的头顶,揉了揉:“虎儿,这趟镖是送往京师的,路途遥远,来回少说也得两月余。在家要听娘亲的话,功课不得懈怠,为父回来要考校你的拳脚和兵刃。”

“嗯!爹您放心,孩儿一定勤加练习!”武镇虎用力点头,小脸绷得紧紧的,“等我长大了,也要像爹一样,走南闯北,行侠仗义!”

武镇龙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随即又凝重起来:“虎儿,练武首要强身健体,护己护人。这行镖之路,看似风光,实则步步惊心。爹不求你将来必承父业,若能考个武举,报效朝廷,光耀门楣,方是正途。”

说话间,一位衣着素雅、面容温婉的妇人端着茶盏走来,正是武镇龙的发妻陈氏。她将茶递给丈夫,柔声道:“夫君,一切小心。家中一切有我,勿需挂念。”

武镇龙接过茶盏,一饮而尽,沉声道:“夫人辛苦了。此次押送的是府衙的官银和一批贡品,干系重大,知府大人亲自叮嘱,我需得亲自走一趟。镖局里的事,已交代几位老成镖师打理。”

时辰已到,镖旗猎猎作响。武镇龙翻身上马,抱拳与妻儿及众镖师伙计告别。武镇虎望着父亲一马当先,率领着几十名精悍镖师迤逦出城,尘土飞扬中,那高大的背影如山岳般可靠,深深烙印在他年幼的心中。此时的武家,父慈子孝,家境殷实,是泽州城内有名的体面人家,未来仿佛铺满了锦绣。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两月后,传来的不是镖队凯旋的喜讯,而是一道如同晴天霹雳的噩耗。镖队在途经直隶与河南交界的黑风岭时,遭遇了大批悍匪的伏击。据说那些山贼绝非寻常乌合之众,其中不乏武功高强之辈,手段狠辣,布局周密。武镇龙虽率众拼死抵抗,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与数十名镖师一同殉难,所押送的官银贡品被劫掠一空。

消息传回泽州,知府震怒,不仅痛失重镖,更损了朝廷颜面。碍于武镇龙已死,便将滔天怒火倾泻于武家之上,下令武家必须赔偿全部损失。这无疑是天文数字。为保全家族声誉和避免更大的祸事,武家变卖了镖局的所有产业、城中的宅邸、田产,几乎倾尽所有,才勉强凑足赔款。

转眼间,显赫的武家一落千丈,从钟鸣鼎食之家坠入困顿。陈氏带着年仅十二岁的武镇虎,在城北租了一处简陋的小院栖身。巨大的变故和丧夫之痛,日夜煎熬着这位柔弱的妇人,她本就身体欠佳,经此打击,更是忧思成疾,不出一年,便撒手人寰,留下武镇虎孤零零一人面对这冰冷的人世。

葬礼简单得近乎凄凉,昔日车水马龙的武家,如今门可罗雀。十二岁的武镇虎跪在母亲的灵前,没有嚎啕大哭,只是紧咬着嘴唇,稚嫩的脸上过早地刻下了坚毅与沉痛。他记得父亲说过,男儿有泪不轻弹。他记得父亲期望他光宗耀祖。家破人亡的惨剧,像一盆冰水,浇醒了他曾经无忧无虑的童年,也像一团烈火,点燃了他心中不屈的意志。

幸得父亲生前几位重义气的故交偶尔接济,武镇虎才得以勉强糊口。他将巨大的悲痛埋藏心底,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武艺的修炼上。父亲留下的拳谱、刀法,成了他唯一的寄托。每日闻鸡起舞,夜挑孤灯,苦练不辍。院子里的木桩被他打得斑驳不堪,手掌上的老茧起了又破,破了又起。他深知,在这世上,唯有自身强横,才能保护想保护的一切,才能不再重蹈父亲的覆辙。

四年光阴倏忽而过,武镇虎已长成十六岁的昂藏少年,身材魁梧,臂力过人,一身家传武艺更是练得纯熟无比。因家境贫寒,他常需做些短工、帮人搬运货物维持生计,也因此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底层百姓的疾苦。市井之间,泼皮无赖欺行霸市、骚扰良善之事时有发生,武镇虎每每遇见,必挺身而出。

这一日,他在市集亲眼目睹城中一伙恶霸围堵一名卖绣品的少女,言语轻薄,动手动脚。少女惊恐无助,四周路人皆敢怒不敢言。武镇虎胸中一股无名火起,想起父亲“行侠仗义”的教诲,当即大喝一声,大步上前。

那为首恶霸见是个半大少年,嗤之以鼻,挥手令手下教训。岂料武镇虎身形如虎入羊群,拳脚生风,一套家传的“破军拳”施展开来,招式刚猛凌厉,不过片刻功夫,十几个恶奴竟被他打得东倒西歪,哭爹喊娘。恶霸头子见势不妙,还想逞凶,被武镇虎一记重拳击中面门,鼻血长流,狼狈逃窜。

此事迅速传遍泽州城。武镇虎“少年侠士”的名声不胫而走。此后,他更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专与城中那些欺压良善的恶势力作对。因其武艺高强,那些地痞恶霸虽恨之入骨,却也不敢轻易招惹,见了他往往绕道而行。百姓们对这位少年英雄则是交口称赞,心怀感激。

泽州县令赵大人,为官清正,素有贤名。他听闻了武镇虎的事迹,又知其乃已故总镖头武镇龙之后,心生爱才之念。这日,他命人将武镇虎唤至县衙。

县衙后堂,赵县令看着眼前这位虽衣着朴素却气宇轩昂的少年,心中暗赞。他温言问道:“武镇虎,你年少有为,侠肝义胆,本官甚为欣赏。如今县衙正缺人手,尤其是你这等身手了得之人。你可愿来县衙担任捕快一职?虽俸禄不高,却也是正经差事,可安身立命,更能以律法为准绳,惩奸除恶,护一方安宁。”

武镇虎闻言,心中百感交集。捕快之职,虽与父亲期望的武举入仕有所差距,但于此刻孤身一人、前途茫然的他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赵县令所言“惩奸除恶,护一方安宁”,正契合他心中所愿。他想起父亲的行侠仗义,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殷切目光,当即撩衣跪倒,朗声道:“承蒙大人抬爱!镇虎愿效犬马之劳,必当恪尽职守,不负大人期望!”

至此,武镇虎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他脱去稚气,穿上了公门服色,成为了泽州县衙的一名捕快。他知道,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已做好准备,要用自己的拳头和意志,在这世间闯出一片天地,告慰父母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