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2章 铁血捕头,孤身千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武镇虎入职县衙,初为寻常捕快,但他凭借过人的武艺、机敏的头脑和那股子认真劲儿,很快便在众捕快中脱颖而出。他不似有些老油条般滑胥敷衍,遇事总是冲在最前,办案不拘泥于陈规,往往能另辟蹊径。一桩沉积多年的盗窃案,他通过市井底层眼线,摸清了销赃渠道,顺藤摸瓜,竟将一伙流窜数地的惯盗连根拔起;一次追捕一名杀人后遁入山林的江洋大盗,他独自循着蛛丝马迹,在深山中追踪三日,最终在一处山洞中将负隅顽抗的悍匪生擒活捉。

这些事迹,不仅让同僚刮目相看,更令赵县令对其信任有加。不过数年光阴,武镇虎便因功绩卓着,被擢升为捕头,成了泽州县衙捕快的首领。位置高了,责任也更重。泽州县地处交通要冲,三教九流汇聚,治安压力不小,加之时常有需跨州越府押解重犯的苦差。

这类押解任务,路途遥远,凶险难测。不仅需提防罪犯途中脱逃或同伙劫囚,还要应对恶劣天气、险峻地形。县衙人手本就有限,难以每次派出大队人马。武镇虎艺高人胆大,往往主动请缨,承担最艰苦的远程押送,且多次仅凭一己之力,便能将数名重犯安然押至目的地,“铁血捕头”的名声渐渐在公门中传开。

这年秋末,需将两名在泽州犯下重案、被判流放三千里外苦寒之地的兄弟要犯押解上路。此二人乃积年悍匪,性情凶狡,拳脚功夫亦是不弱。众捕快皆视此为畏途。武镇虎却面无难色,向赵县令慨然领命:“大人放心,镇虎必将此二獠如期押至,绝不辱命。”

出发这日,天阴沉沉的。武镇虎检查了囚车镣铐,确保万无一失。两名罪犯戴着沉重的木枷铁镣,眼神阴鸷,不时交换着难以察觉的眼色。武镇虎不动声色,将腰刀挎好,背上包袱干粮,与同僚简短告别,便押着囚车,踏上了漫漫东北官道。

路途初始,二犯尚算安分。但行至人烟稀少处,便开始耍弄心机。或假装病痛拖延行程,或试图用言语挑拨,探听武镇虎的虚实。武镇虎心知肚明,应对得滴水不漏。该歇息时容他们喘息,该赶路时毫不容情,夜晚宿营,必选开阔之地,将犯人牢牢锁住,自己和衣而卧,刀不离身,始终保持三分警觉。

这一日,行至一片绵延数百里的密林。古木参天,遮天蔽日,路径崎岖难行。林中气氛压抑,只闻鸟兽怪鸣。行至一处狭窄隘口,忽闻前方林中传来一声唿哨。两名罪犯闻声,精神陡然一振,互使眼色,蠢蠢欲动。

武镇虎瞳孔微缩,勒住马匹,手已按上刀柄。只见两旁树丛中倏地窜出七八条黑影,个个手持钢刀利刃,面目狰狞,显然是为劫囚而来。

“兄弟!快动手!”囚车中一犯大声嘶吼。

劫匪发一声喊,蜂拥而上,直扑囚车。武镇虎临危不乱,大喝一声:“公门办案,拦路者死!”纵身下马,腰刀已然出鞘,化作一道寒光,迎向匪徒。他刀法迅猛狠辣,步伐灵活,在人群中穿梭劈砍,每一刀皆攻敌必救。霎时间,刀光剑影,金铁交鸣之声不绝于耳。匪徒虽众,却难敌武镇虎之勇,片刻间便被砍翻数人,余者见势不妙,发一声喊,狼狈遁入林中。

武镇虎也不追赶,回身查看囚车,见二犯面如死灰,方才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他冷冷扫视二人,沉声道:“若再敢心存妄念,这便是下场!”经过此番震慑,后续路途,二犯彻底老实下来。

穿越荒原时,遭遇狂风卷集着沙石,打得人睁不开眼;渡过湍急河流时,需小心翼翼护卫囚车,以防倾覆。武镇虎以其丰富的经验和坚韧的毅力,一一化解险阻。餐风露宿,日夜兼程,终于如期将两名要犯押至流放地,办妥交接文书。

任务完成,武镇虎顿感轻松,却也身心俱疲。他婉拒了当地官员的款待,只稍作休整,便踏上了归途。归心似箭,他选择了更近但却更崎岖的山路,希望能早日回到泽州。

这一日,他已进入湖北地界,但见群山连绵,层峦叠嶂。天色向晚,暮霭四合,四周荒无人烟,只有怪石嶙峋和风吹过林梢的呜咽声。计算行程,距下一处市镇尚远,今夜注定要露宿荒野了。武镇虎虽惯经风霜,但深知深山夜宿之险,猛兽毒虫尚在其次,若是遇上剪径的强人或是某些不可言说的山精野怪,更是麻烦。他环顾四周,希望能寻得一处可供避风的山洞或残破庙宇暂度一宿。

就在他牵马沿山道艰难前行之际,前方山路转弯处,隐约可见一个佝偻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