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暮年得子,福祸相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水乡,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名为林家村。村中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蜿蜒而过,河畔杨柳依依,几亩肥沃的水田环绕着数十户人家,炊烟袅袅间,一派宁静祥和。

村东头住着一对中年夫妇,丈夫姓林,村里人都唤他林老汉。其实他年纪并未真到“老汉”程度,只是常年劳作,风吹日晒,面容显得比实际年龄沧桑些。他的婆娘王氏,是个温顺勤快的妇人。夫妻二人守着祖上传下来的三亩水田,春种秋收,精耕细作。林老汉偶尔还会在农闲时接些木工活计,王氏则在家操持家务,纺纱织布。日子虽不富裕,但粗茶淡饭,温饱无忧,倒也平静安稳。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两人成婚二十余载,却始终膝下无子。年轻时也曾拜过送子观音,尝过无数偏方,王氏的肚子却始终不见动静。眼看年岁渐长,林老汉已近不惑,王氏也过了最佳生育之年,夫妻二人渐渐熄了这份心思,只道是命里无时莫强求,平日里相互扶持,将一腔对儿女的期盼深埋心底,只求余生安稳度过。

然而,命运有时偏偏爱开玩笑。就在这年开春,王氏忽然觉得身子不适,时常恶心反胃,起初只当是脾胃不和,喝了几天草药也不见好。邻家一位有经验的阿婆瞧出端倪,笑着提醒林老汉:“他林叔,莫不是侄媳妇有了?”

林老汉当时正在院里劈柴,闻言手一抖,斧头差点砸到脚面。他愣了好一会儿,才猛地丢下斧头,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去请了镇上的郎中来。老郎中眯着眼搭了半晌脉,又问了王氏些情况,最后捋着胡须,脸上露出笑意:“恭喜林老弟,尊夫人这是喜脉,而且……脉象圆滑如珠,搏动有力,似是双脉之象,怕是双生之喜啊!”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却又是一道照亮灰暗生活的璀璨霞光。林老汉呆呆地站在那里,像个木头人,直到郎中又重复了一遍,他才猛地回过神来,一时间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嘴唇哆嗦着,眼眶瞬间就红了。他紧紧抓住王氏的手,那双手因常年劳作而粗糙不堪,此刻却被他视若珍宝。王氏更是早已泪流满面,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整个林家村。村民们先是惊愕,随即纷纷上门道贺。中年得子已是天大的喜事,更何况还是极为罕见的双生胎!大家都说,这是林老汉夫妇平日与人为善,老实本分,感动了上天,特意赐下的福气。

接下来的几个月,林家小院一改往日的沉寂,充满了期盼与忙碌。林老汉几乎不让王氏做任何重活,自己包揽了所有家务和农活,还时不时对着王氏尚未显怀的肚子傻笑。他翻出积攒多年的好木料,开始亲手为未来的孩子打造小床、摇篮。每一刀,每一刨,都倾注了他满腔的慈爱与希冀。王氏则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与些许不安中,小心翼翼地护着肚子,脸上时常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在一个夏末秋初的夜晚,王氏经历了艰难的生产过程,随着两声嘹亮的啼哭划破夜空,一对健康的龙凤胎终于降临人世。

产婆将两个襁褓抱到守在门外、焦急得嘴唇起泡的林老汉面前,喜气洋洋地高声贺道:“林老弟,大喜啊!是龙凤胎!一儿一女,龙凤呈祥,天大的福气啊!”

林老汉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两个小小的、红扑扑的婴儿,看着他们皱着小眉头,挥舞着小拳头,发出猫儿般的哭声,他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顺着饱经风霜的脸颊滚落。他抱着孩子,扑通一声跪在院子里,朝着天空连连磕头,嘴里不住地念叨:“祖宗保佑!上天赐福!我林家……我林家终于有后了!谢谢老天爷!谢谢祖宗!”

激动过后,便是给孩子取名。林老汉没什么文化,翻来覆去想了几天,又请教了村里几位识字的老人,最终郑重地给儿子取名“耀祖”,寓意光耀林家门户,重振家声;给女儿取名“秀英”,期望她长得秀气,性格贤淑英慧。

中年得子,又是龙凤胎,林老汉和王氏将这双儿女视若眼珠子,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自从两个孩子出生后,林家小院里便充满了欢声笑语,往日里沉默寡言的林老汉脸上笑容多了,腰杆也挺直了不少,仿佛年轻了十岁。王氏更是将全部心神都放在了两个孩子身上,哺乳、换洗、哄睡,无微不至。

村里人见了,无不夸赞这对孩子生得好,男娃虎头虎脑,女娃眉清目秀,都说林老汉夫妇苦尽甘来,后半辈子有依靠了。面对众人的艳羡和祝福,林老汉和王氏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只觉得人生圆满,再无他求。

然而,在这片极度喜庆和祥和的氛围之下,命运的伏笔已然悄然埋下。或许是出于对来之不易的子女的珍视,或许是对未来过高的期望,林老汉和王氏对两个孩子,尤其是儿子耀祖,投入了毫无保留、甚至毫无原则的爱。他们并未意识到,过度的溺爱如同温暖的沼泽,看似舒适,却可能悄无声息地孕育着未来的苦果,最终将人吞噬。这对被视为福星降临的龙凤胎,对于林家而言,究竟是福是祸,此刻尚难定论。命运的齿轮,已然在巨大的喜悦声中,开始缓缓转动,指向一个未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