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2章 悟空师祖,授业只为作棋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章 悟空师祖,授业只为作棋子

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一块仙石吸日月精华,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见风化作一个石猴。此猴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高天之上的玉帝,亦让西方灵山的一位圣人,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好一个应运而生的灵物!”虚空之中,准提圣人(此刻更多显化菩提祖师之相)的目光穿透层层空间,落在那个在花果山中称王称霸,嬉戏玩耍的石猴身上,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他推演天机,已然明了此猴乃是佛法东传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枚棋子——未来的取经护法!需要一个能搅动风云,震慑天庭,却又最终能被佛法驯服的“斗士”。这天生地养,因果相对简单,又潜力无穷的石猴,再合适不过。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偶遇”与“授业”开始了。

当石猴为求长生不老,漂洋过海,历尽艰辛,来到西牛贺洲地界时,冥冥中自有指引,将他引向了那座“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此地名,暗藏“灵山”、“心”字谜题,本就是准提(菩提祖师)设下的一道筛选,非有慧根、大机缘者不可入。

洞府之内,菩提祖师(准提)高坐莲台,宝相庄严。他看着台下懵懂而虔诚的石猴,心中无半分收徒的喜悦,只有审视工具般的冷静。他问石猴姓名,石猴答曰“无性”,他便赐名“孙悟空”。孙者,子系也,暗喻其如孩童般可塑,亦暗合“猢狲”;悟空,则是佛门核心要义之一,从一开始,就在为其打上佛门的烙印。

接下来的七年,孙悟空在洞中打杂,听讲些洒扫应对、言语礼貌、经纶皮毛。菩提祖师并非真心教导,而是在观察其心性,磨砺其耐性,同时也在等待一个合适的传法时机,既要让他学成本事,又不能让其过于精深,脱离掌控。

时机成熟,祖师“盘中暗谜”,三更传法。他传授给孙悟空的,是能躲避三灾利害的“大品天仙诀”,是号称“腾云驾雾,无所不能”的“筋斗云”,是玄妙无比的“七十二般变化”。这些神通,无一不是顶尖的争斗、逃跑、变化之术,极尽能事地开发孙悟空作为“混世四猴”的战斗天赋,却唯独少了修心养性、明辨因果的根本大道。

菩提祖师的目的极其明确:他要的,就是一个神通广大、无法无天、足以搅乱天庭秩序的“利器”,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明心见性的修道之士。他将最锋利的武器交给了这个心性未定的猴子,却未曾给他佩戴相应的“剑鞘”。

而在传授了这些足以惹出滔天大祸的神通之后,菩提祖师便立刻以“卖弄神通”为由,坚决地将孙悟空逐出师门!并且严厉告诫:“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这番话,冷酷无情,哪里还有半分师徒情谊?这分明是提前切割,避免孙悟空日后闯下大祸,牵连到西方,暴露西方圣人在背后策划的痕迹。他将孙悟空像一颗炮弹一样发射出去,目标直指天庭,自己则迅速擦拭干净发射时留下的火药痕迹。

果然,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依仗神通,先是强取东海定海神针金箍棒,后大闹森罗殿勾销生死簿,搅得龙宫地府不得安宁。最终,因嫌官小,反下天庭,竖起“齐天大圣”旗号,与整个天庭对抗!

在这过程中,准提(菩提祖师)始终冷眼旁观。他看着孙悟空在天庭的招安与镇压中反复横跳,看着他在蟠桃园偷吃蟠桃,在蟠桃会上搅闹,盗食老君金丹……他心中非但没有担忧,反而隐隐期待。孙悟空闹得越大,与天庭的矛盾越深,将来佛法东传时,天庭才越有可能为了“安抚”这只无法无天的猴子,而同意甚至支持取经计划,并将这“麻烦”打包送给佛门。

直到孙悟空踢翻老君炉,打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玉帝不得已请来如来佛祖。如来一掌将其镇压在五行山下时,准提知道,这枚棋子最重要的“锤炼”阶段已经完成。五百年的镇压,是为了消磨其野性,也是为了给未来的“招安”做准备。

纵观整个过程,准提(菩提祖师)对孙悟空,何曾有过半分真正的师徒之情?授艺是手段,逐出门墙是算计,冷眼旁观是期待。孙悟空从他这里,只学到了争斗的神通,却未曾学到做人的道理与仙家的逍遥。他就像一位冷酷的工匠,精心打造了一把绝世凶刃,然后将其抛向既定目标,自身则隐于幕后,等待着凶刃卷刃或完成任务后,再以“救世主”或“新主人”的姿态出现,将其回收利用。

其心性之功利,算计之深沉,对待“棋子”之冷酷,令人心寒。而这,仅仅是西游这盘大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