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7章 恶念招祸,果报自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且说张屠户再次踏入后山,心境与昨夜仓促探寻时已大不相同。昨夜是趁着夜色,心中多少有些发毛,行动不免仓促。今日则是阳光(尽管被茂密树冠过滤得所剩无几)之下,目标明确,又自认为掌握了关键信息,可谓是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他按照昨日阿牛模糊描述的方向,一路拨草寻踪,眼睛像钩子一样,仔细扫视着地面的每一寸土地,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痕迹。果然,在距离阿牛描述的那片草丛不远的地方,他发现了些许异样——几个浅浅的、属于犬科动物的脚印印在湿润的泥地上,脚印旁,还散落着几块已经变得干硬、被啃食过的窝头碎屑!

“哈哈!果然还在附近!”张屠户心中一阵狂喜,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把的银钱在向他招手。他蹲下身,仔细观察那些脚印,试图分辨出狐狸逃离的方向。脚印有些杂乱,似乎受伤的狐狸曾在此处徘徊、挣扎。

他立刻变得兴奋起来,循着那断断续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脚印痕迹,一路追踪下去。他的全部心神都系在那只想象中的、拖着伤腿、无助可怜却又价值连城的红狐狸身上,完全忽略了周围环境的变化。

脚下的落叶越来越厚,灌木丛也越来越密,光线愈发昏暗。林中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或者小动物窜过的窸窣声,都会让他猛地一惊,随即更加专注地望过去,期待着那抹红色的身影出现。他甚至开始幻想起抓住狐狸后,是该剥皮卖钱,还是想办法活捉,卖个更高的价钱……

贪婪彻底蒙蔽了他的双眼和心智,让他失去了一个山里人(尽管他是个屠户,但也常接触山民猎户)应有的基本警惕。他完全没有注意到,他所追踪的路线,正将他引向一片地势更复杂、人迹更罕至的区域。也没有察觉到,脚下地面的质感似乎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有些地方的落叶显得过于蓬松,仿佛下面并非实土。

就在这时,他左侧不远处的茂密灌木丛,突然发出一阵较为明显的“哗啦”声,似乎有什么东西快速掠过!

“在那儿!”张屠户心脏猛地一跳,狂喜瞬间冲昏了头脑。他几乎想都没想,也顾不上分辨那动静到底是什么发出的,满心以为是那只惊慌失措的红狐狸!他生怕到手的财富飞走,立刻如同饿虎扑食一般,朝着那发出声响的灌木丛,用尽全力猛地扑了过去!口中还下意识地低吼着:“看你往哪儿跑!乖乖束手就擒!”

然而,他预想中扑到毛茸茸身体的触感并未传来。取而代之的是,脚下一空!一股强烈的失重感瞬间攫住了他!

“不好!”这个念头刚在他脑中闪过,整个人便已如同沉重的石磙,“扑通”一声巨响,结结实实地栽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坑洞里!

这坑洞,乃是山中经验老道的猎人,为了捕捉诸如野猪之类的大型凶猛野兽,而精心挖掘布置的陷阱。陷阱深达一丈有余(约三米多),内壁陡峭,因为连日雨水冲刷和湿气浸润,变得又湿又滑,布满了黏糊糊的泥浆。坑底还散落着一些尖锐的断枝和石块。

张屠户这一摔,可谓是结结实实,五脏六腑都像移了位,剧痛难当。更糟糕的是,下落途中,他的右腿狠狠撞在了一块凸起的硬物上,只听“咔嚓”一声令人牙酸的脆响,一股钻心的剧痛从腿部瞬间传遍全身!

“啊——!我的腿!我的腿啊!”张屠户发出杀猪般的凄厉嚎叫,躺在冰冷的坑底,抱着明显已经折断、呈现出不正常弯曲角度的右腿,疼得浑身痉挛,涕泪横流。

剧痛过后,无边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挣扎着试图站起来,但断腿根本无法受力,稍一动弹便是刺骨的疼痛。他仰头望去,陷阱口如同一个遥不可及的灰色井口,高高在上。他徒劳地用手去抠挖那湿滑的泥壁,然而除了抓下满手粘稠冰冷的污泥,以及让更多土块簌簌落下砸在他头上身上之外,毫无用处。

“救命啊!来人啊!救命——!”他开始声嘶力竭地呼救,声音在狭窄的陷阱里碰撞、回荡,变得扭曲而绝望。他喊破了喉咙,声音传出陷阱,却在空旷幽深的林子里显得如此微弱,迅速被风吹林涛的呜咽声所吞没。

时间一点点流逝,陷阱里又冷又潮,寒气如同无数根细针,穿透他单薄的衣衫,刺入骨髓。腿上的疼痛一阵阵袭来,让他几欲昏厥。饥饿和干渴也开始折磨他。他从最初的疯狂呼救,到后来的低声哀求,再到最后,只剩下绝望的呜咽和喃喃自语。

他后悔了,真的后悔了。后悔不该那么贪心,觊觎那只本不属于他的红狐狸;后悔不该不听老人言,硬要闯进这邪门的后山;后悔平日里为人刻薄,不知积德,以至于如今落难,连个可能会惦记着他、前来寻他的人都几乎没有。种种念头,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心。

不知在黑暗和痛苦中煎熬了多久,直到日头偏西,临近傍晚,才有两个因前山路未通、不得已绕远路来后山外围碰运气的樵夫,隐约听到了那微弱的、时断时续的呻吟声。两人循声找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绳索将已经奄奄一息、浑身污泥、右腿肿胀变形的张屠户从陷阱里拖了上来。

看到张屠户这副惨状,以及散落在一旁的那个明显是用来捕捉大型野兽的新捕兽夹和大麻袋,两个樵夫心中已然明白了七八分。他们将神志不清的张屠户抬回镇上,此事立刻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青溪县。

人们联想到昨日李阿牛后山救狐,以及张屠户今日一早便急匆匆打听后山路径、携带捕兽工具出门的举动,纷纷议论开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张屠户这是贪心不足,意图伤害有灵性的狐狸,结果遭了报应,自食恶果。那后山的陷阱,仿佛就是专门为他这等利令智昏、不行善举之人所设。一时间,“善恶有报”的说法,再次成为镇上众人茶余饭后最有力的谈资,而张屠户,则成了这个故事里最鲜活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