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敕封一品公侯 > 第156章 长安攻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渊心里嗤笑一声,这不就是个有皇命护体的变态杀人狂么?在古人眼里或许是谈之色变的恶鬼,在他这儿却实在掀不起什么波澜。

先前谈过个医学院的女朋友,那会儿开房都得先陪对方啃几小时解剖课程视频,起初看那些大体标本被层层剥离,确实觉得头皮发麻,到后来早就见怪不怪了。

再加上打小被各种连环杀人狂电影轮番“洗礼”,什么凌迟碎剐,在他看来多半还不及现代影视里的血腥创意来得“精彩”。

当然——真要把他绑上刑台亲身体验,这话当他没说。

另一边,莫姊姝已将蛇胆细细炮制过,又配了不少对症的珍稀药材。先让沐风试服,观了一夜无恙,才端给秦渊,嘱咐分三餐服下。

秦渊喝下药汤,起初没觉出什么异样,只一股沉沉的倦意铺天盖地涌来,倒头便睡。

翌日清晨醒来,只觉得浑身黏腻得难受,像裹了层油布。他掀开被子一看,只见肌肤上渗出层层黄油似的秽物,腥气混杂着药味扑面而来。

莫姊姝在旁看了半晌,也不嫌弃腌臜,直接从他身上取下一点闻了闻,轻声道:“这是体内郁积的毒素排出来了。夫君此刻觉得如何?”

“神清气明,五窍通畅,感觉手上有使不完的力气。”秦渊捏了捏拳头,怔怔的说道。

他以前看玄幻小说,总能看到各种淬体排毒的片段,现在看,还真不是说假,或许,这灵感本来就来源于生活,真正的好药真的能够瞬间提升身体的代谢,以前本草纲目便有记载,但为什么现代就很难遇见,可能是生态遭到了污染,也有可能是这种奇药根本就找不见。

莫姊姝为他把过脉,凝神良久,方展颜笑道:“看来这蛇胆果有奇效,原需七七四十九天的汤药调理,竟只两日便见功了。”

“那能行房事了?”秦渊眼中一亮,急声问道。

莫姊姝脸颊微红,嗔怪地拍了他手臂一下,只低低“嗯”了一声,便转开脸去,不敢看他。

“这有什么好害羞的,本就是人伦常事。”秦渊说着便下了床,伸了个舒坦的懒腰。

莫姊姝定了定神,起身吩咐佩兰与甘棠备热水,又道:“一会儿还要往尼山去,拜别山长,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

来到尼山,谢山长在藏书阁前等候,他面前的书案上摆着五封信件,还有一份明黄布包裹的卷轴。

“为师给你准备了五封信,还有给陛下的一封信,去到长安面见陛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要上这五户长辈家中拜访,不可倨傲,恭敬一些,逢年过节记得礼数不可少。”

谢山长一整个下午都在给他在长安时的回忆。

“陛下在潜邸时,便是出了名的自律。

在我任太子左拾遗之时,天还没亮透,卯时的梆子刚敲过第一响,他已披星戴月踏入政事堂,听各部官属呈报庶务。辰时的演武场总能见他身影,他的长枪舞的极好,宛如蛟龙一般,迎着朝阳,那股少年郎的风气实在令人难忘。

巳时便到了陛下读书写字的时辰。

他不爱熏香,只让窗棂敞着,任穿堂风卷着墨香漫进来。

他的书案常摊着曹植的辞赋,最爱那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书房中藏有各种各样的名家字帖,他却偏爱飞白体。字如其人,他的笔锋瘦硬,墨色枯润相间,像极了他藏锋的性子。

他写得最勤的是“守正”二字,常写得满纸皆是,末了却又团起扔进纸篓。

他听谏时,若觉得有理,便会当即拍板,“依卿所言。”若是没有这句话,那你就要好好思忖一下。

人无完人,圣人也是如此,陛下若是被人点出疏漏,他的眼帘会垂下些许,会说一句:“容我再想想。”

如若说出这句话,你就要明白,这是陛下不开心的表现,你该知难而退,或者调整下自己的措辞。

我记得,他最爱听北疆传来的战报,常对着舆图上的燕云十六州出神,说:“总有一日,要亲率铁骑踏过阴山。”

千金之体坐不垂堂啊,御驾亲征哪有这么容易,先帝临终前攥着他的手严令:“长安是国之根本,你坐镇此处,便是最好的甲胄。若兵临城下,你要做百姓的最后一道屏障。”

秦渊扶着谢山长在石亭处落座,他微笑道:“当今皇帝有十二位皇子,但你需要交好的只有三位。”

大皇子姜御霄,敕封“平阳王”,实封,食邑并州,他是已故孝贤皇后所生,性格沉稳坚毅,果敢勇决,寡言重诺。

传闻,他双手有千斤之力,可举起青铜鼎,可能是受到孝贤皇后的影响,这孩子自幼对兵法谋略展现出浓厚兴趣,熟读兵书战策。成年后,自请前往边疆掌军,沙场无情啊,无数次的险死还生,造就了他的威名远扬,胡狼听到他的名字闻风丧胆。

他治军严谨,爱兵如子,麾下将士对其忠心耿耿。在朝堂上,他虽话语不多,但每有建言,皆是从边疆战事与国家防御的实际出发,极具分量。

因其常年驻守边疆,与圣人相处时间相对较少,可父子间的默契与信任从未削减,皇帝对他保家卫国的功绩极为认可,是王朝北疆稳固的定海神针。

二皇子姜逸尘,当朝崔贵妃所生之子,师从儒家巨子刘尚,得封号“文定王”,他也是,皇帝最宠爱的皇子。

他才情出众,文采斐然,尤其擅长诗词歌赋。曹植的辞赋他能倒背如流,且自身创作的诗词意境高远、辞藻优美,在京城文人雅士的聚会中常常成为众人传颂的佳作。

他喜好飞白体书法,笔锋灵动飘逸,独具一格。性格温润如玉,谦逊有礼,对待文人墨客无论出身贵贱皆能平等相交,广结善缘,在文化圈中声誉极高。

因皇帝的宠爱,他时常陪伴在皇帝身边,参与宫廷的文化活动,圣人好文,他也常与二皇子探讨诗词文学,不止一次,对他的文学造诣赞不绝口。

“三皇子姜凌岳……师从法家,得封“靖安王”,半实封,食邑洛阳,掌京畿漕运,此人性格强势霸道,野心勃勃。

他善于权谋之术,相传,他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结交朝中权贵,试图在朝堂上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工于心计,行事果断狠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是二皇子有力的竞争对手,时常在暗中与二皇子及其党羽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