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21章 起兵襄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永元二年的冬月,铅灰色的云层压着金陵城头,残留在宫墙下的血迹被冻成暗紫色,梧桐枝桠间还挂着未清理的首级,血腥气混着朔风灌满街巷。当快马将兄长萧懿毒发时七窍流血的惨状报至雍州刺史府,萧衍正用狼毫在羊皮军图上标注粮道,青铜烛台突然爆出灯花,火星溅在他紧握的狼毫上,烫得笔杆颤了颤,却在他瞳孔里烧出两簇冰蓝色的火焰。十一月乙巳日寅时三刻,襄阳城南校场的刁斗声刺破残夜,三通聚将鼓震得城楼瓦片簌簌落霜,上万甲士按五方五色列阵,玄色征袍下露出的牛皮护腕在晨曦中泛着冷光,千匹战马的鼻息凝成白雾,三千艘楼船的帆布正被水手奋力绞起,樯橹如密林般刺破汉江面上的乳白薄雾,锚链拖拽声惊起一群江鸥。

萧衍按剑踏上点将台九级石阶,锦袍外罩的玄铁软甲每片甲叶都磨得发亮,日光透过云隙,在他眉间鎏金的 “征东大将军” 将印上流转出细碎金光。“东昏侯鸩杀忠良时,可曾见我兄长袍角的血浸透了尚书台的青砖?” 他展开檄文的声音陡然拔高,震得台下持戟士兵的铁矛叮当相撞,“剥民膏脂以饰宫殿,琉璃瓦下埋着多少匠人白骨;驱百姓为肉盾以固城防,朱雀航的河水都被血染成赤潮!” 书吏们在两侧飞速抄录檄文,墨汁滴在竹简上结出冰花,当 “断剖孕妇以验男女,籍没家口充作宫奴” 的字句由传令兵吼出时,前排那位曾随萧懿北伐的老兵突然噗通跪地,铠甲撞地的声响如惊雷炸响,紧接着万甲轰然跪地,矛头齐刷刷指向北方天际,惊起的寒鸦群掠过城楼,在灰云下划出黑压压的弧线。

行军途中,萧衍的乌骓马踏碎官道上的薄冰,马蹄铁与冻土碰撞出脆响。他不时勒马回望 —— 先锋营的赤旗在茱萸峰的坳口时隐时现,旗手每过弯道都要将旗杆重重顿地,让赤色火焰般的旗帜在林间炸开;后勤队的粮车正碾过结冰的车辙,拉车的黄牛鼻孔喷出白汽,车帮上绑着的冬菜在寒风中簌簌发抖;水军船队则沿着汉江并行,楼船上的 “萧” 字大纛被江风灌满,纛穗子上系着的铜铃随浪涛声叮当作响。每当途经炊烟稀疏的村镇,他必命人在土地庙前张榜,亲自用佩刀挑着檄文宣读,见有缩在墙根的青壮百姓,便翻身下马走到他们面前。当说到宫城之中流传的民谣 “鹿子开城门,当见白血流” 时,围观的老农突然扯开补丁摞补丁的衣襟,露出胸口被官差鞭挞的旧疤,伏地痛哭的声音引来村巷里的妇人孩童,抱着萧衍马腿请战的百姓竟挤满了整条土路。

三更梆子敲响时,中军帐内的牛油烛正爆出灯花,萧衍用朱砂笔在襄阳城防图上圈出西门瓮城,笔尖在 “崔慧景旧部” 四字上顿了顿:“此门守将王珍国与我有袍泽之谊,今夜子时遣死士缒城,以‘青雀衔环’为号。” 他的手指划过护城河结冰的河段,指甲在地图上刮出细微痕迹,“水军明早卯时在东门擂鼓佯攻,要让城头箭手的弓弦都拉断;步骑主力分作三队 —— 陈虎牙率轻骑绕后断其粮道,须在巳时前烧毁新野粮仓;李安民领步兵据守岘山隘口,若见建康援兵旗号,便将滚石檑木倾下;我自率锐卒三千,由王珍国内应直取城楼。” 烛火在他颧骨投下深影,映得眼中城池轮廓越发清晰,恍惚间似有百姓提着陶壶涌上街头,壶口冒出的热气与刀光剑影重叠。帐外更夫敲过四更,他起身时玄甲摩擦发出轻响,剑穗扫过烛台,将灯花拂落在牛皮地图的襄阳城标上,恰似溅落的第一滴血。此刻汉江的潮水正冲破冰层,冰裂声混着远方隐约的更鼓,如他胸中蓄势待发的千军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