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260章 流动医车巡乡野,矿械联动稳民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0章 流动医车巡乡野,矿械联动稳民生

一、辰时流动医车发,乡野遍传暖讯声

十月二十辰时,中原各地的驿道上,三十辆改装后的“流动医车”同时出发——这些车以州府造的越野车为底盘,车厢两侧装着可折叠的木板,展开就是临时诊台,里面塞满了苏瑾按总系统方子配的“风寒药包”“创伤膏”,还有登州工坊造的简易听诊器、体温计。

青州的医官李松坐在驾驶座上,手里攥着“乡野诊疗路线图”:“第一站去李家村,听说村里有十几个老人冻得咳嗽,还有孩子摔破了腿。”副手小王抱着药箱,指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麦田:“有这车就是快,以前骑马去李家村要半天,现在半个时辰就到,药材还不会颠坏。”

车刚到李家村口,村民们就围了上来。李松刚展开诊台,一个老婆婆就拄着拐杖过来:“李大夫,我这咳嗽好几天了,夜里都睡不着。”李松拿出听诊器听了听,又摸了摸脉,递过一包药:“这是风寒药,早晚各煎一包,喝三天就好,记得多喝热水。”旁边的孩子举着摔破的膝盖哭,小王立刻拿出创伤膏,一边涂一边哄:“涂了这个,明天就不疼了,以后跑慢点呀。”

辰时末,青州、苏州、云州的流动医车都传来消息:已诊治百余百姓,药材充足,机械运转正常。中枢坊里,苏瑾看着传讯记录,笑着对陈禾说:“总系统说的‘医械结合’真没错,流动医车不仅快,还能装更多药材,偏远乡野的百姓再也不用‘小病拖成大病’了。”

二、午时登州工坊忙,矿械联动提效率

午时的登州工坊,炉火比往日更旺——蓬莱运来的高纯度铁矿刚卸车,管采矿的三哥就带着工匠们往熔炉里送矿石:“这批铁矿含铁量高,熔出来的铁锭更韧,正好给各州造货车的底盘,还有流动医车的车架。”

管机动车械的七哥站在生产线旁,盯着工匠们组装货车:“用新铁锭造的底盘,能多载两百斤物资,还不容易变形;发动机再换个新齿轮——这齿轮是用蓬莱煤矿烧的焦炭锻的,比以前耐用三倍。”旁边的匠人举着刚造好的货车底盘喊:“七哥,您看这底盘,敲着都响当当!”七哥走过去踢了踢底盘,点头道:“好!下午就送一辆去苏州,让他们试试新底盘的货车,要是好用,各州都按这个标准造。”

不远处的“机械维修坊”里,几个从各州来的匠人正跟着登州师傅学修发动机。“这发动机的零件要按系统标注的尺寸装,差一丝都不行。”师傅一边拆零件一边说,“以后你们州的机械坏了,不用再等登州的人来修,自己就能搞定,别耽误了民生运输。”青州来的匠人赶紧记在本子上:“记住了!咱们州的货车要是坏了,我就能修,绝不让运粮的路断了。”

午时三刻,登州工坊传出捷报:新造货车底盘十副,修好各州送修的机械五台,矿械联动的效率比上月提升两成。陆明拿着账本算:“这样下去,每月能多造十辆货车、五辆流动医车,各州的运输和医讯需求都能跟上了!”

三、未时江南商路通,货车助农运新粮

未时的江南稻田,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今年江南收成好,农户们正忙着收割,田埂旁停着五辆苏州造的货车,车斗里已经装了大半车新稻。

农户张阿福擦着汗,看着货车笑:“往年收了稻,要雇十辆马车运去县城的粮仓,得跑三趟,还怕遇着雨天把稻子淋湿。今年有了货车,一辆车就能装五马车的稻,半天就能运完,还不怕雨淋,省事多啦!”货车车夫李师傅跳下车,帮着搬稻袋:“阿福叔,您放心,这车的车厢是防水的,稻子运到粮仓保证干干爽爽,还能多卖些钱。”

县城的粮仓外,几辆货车正排队卸稻。粮仓管事拿着账本核对:“张阿福家的稻,一千二百斤,没错!”他转头对旁边的人说:“以前马车运稻,一天最多收五千斤,现在货车运,一天能收两万斤,还不用雇那么多人,省下的钱能给农户多算点粮价,两全其美。”

未时末,江南十县的新粮都通过货车运到了粮仓,管事们把“货车助农”的情况写成简报,通过传讯铜管发给中枢。陈禾看着简报,对林石说:“你看,机械不仅能救灾、护商,还能帮着农户收粮,这才是真正的民生机械——总系统的规划,真是把每一处都想到了。”

四、申时漠北驯鹿队,摩托引路运煤炭

申时的漠北草原,寒风又起,但漠北部落的暖意却丝毫不减——三辆登州造的摩托车正领着一支驯鹿队,往部落运送煤炭。骑摩托车的是部落的扎布,他已经跟着登州师傅学会了骑摩托、修摩托:“这摩托比驯鹿快,我先去前面探路,看看有没有雪坑,你们跟着我的车辙走。”

驯鹿队的巴特尔首领,看着摩托车的尾灯在雪地里闪,笑着对族人说:“以前运煤炭,要让驯鹿拉着爬犁走两天,还怕遇着暴风雪。现在有摩托引路,一天就能到,煤炭还能多运些,部落的炉火能烧得更旺,冬天再也不怕冷了。”

半路上,果然遇到一处被雪埋了的浅坑,扎布骑着摩托绕过去,在坑边插了根树枝做标记,回头喊:“这里有坑,绕着走!”驯鹿队跟着摩托的车辙,稳稳地避开了雪坑。申时三刻,煤炭顺利运到部落,巴特尔让人把煤炭分给每户,还特意给流动医车留了两袋:“医车的发动机要烧煤,得让它一直能跑,李大夫他们才能常来给咱们看病。”

五、酉时中枢议新计,天下同途再铺展

酉时的中枢坊,陈禾、苏瑾、陆明、林石,还有叶尘的五位兄长,围着总系统的沙盘,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机械路线”“医讯点”“矿脉”标记,讨论着下一步的计划。

“流动医车要再扩五十辆,覆盖所有偏远乡野;货车要造‘农用版’,帮农户运种子、运肥料;摩托车要给各州的巡逻队配,护着乡野的平安。”陈禾指着沙盘说,“蓬莱的矿脉还要再挖深些,多产铁矿、煤矿,给机械生产供足原料;登州工坊要再派些匠人去各州,教他们造新的机械零件。”

管枪炮的大哥补充:“咱们造机械是为了民生,但也不能忘了护民生——神威舰要装上新的货车发动机,跑得更快;各州的守军要配摩托巡逻,遇到山贼、海贼能更快应对,别让他们扰了百姓的日子。”苏瑾点头:“医讯点要和流动医车连起来,百姓看完病,医讯点能记着他们的病情,下次再来看,不用再从头诊脉,更方便。”

叶尘走进中枢坊时,正听到大家热烈的讨论,他看着沙盘上的中原版图,上面的“民生脉络”越来越密,轻声道:“流动医车跑的是乡野的路,货车碾的是民生的路,摩托开的是守护的路,矿脉铺的是根基的路——这些路连在一起,就是天下同的路。”

夜幕降临时,各州的流动医车还在返程的路上,车灯照亮了乡野的小道;登州工坊的炉火还在烧,铁锭渐渐成型;漠北部落的炉火旁,族人围着摩托,听扎布讲骑摩托的技巧。中枢坊的传讯镜上,总系统弹出新的提示:【民生机械覆盖度达六成,矿械联动效率提升三成,天下同计划稳步推进】。

陈禾看着提示,和众人相视一笑——他们知道,只要沿着这条“以械助民、以矿固基”的路走下去,中原的每一处角落,都会充满温暖与希望,天下同的愿景,也会越来越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