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宋骑天下 > 第114章 抚伤安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涿州城头变换了大王旗,但战争留下的创伤却需要时间来抚平。硝烟尚未完全散尽,重建与安抚的工作便已紧锣密鼓地展开。

赵佶于城守府临时改成的行在内,第一时间召见了随军的户部、工部官员及随行的吏部重新任命的涿州知州。

“首要之事,乃是抚恤伤亡,安定民心。”赵佶语气沉凝,“阵亡将士名录可曾统计完毕?抚恤章程必须立刻执行,钱粮由内库与户部专项拨付,不得有丝毫克扣拖延!”

新任涿州知州躬身道:“陛下仁德,臣已着手统计,定使忠魂得慰,家属得养。”

“城内百姓如何?”赵佶更关心这个。

“回陛下,臣已令人张贴安民告示,宣布免除涿州本年度赋税,并开仓放粮,赈济因战火波及的贫苦百姓。初时百姓确有恐慌,然见我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且陛下施以仁政,情绪已渐趋稳定。只是……百余年隔阂,恐非一日可消。”

赵佶点头表示理解:“潜移默化,非一日之功。新官上任,当以廉洁、勤政、公正示人,让百姓看到新朝气象。对于曾为辽廷做事之汉官胥吏,若无大恶,可酌情留用,以稳局面。但有欺压百姓、阳奉阴违者,严惩不贷!”

“臣,谨记圣谕!”

处理完民政,赵佶最关心的还是军队的伤亡。当北征行营参谋司将初步统计的伤亡数字呈报上来时,帐内气氛凝重。

“陛下,涿州一战,我军阵亡……两千一百余人,重伤致残者约五百,轻伤四千三百余。”吴敏的声音带着沉重。

听到这个数字,赵佶闭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气。七千余人的伤亡,这还只是一座涿州!战争的残酷,远超纸上谈兵。然而,当他听到下一个汇报时,紧闭的眼眸猛地睁开,闪过一丝亮光。

随军太医局提举激动地补充道:“陛下!虽伤亡颇重,然……然阵亡者中,有近一千五百人,皆是因当场战死或伤势过重不及救治。其余重伤者,得益于陛下亲撰的《军中急救要略》和大量配备的‘酒精’!许多在过去必死无疑的创口溃烂、失血过多之症,竟……竟奇迹般地保住了性命!据臣等初步估算,因采用新法救护,重伤员死亡率比以往降低了至少七成!大部分医官和救护手都熟练掌握了清创、止血、固定之法,酒精消毒更是功不可没!”

七成!这个数字让帐内所有将领都为之动容!这意味着,有多少经验丰富的老兵、勇猛善战的锐士,得以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保住了大宋军队宝贵的骨干!

“好!好!好!”赵佶连说三个好字,脸上终于露出了战役结束后第一丝真切的、带着欣慰的笑容,“太医局及所有医官、救护手,有功!重赏!《急救要略》与酒精,乃活人无数之功德!此战之后,要在全军,不,要在全国推行此救护之法!”

他没有停留在行营内听汇报,而是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在种师中、梁师成等人紧张的护卫下,赵佶亲自前往了设在城西原辽军军营、此时已住满伤员的伤兵营。

伤兵营内,气氛原本有些压抑,痛苦的呻吟声不时响起,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药味和血腥味。当皇帝的身影出现在营门口时,所有能动的伤员都挣扎着想要起身,不能动的也努力抬起头。

“陛下!是陛下!”

“官家来看我们了!”

惊呼声、激动的啜泣声瞬间取代了呻吟。他们这些普通士卒,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亲眼见到天子,更不用说在伤重之时得到天子的探望!

赵佶阻止了他们行礼,缓步走在营帐之间。他俯下身,查看一名腹部被长枪刺穿、刚刚由医官用酒精清洗缝合完毕的年轻士卒的伤口,温声问道:“感觉如何?医官用的药可还有效?”

那士卒激动得脸色通红,语无伦次:“回……回陛下!好……好多了!以前受了这等伤,必死无疑……可……可医官说,用了陛下赐下的神水(酒精)清洗,又按陛下教的法子缝合,小的……小的或许能活下来!” 他说着,眼泪涌了出来,“小的……小的还能为陛下打仗!”

赵佶轻轻拍了拍他没有受伤的肩膀,勉励道:“好生养伤,大宋还需要你们这样的勇士。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他又走到一名失去了一条手臂的老兵床前,看着那被妥善包扎的断口,沉默片刻,道:“你为国立功,朝廷不会忘记你。伤愈之后,自有安置,定让你后半生无忧。”

“谢陛下!谢陛下隆恩!” 老兵独臂支撑着身体,涕泪交加。

赵佶一路行去,询问伤势,鼓励伤员,甚至亲自为一名高烧不退的年轻士兵换了额上的湿巾。他的举动,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伤兵营中的阴霾和绝望。所有伤兵都激动万分,觉得为此战付出的一切,甚至流出的鲜血,都是值得的!皇帝与他们同在!

消息很快传遍全军,士气为之空前高涨!皇帝爱兵如子,且拥有起死回生之神术(酒精和急救法被传得神乎其神),跟着这样的皇帝打仗,还有什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