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宋骑天下 > 第154章 贵妃省亲 叛军被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月初二,和去年一样赵佶特许位份较高的嫔妃,在内侍和护卫的陪同下,可归家省亲。初二当日,刘贵妃刘清菁盛装打扮,带着皇帝特赏赐她的装有精致香露、小巧银镜和二件晶莹剔透琉璃物件的礼盒,在宫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回了娘家。

天色晴好,虽依旧寒冷,但阳光洒落,为汴京城的年节增添了几分暖意。刘贵妃刘清菁的归省仪仗,在内侍宫娥和皇城司护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刘府。

刘府中门大开,刘贵妃的父母兄弟及一众有头脸的亲戚早已在门前跪迎,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荣光。刘贵妃身着贵妃品级的华美翟衣,头戴珠翠,在贴身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走下轿辇,姿态雍容,眉宇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皇家妃嫔的矜贵与得色。

“臣(妾身)等恭迎贵妃娘娘!” 刘府众人齐声叩拜。

“父亲、母亲,快快请起,自家人何必如此多礼。”刘贵妃上前,亲手扶起父母,语气亲昵中带着一丝显摆的意味。

入了正堂,叙过家常,刘贵妃便示意宫人将带来的礼盒一一打开。当那两个用锦缎衬垫的琉璃制品呈现在众人面前时,满堂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一尊是尺许高的琉璃观音像,晶莹剔透,宝相庄严,在阳光下流转着七彩光晕;另一只则是巴掌大小、栩栩如生的琉璃兔子,红宝石镶嵌的眼珠灵动非凡。

“天爷……这,这便是宫中的琉璃器?竟如此精美绝伦!”刘父瞪大了眼睛,不敢用手去碰,生怕玷污了这“宝物”。

刘贵妃得意地抿嘴一笑:“此乃将作大营琉璃坊所出,最上等的精品,官家特意赏赐给女儿的。母亲信佛,这尊观音正好供奉;这小兔子,给侄儿侄女们把玩。”

她又拿出几个小巧的包装精美的小盒子,里面装着色泽诱人的奶糖,分给眼巴巴望着的几个小孩。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那股浓郁丝滑的奶香和甜味瞬间征服了他们。

“姑姑!这糖好好吃!比街上的糖人甜多了!”一个扎着总角的小侄子含糊不清地嚷道,其他孩子也纷纷点头,小脸上满是幸福和惊奇。

最后,刘贵妃取出一个造型别致的白玉小瓶,递给母亲,低声道:“母亲,这是宫里最新的香露,名为‘雪中春信’,只需在耳后、腕间点上些许,香气便能持久不散,幽雅沁人。”她眨了眨眼,带着一丝女儿家的狡黠与暗示,“父亲定会喜欢的。”

刘母接过那温润的玉瓶,打开瓶塞轻轻一嗅,一股清冷又带着暖意的复合花香顿时萦绕鼻尖,令人心神一荡。她脸上先是惊讶,随即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小心地将瓶子攥在手心,看向女儿的目光充满了感激和更深切的期盼——这香露,或许真能让日渐疏远的老爷,多在自家房里留宿几晚。

刘贵妃看着家人因这些“天家恩赏”而露出的震惊、欣喜与羡慕,心中那份虚荣与得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次归省,不仅彰显了她的圣宠,更让刘家上下真切地感受到了与新朝、与新政紧密相连所能带来的巨大好处。

就在刘贵妃享受着归省荣光的同时,福宁殿内,梁师成悄无声息地来到正在写写画画的赵佶身边。

“大家,”梁师成的声音压得很低,“皇城司西北急报。”

赵佶放下书卷,抬眸:“讲。”

“西军环庆路巡查骑兵,于边境擒获两名形迹可疑之人。经审讯并核对身份,确认其为西夏统军李讹移及其子李遇昌!彼等伪装成商人,潜入我境已达百里,似在窥探我军布防、道路及粮草囤积之所!”

赵佶眼中精光一闪,坐直了身体:“李讹移?此人朕有印象,乃是西夏军中一员悍将,后被西夏策反,并非寻常哨探。他们竟敢亲自潜入?”

“正是!”梁师成肯定道,“据其随身所携草图及初步口供,所绘甚详,绝非普通细作所能为。老奴推测,西夏恐有异动,或是在为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赵佶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神色凝重起来。西夏,这个如同附骨之疽般困扰了北宋近百年的边患,自他登基以来,因重心放在北伐辽国上,一直采取守势。如今辽国主力已溃,燕云大部收复,西夏人坐不住了。

“看来,有些人觉得朕刚刚打完北边,无力西顾了。”赵佶冷笑一声,“李讹移父子……这是个信号。”

他沉吟片刻,下令道:“将此二人严密押解进京,交由皇城司和枢密院共同审讯,务必撬开他们的嘴,弄清楚西夏的意图和具体部署!同时,传令种师中、吴敏,以及西军各路统帅,加强边境戒备,提高战备等级!令参谋司开始着手研判西夏军情,拟定应对预案!”

“老奴遵旨!”梁师成领命,匆匆而去。

殿内恢复了安静,但赵佶的心绪却不再平静。刘贵妃归省带来的那点宫廷琐事的余韵已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对西线战事的考量。他走到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落在西北那片广袤而熟悉的土地上。

“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喃喃自语。刚刚结束一场大战,另一场冲突的阴影,似乎又已悄然逼近。北伐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环伺的强敌,永远不会给你喘息的机会。整顿内政、发展科技的同时,军事上的压力,始终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