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再续蜀汉的浪漫 > 第314章 荆州无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诸葛瑾得了刘备的书信,辞别诸葛亮后,日夜兼程,乘船顺江而下转道汉水,直奔襄阳。一路上,他心中忐忑不安,既担忧江东家人的安危,又恐关羽不肯轻易放行。

荆州城高墙厚,旌旗猎猎。城门处,守军查验了诸葛瑾的通行文书,便引他入城。街道上行人如织,商贩叫卖声不绝于耳,一派繁荣景象。诸葛瑾不禁暗叹:关羽治军严明,理政有方,难怪能坐镇荆州多年。

诸葛先生,关将军已在府中等候。一名校尉上前引路。

将军府内,关羽正襟危坐于中堂,身披绿袍,美髯垂胸,丹凤眼微眯,不怒自威。见诸葛瑾入内,他略一拱手:子瑜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诸葛瑾连忙还礼:关将军客气了。瑾奉吴侯之命,特来拜会。

宾主落座,侍从奉上香茶。寒暄几句后,关羽声如洪钟,不知东吴此番遣使,所为何事?

诸葛瑾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上:皇叔许借道江夏于江东,今吴侯命瑾前来,望将军即日下令,让开江夏道路,允我东吴兵马借道。此乃皇叔手书,请将军过目。

关羽接过信笺,展开细读,他浓密的眉毛渐渐拧紧。信中刘备言明已答应孙权借道江夏之事,望关羽配合。

堂内一时寂静,关羽缓缓合上书信,抬眼看向诸葛瑾:子瑜,此信当真?

诸葛瑾面色一紧:将军何出此言?此信千真万确,乃皇叔亲笔所书。

关羽面色骤然转冷,拍案而起,案几震颤,茶杯倾倒,茶水在案上蜿蜒如蛇。好一个借道江夏他声如雷霆,吾与吾兄桃园结义,誓共匡扶汉室。荆州乃大汉疆土,岂能轻易借与他人?子瑜莫非不知假道伐虢之典故?

诸葛瑾心头一颤,假道伐虢——春秋时期晋国向虞国借道伐虢,结果灭虢后顺手灭了虞国。关羽此言,分明是怀疑东吴借道别有用心。

将军多虑了。诸葛瑾勉强笑道,吴侯与皇叔乃同盟,共抗曹贼,岂会行此不义之事?

关羽冷笑一声,长髯无风自动:孙权小儿诡计多端,此乃假道伐虢之计!吾兄远在西川,不知此地实情。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纵有此信,荆州寸土不借!

堂内气氛骤然紧张。诸葛瑾额角渗出细汗,想起家中老小性命攸关,不由咬牙恳求:关将军!吴侯已扣押瑾全家老小为质,若不能借道,吾全家性命不保啊!他声音哽咽,额头抵地,求将军怜悯!

关羽闻言,丹凤眼中寒光乍现:此是吴侯谲计,欲以情动我大哥,如何瞒得我过?荆州若失,吾兄基业危矣!

将军何太无面目?诸葛瑾情急之下脱口而出,话一出口便知失言。

果然,关羽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大胆!唰地拔出腰间宝剑,剑锋直指诸葛瑾,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

剑光森冷,映照出诸葛瑾苍白的脸。他僵在原地,感到脖颈处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剑锋的寒意。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声音从侧门传来:

云长且慢!

徐庶、关平快步走入中堂,关平拦在二人之间,徐庶按住关羽握剑的手:诸葛军师面上不好看,望将军息怒。

关羽冷哼一声,却未收剑:若非看在军师面上,今日定教你回不得江东!

诸葛瑾浑身颤抖,勉强稳住声音:既如此……瑾告辞了。说罢,匆匆一揖,转身离去,背影凄凉。身后传来关羽收剑入鞘的铿锵声,如同对他最后的警告。

徐庶望着诸葛瑾离去的方向,轻叹一声:云长,此事是否太过?

关羽走回座位,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元直有所不知。孙权狼子野心,早对荆州垂涎三尺。若开此先例,后患无穷。

关平在一旁说道:但伯父已有书信……

大哥远在西川,不知荆州虚实。关羽打断道,手指轻叩案几,曹操虽在北方虎视眈眈,然东吴也是心腹之患。吾守荆州一日,便不容有失。

关平皱眉道:父亲,诸葛瑾此去必会前往西川寻大伯与诸葛军师。

关羽目光如炬:任他去。你大伯当知轻重。

徐庶却笑道:“无妨,此必是孔明之计!”

天色渐晚,江风微起,吹散了堂内的紧张气氛。关羽起身走向门外,望着满天星斗:元直,传令下去,沿江增设烽火台,加强巡逻。东吴若敢来犯,必叫他有来无回!

与此同时,诸葛瑾已登上返回的船只。他站在船头,望着荆州城高大的轮廓在夜色中渐渐模糊,心中五味杂陈。江水拍打船身的声音,如同他纷乱的思绪。

大人,我们接下来……随从小心翼翼地问道。

去西川。诸葛瑾咬牙道,去见孔明,见刘备!

船帆鼓满东风,逆流而上。诸葛瑾握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他想起家中老小,心如刀绞。江风带着水汽扑面而来,与脸上的泪水混为一体。

一路跋山涉水,诸葛瑾终于抵达成都。然而当他满怀希望来到诸葛亮府中时,却被弟妹黄月英告知诸葛亮已出巡视察,归期未定。

孔明何时能回来?诸葛瑾急切地问。

黄月英摇头:益州初定,夫君政务繁忙,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诸葛瑾颓然坐倒,连日奔波加上精神紧张,使他看上去苍老了十岁。无奈之下,他只得求见刘备。

子瑜受苦了。刘备扶起跪拜的诸葛瑾,面露难色,吾弟性如烈火,极难与言。

诸葛瑾泪流满面:皇叔,吴侯已下最后通牒,若不得荆州,不仅瑾全家不保,东吴也将与西川为敌啊!

刘备沉吟良久,轻拍诸葛瑾肩膀:子瑜暂且回去告诉吴侯,容吾取了西凉诸郡,调云长往守之,那时便将江夏借与东吴,如何?

诸葛瑾心中一片冰凉。他强忍悲愤,颤声问道:皇叔,吴侯已扣下瑾全家老小为质,若空手而回,他们必死无疑啊!

刘备叹息一声,拍了拍诸葛瑾的肩膀:子瑜勿忧。孤这就修书一封给仲谋,请他宽限些时日。

诸葛瑾知道再求无益,只得含泪告退。走出宫门,他仰天长叹。刘备的书信或许能暂保家人性命,但借道之事已成泡影,孙权岂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