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神都光复,新朝初立,渊皇登基,七王归位。这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如同巨石投入湖心,其涟漪层层扩散,最终也波及到了最底层的市井巷陌。茶馆酒肆,街头巷尾,人们的话题总绕不开那场改天换日的战争,那位神秘莫测的新皇,以及那七位依旧统治着他们,却换了名号的“仙王”。

然而,除了这些宏大叙事,一些更为微妙、起初并未引起太多注意的变化,正在民间悄然发生。

城南,漕运码头。

老渔夫李四,像往常一样,在天蒙蒙亮时撑着他那条破旧的小船,驶入笼罩着薄雾的运河。他世代以此为生,闭着眼睛都能摸清水下的暗礁和鱼群常聚之地。可今天,当他将粗糙的手掌探入微凉的河水中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涌上心头。

他仿佛能“听”到水流的细微差别,能“感觉”到水下更远处那些鱼儿的游动轨迹,甚至能隐约分辨出哪些水域的“气”更活,更易吸引鱼群。这并非视觉或听觉的增强,而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直觉。

“怪了……”李四嘟囔着,试着将船划向一处他平日觉得贫瘠、此刻却感觉“气”特别活跃的河湾。一网下去,沉甸甸的收获让他目瞪口呆,网中不仅有往常的草鲤,竟还有几条平日难得一见、鳞片闪烁着微弱银光的“灵气银梭”!

“李老头,今天运气这么旺?”相邻的渔夫羡慕地喊道。

李四看着活蹦乱跳的鱼获,心里犯着嘀咕,嘴上却道:“许是……新皇登基,老天爷给饭吃?”

类似的变化,并非个例。

城西,一家老字号的铁匠铺。

王铁匠正对着一块难以锻打的百炼钢发愁,火候总是差那么一点,无法将杂质尽数祛除。他烦躁地灌了一口凉水,抹了把汗,目光无意间落在熊熊燃烧的炉火上。忽然间,他感觉那跳跃的火焰不再是简单的灼热,其内部似乎有着某种独特的“韵律”和“层次”。他福至心灵,不再单纯依靠经验和感觉,而是尝试着去“顺应”那种火焰的韵律,调整着风箱的节奏和锻打的力度。

“铛!铛!铛!”

火星四溅中,那块顽铁在他锤下仿佛变得“听话”起来,杂质伴随着每一次捶打,被更高效地挤压、排出。当成型的刀胚浸入冷水中,发出“嗤”的淬火声时,王铁匠拿起那柄散发着幽幽寒光、品质远超从前的腰刀,手都在微微颤抖。

“师父,您这手艺……神了!”旁边的学徒看得目瞪口呆。

王铁匠看着自己的双手,喃喃道:“不是手艺……是,是这火,这铁,好像……变‘活’了?”

城北,一间简陋的私塾。

老秀才正在教导蒙童诵读《千字文》。孩子们咿咿呀呀,大多昏昏欲睡。唯有一个平日里有些木讷、反应总慢半拍的瘦弱孩子,名叫石头的,今天却听得格外入神。当老秀才讲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时,石头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眼神有些发直,小嘴无声地张合着,仿佛在咀嚼着这几个字背后蕴含的无穷意味。

放学后,别的孩子一哄而散,石头却独自跑到后院,蹲在地上,用手指在沙土上无意识地划拉着。他画不出具体的图形,只是些混乱的线条,但他自己却看得津津有味,仿佛从那混乱中,看到了星辰的轨迹,感受到了大地的脉动。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隐约的明悟,在他小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这些细微的变化,起初只被当事人当作是自己的“运气好”或“突然开窍”,并未引起太大波澜。神都经历了大战,死里逃生的人们更关心的是米价是否平稳,治安是否好转,新朝的税赋几何。

然而,总有一些嗅觉敏锐之人,察觉到了这弥漫在空气中的、不同寻常的“气息”。

一间临河的茶馆二楼雅座。

几个穿着看似普通、但眼神精悍、太阳穴微微鼓起的江湖人,正低声交谈。他们的目光,不时扫过楼下运河上那些收获异常的渔船,尤其是李四船上那几条显眼的“灵气银梭”。

“大哥,注意到了吗?这几天,河里、山里,好像有些不一样了。”一个瘦高个压低声音道,“前天黑风岭的兄弟猎到一头獐子,那肉质,那精气,顶得上过去十头!还有这河里的鱼……”

被称为大哥的虬髯汉子抿了口茶,眼神锐利:“嗯,不只是禽兽。你们没觉得,这几日打坐练气,似乎也比往日顺畅了一丝?虽然微乎其微,但确实有。”

“难道……跟那位新皇有关?”另一人猜测。

虬髯汉子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知。但这是机遇!传话下去,让兄弟们多留意这些异常之物,尤其是那些看起来灵性足的。这世道,怕是要变了,咱们得走在前面。”

与此同时,神都一些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以及某些原本就与修行界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小型宗门驻点,也通过各自的渠道,察觉到了天地间那极其微弱的、却真实不虚的“灵机复苏”迹象。他们不像江湖人那样只看重实物,而是更震惊于这种覆盖性的、普惠性的变化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灵气似乎在缓慢复苏……虽然远不如上古记载,但这趋势……”

“是那位渊皇的手笔吗?他究竟做了什么?”

“速将此事禀告家族,此乃千古未有之变局,早做准备!”

暗流,开始在神都,乃至更广阔的七大仙王疆域之下,悄然涌动。寻常百姓依旧为生计奔波,感受着那冥冥中带来的一点“好运”与“灵光”,却不知一张关乎未来命运的大网,正在由无数细微的变化编织而起。而那播撒下“薪火道种”的源头,渊通阁内的林渊,此刻正闭目感应着那遍布疆域的、微弱却充满生机的反馈,嘴角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种子已发芽,静待风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