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神都的喧嚣与变革,如同投入水面的巨石,涟漪扩散至远方,最终也抚过了远离权力中心的广袤乡野。这里的人们,不关心龙椅上坐着的是姓武还是姓林,他们更在意的是地里的收成,圈里的牲口,以及能否吃饱穿暖。

河东道,清河村。

老农赵老栓像往常一样,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时,就扛着锄头下了地。他侍弄了一辈子的庄稼,对自家那几亩薄田的每一寸土坷垃都熟悉得像自己的孩子。时值初夏,麦苗本应是青翠欲滴,奋力拔节的时节。

可当他走到田埂边,揉开惺忪的睡眼,望向自家的麦田时,整个人都僵住了,手里的旱烟袋“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只见那一片本该是均匀绿色的麦田之中,竟有十几株麦苗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它们比周围的同伴高出近一半,茎秆粗壮得不像话,呈现出一种近乎玉质的温润光泽。最奇特的是,那舒展的叶片边缘,竟隐隐流淌着一层极其微弱的、肉眼难辨的淡金色毫光!在晨曦的映照下,这几株异麦仿佛自身就在发光,与周围普通的麦苗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这是啥玩意儿?!”赵老栓以为自己眼花了,使劲揉了揉眼睛,又凑近了几步。没错,不是幻觉!那异样的麦苗真实存在,甚至能闻到一股不同于普通青草味的、带着一丝清甜的气息。

恐慌瞬间攫住了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第一个念头是“闹妖了”!庄稼地里长出这种怪东西,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他慌慌张张地跑回村里,语无伦次地告诉了邻里。

不一会儿,赵老栓家的田埂边就围满了闻讯赶来的村民。大家对着那十几株异麦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惊疑不定的神色。

“栓子叔,你这地……怕不是沾了啥不干净的东西吧?”有人小声嘀咕。

“我看着像宝贝哩!你看那秆子,多壮实!说不定是祥瑞?”也有年轻人胆子大,带着几分好奇。

“祥瑞?我看是妖异!赶紧拔了烧掉,免得惹祸上身!”村里的老人则更相信传统,面露忧色。

正当众人争执不下时,村里的老童生,也是唯一识文断字的周夫子,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了。他眯着昏花的老眼,仔细端详了那几株异麦许久,又伸手轻轻触摸那玉质的茎秆,感受着那微弱的毫光。

“诸位稍安勿躁。”周夫子缓缓开口,压下了一片嘈杂,“老夫年轻时,曾在一本残破的古杂记上看到过类似记载……言及天地有变,灵气滋生之时,草木禽兽偶得机缘,或可蜕凡显圣,称之为‘灵植’、‘异兽’。观此麦形态,虽有异象,却无邪气,反而生机勃勃,或许……并非祸事,而是天降之福?”

周夫子的话让村民们将信将疑。但“天降之福”几个字,还是让不少人心头一动。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还有什么比地里能长出更好的庄稼更大的福气呢?

最终,在赵老栓忐忑不安和周夫子“暂且观察”的建议下,那十几株异麦没有被立刻毁掉。这个消息却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附近的十里八乡。

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事情在清河村乃至更远的村落接二连三地出现。

村东头张寡妇家后院那棵半死不活的老枣树,一夜之间抽出了翠绿欲滴的新枝,结出的枣子虽然还没成熟,却已散发出诱人的甜香。

李猎户在深山里下的套子,抓住了一只野兔,那兔子毛色雪白,双眼赤红,格外灵动,挣扎起来力气大得异乎寻常,差点让它挣脱。

就连村里孩子们常去玩耍的小河边,也多了些鳞片格外鲜艳、游动迅捷异常的鱼儿。

起初的恐慌渐渐被一种混杂着好奇、期待与一丝不安的情绪所取代。人们开始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身边这些悄然出现的变化,私下里议论着“灵气”、“祥瑞”之类的字眼。一些胆大的后生,甚至开始有意识地寻找那些看起来“不同寻常”的动植物。

与此同时,那些潜藏在乡野之间、消息灵通的江湖人士和某些小门小派的眼线,也迅速捕捉到了这些异常。

“头儿,清河村那边确认了,确实出现了疑似‘灵植’的麦苗!还有其他几个村子也有类似情况,多是草木和寻常野兽出现异变。”一个精干的汉子向他的头目汇报。

“看来,这灵气复苏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真的开始了,而且是从最底层、最广泛的地方开始……”头目目光闪烁,“传令下去,让兄弟们分散到各乡各村,高价收购一切有异常表现的动植物,注意,要隐秘!另外,留意有没有突然‘开窍’,表现出特殊天赋的人,尤其是孩童!”

一股无形的暗流,开始在这片看似平静的乡村土地上涌动。寻常百姓懵懂地感受着天地赐予的微妙“恩惠”,而嗅觉敏锐的各方势力,则已经开始为这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悄然布局,争夺着那最初浮现的、微不足道却可能蕴含无限可能的“资源”。

田野陌上,奇穗初生,预示着一个凡俗与超凡界限逐渐模糊的时代,正踏着无声的脚步,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