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鹤舞洪荒 > 第266章 十二金仙下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昆仑山,玉虚宫内。

仙气缭绕,道韵天成。元始天尊高坐九宝云光座上,面色无悲无喜,眸光开阖间,似有宇宙生灭。他目光扫向下首恭敬侍立的十二位弟子,缓声开口,其音清越,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

“巫妖劫消,天地秩序重定。如今洪荒,人族当兴,气运鼎盛,天地主角无疑。天道之下,当有圣人道统教化,引导其方向。吾之玉清仙法,乃玄门正宗,合乎天道纲常。尔等可各归道场,择机传下道统,使人族知天道有序,明尊卑之理。”

众金仙闻言,皆躬身应诺:“谨遵师尊法旨!”

他们心中明了,传道人族,不仅是遵从师命,更是关乎自身道统气运的延续与发展。如今人族虽强,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那人族武道虽势大,总有心慕仙道长生、或欲寻他途者,此便是玉清一脉的机会。

首徒广成子率先开口:“师尊,弟子道场位于九仙山桃源洞,邻近人族聚集之地,当率先布道,扬我玉清威名。”

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等亦纷纷表态,将前往各自道场,寻觅有缘,播撒玉清道种。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善。然需谨记,人族自有其轨,人族虽然目前没有洞天境以上强者,主要原因是武祖怕人族内部纷争引起大战,其开辟的大千世界人族族殿中,武祖已成为混元大罗金仙,人族三祖,三皇五帝等修为均混元金仙境界,人族内部实力深不可测,非必要,不可轻易与之冲突。传道,当以德行感化,以法理服人。”

“弟子明白。”

随即,十二道清光自玉虚宫飞出,划破天际,向着洪荒大地各自的道场而去。

---

九仙山,桃源洞。

广成子回归道场,稍作安顿,便神念扫过周边万里人族地域。他注意到,许多人族部落中,虽仍有尊奉圣母女娲者,但更多的,是一种昂扬自强、不假外求的精神气息。随处可见演练武道的族人,气血澎湃,拳意精神直冲霄汉。更有甚者,在一些大型城镇中心,矗立着名为“传武阁”的建筑,系统性地培养着人族武者。

“这武道体系,竟已如此完善普及?从打磨筋骨的明劲,到开辟洞天、内蕴世界的玄妙之境,层层递进,直指大道……难怪师尊言其深不可测。”广成子心中暗惊。他能感觉到,人族整体的精神意志,被一种“自强不息”的武道精神所凝聚,外道很难轻易渗透。

但他并未气馁。玉清仙法讲究根脚、悟性、缘法,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勇猛精进的武道。他相信,总有一些心性恬淡、向往长生逍遥的人,会选择仙道。

于是,广成子选了一处人族大城附近的山峦,显化仙家气象,祥云缭绕,白鹤飞舞。他开坛讲法,声音清朗,阐述玉清仙法之奥妙,言说金丹大道,长生久视之理。

初始,确有一些好奇的人族前来听讲。其中不乏有资质聪颖者,对那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神通心生向往。然而,绝大多数人听了几日后,便摇摇头离开了。

一位已然达到化劲层次的人族青年直言不讳:“仙长之法固然玄妙,但需静坐悟道,吞吐灵气,耗时良久。而我人族武道,于战斗中突破,于实践中成长,更能直接守护族人,开拓生存之地。且武祖有言,武道至极,亦可力破万法,肉身成圣,寿与天齐。相比之下,俺觉得武道更适合俺们人族。”

更有人提及:“祖殿有令,鼓励多元修行,但核心根本在于自强。若要学仙法,也需在完成武道基础筑基,并对人族有足够贡献后,经祖殿核准,方可兼修,以免本末倒置,失了人族锐气。”

广成子发现,他想直接大规模收录弟子,建立如同宗门般的玉清道统,几乎不可能。人族的组织性和对自身道路的自信,远超想象。他只能以“客卿”、“供奉”之类的形式,与一些人族部落结交,传授一些基础的炼气法门给少数有缘人,影响力被严格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其他金仙的遭遇也大同小异。

玉鼎真人试图寻找资质绝佳的弟子,却发现最好的苗子几乎都被“传武阁”网罗,从小接受最正统的武道培养,对仙道兴趣缺缺。

太乙真人想通过显示神通、救苦救难来吸引信众,却往往发现,人族目前疆域内的凶兽境界均不高,洞天境以下强者反应更快,处理凶兽、天灾的效率极高,根本轮不到他“显圣”。

道行天尊、灵宝大法师等,他们的道场附近,人族甚至建立了武碑,公开铭刻部分武道精义,供所有族人参悟修习,氛围之热烈,让仙道的清修显得格格不入。

十二金仙的传道之路,从一开始,就碰在了一堵无形却坚不可摧的“墙”上。这堵墙,是人族鼎盛的气运,是完善而自信的武道传承体系。

他们终于深切体会到,如今的人族,已非昔日那个需要混沌一脉庇护、在巫妖夹缝中求存的孱弱种族。这是一个拥有了自己脊梁与道路,正在昂首挺胸,走向属于自己未来的强大文明。

玉清道统想要在此扎根传播,绝非易事,恐怕需要耗费无数心力与岁月,寻找那细微的缝隙,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