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19章 城下之盟雪前耻 倭奴俯首签降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章 城下之盟雪前耻 倭奴俯首签降表

汉城光复、日军主力覆灭的消息如雷霆般传遍天下,新京城内连日欢庆,万民空巷。然而帝国权力中枢——武英殿内,却无半分喧哗,唯有冰炭同炉的冷静与肃杀。

柏凌云高踞御座,玄衣纁裳,十二旒冕垂珠微动,遮不住其目光如刃,缓缓扫视阶下文武。一场大胜之后,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文履谦手持由外交部、兵部、大都督府及锦衣卫情报司合议的条约草案,出列朗声奏报:

陛下,日寇败局已定,其天皇遣使乞和。然此非议和,乃请降。臣等拟就《新京条约》诸款,恭请圣裁。

他展开绢帛,声如金石,字字千钧:

一、割地:日本国将琉球群岛、对马岛及其附属岛屿永久割让予中华帝国,以为东海屏藩。

二、赔款:日本向帝国赔偿军费库平银三亿两,分十年偿清,以日本海关税及国营矿场为质。

三、裁军:解散日本联合舰队,仅许保留海岸巡逻船若干;陆军员额不得超过三万,不得保有重炮、军舰及任何飞艇、潜艇等攻远之器。

四、藩属:日本须明文承认朝鲜为中华帝国藩属,帝国有权于朝鲜驻军设防,日本永不干涉朝鲜事务。

五、通商:帝国商船享日本各口岸最惠待遇;帝国资本得优先开采日本矿产、修筑铁路。

条款一出,殿中寂然。如此严苛,实属罕见。一位前清翰林出身的老臣忍不住颤声谏言:陛下,是否稍留余地?恐逼日人铤而走险,或招列强侧目……

柏凌云未待他说完,冷声截断:

余地?倭奴袭我舰、屠我民、裂我藩邦时,可曾留有余地?

他缓缓起身,冕旒轻震,声压殿宇:

列强?英法德俄皆自顾不暇,谁愿为一败涂地之倭岛开罪帝国?此战非为逞一时之快,乃为绝百年后患!朕不仅要雪耻,更要断其爪牙、抽其筋骨,使之永无再起之机!

他目光如电,直射文履谦:

文卿,即以此为准,增补第六款:日本须拆除横须贺、吴港海军基地,帝国有权派员监察。告之日使:签,则生;不签,则帝国水陆并进,直抵江户城下——届时,条约作废,朕唯取天皇首级而已。

臣,领旨!文履谦躬身应命,神色凛然。

谈判设于汉城景福宫。日方全权代表小村寿太郎面色惨白,持约稿之手微颤。

文大人,小村强作镇定,如此条款,实非日本国力所能及。三亿赔款,足以令我国经济崩溃;拆除海军基地,更是断绝我国海防……

文履谦漠然打断:贵使若觉难以承受,不妨回想号上千冤魂。帝国未要求割让本土,已是格外开恩。

帐外,帝国陆军操演之声如雷贯耳;海上,水师舰队巡弋之影蔽日遮天。小村颓然垂首,在随行的伊藤博文耳边低语:事已至此,唯有暂忍屈辱。

三日后,景福宫仁政殿内,香炉青烟袅袅。小村寿太郎颤抖着提起毛笔,在《新京条约》上署下姓名。当他盖上日本国玺时,一滴墨汁溅落绢帛,恰如这个岛国命运上,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

几乎同时,新京武英殿内,八百里加急将条约副本呈至御前。柏凌云手持条约,对肃立百官道:

此非终胜,乃始胜也。东瀛虽伏,列强犹伺;国威虽振,忧患未已。凡我臣工,当以兹为励,富国强兵,矢志寰宇——勿负今日之血,勿忘来日之责!

诏下,百官拜服,山呼万岁。然柏凌云退朝后,独召文履谦、何三、柏凌川于御书房。

凌川,命学部将条约刊印分发各学堂,另附日军暴行实录,以为国耻教育之鉴。

何三,锦衣卫需加强对日监察,凡有复辟军工、勾结外邦者,立斩不赦。

文卿,与沈富安筹议接收日本矿产、铁路之事,着徐世昌总揽朝鲜事务,务必在三年内使朝鲜归心。

众人领命而出。柏凌云独立轩窗,望东方云起,目光幽远。

此时,远在汉城的柏凌岳正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朝鲜高宗李熙。这位君王涕泪交加,跪献国书:小王叩谢天恩!愿世世代代,永为藩属!

柏凌岳扶起高宗,沉声道:殿下当知,倭寇虽退,列强环伺。朝鲜欲得长治久安,需与帝国同心同德。

而在日本江户城下,一群武士正跪在皇宫前切腹明志。鲜血染红石板,凄厉的呐喊在夜空中回荡:此仇必报!虽百年不晚!

消息传回,柏凌云只是冷笑:畏威而不怀德,果是倭奴本性。随即对侍立的林才人道:传朕旨意,明日大阅三军。要让天下人知道,犯我天威者,虽远必诛!

月光如水,照在刚刚经历巨变的东亚大地上。《新京条约》的墨迹未干,但所有人都明白,这绝非终结。帝国的征途,方才启程;未来的风雨,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