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20章 凯旋归万民欢腾 皇权盛隐忧暗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章 凯旋归万民欢腾 皇权盛隐忧暗藏

《新京条约》的墨迹仿佛还带着硝烟与鲜血的气息,帝国的战争机器已开始由雷霆万钧之势转为沉稳有序的休整。

除留下必要的卫戍部队驻守朝鲜、监视日本及新获得的领土外,东征大军主力开始分批凯旋回国。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大凯旋仪式,正在新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这一日,新京城万人空巷,鲜花铺道,彩旗蔽天。自德胜门至承天门的十里御道两旁,挤满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民众。商贾歇业,学子停课,农夫放下锄头,工匠搁下工具,所有人都想亲眼目睹那支战无不胜的王师,亲眼见证那个带领帝国走向中兴的圣主明君。

巳时正,九声礼炮轰鸣,鼓乐齐奏。凯旋大典正式开始!

首先入城的是军容严整的帝国陆军德械第一师。这些由德国教官严格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身着笔挺的深蓝色军服,肩扛新式步枪,踏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如同一堵移动的钢铁城墙。阳光照在擦得锃亮的枪刺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寒光。

看啊!这就是在平壤城下大破倭寇的虎狼之师!

听说他们一个师就能打倭寇三个师团!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这些士兵脸上带着历经战火洗礼的坚毅,目光平视前方,对两侧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报以最标准的持枪礼。

紧随其后的是各功勋部队。马啸川率领的突击队方阵走来时,引发了特别的轰动。这些百战余生的老兵虽然队列不如德械师整齐,但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杀气。他们扛着一面残破但依旧鲜艳的战旗——那是号在海战沉没时,一位水手冒死抢救出来的军旗。看到这面象征着海军英魂的战旗,许多百姓不禁热泪盈眶。

更让人震撼的是后续的炮兵部队。三十六匹骏马拖曳着的克虏伯重炮,炮口系着红绸,每一门炮身上都镌刻着战斗记录:平壤之役,发弹三百临津江之战,破敌垒二十。这些沉默的钢铁巨兽,仿佛还在诉说着战场上的腥风血雨。

当一队队垂头丧气的日军俘虏被押解经过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嘘声。这些昔日的侵略者,如今只能低着头,在帝国军民的怒视下蹒跚前行。

忽然,所有的欢呼声汇聚成一片震耳欲聋的声浪。帝国皇帝柏凌云的御辇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没有安坐辇中,而是身着戎装,披着玄色大氅,傲然挺立。阳光照在他坚毅的面庞上,那双锐利的眼睛扫过欢腾的人群,不时挥手致意。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帝国万岁!

武王千岁!

欢呼声如同海啸般一波高过一波,无数百姓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在地。鲜花如同雨点般抛向御辇,整个新京城仿佛都在沸腾。

皇宫前的承天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野津道贯等日军高级将领被押解至御阶之下,向帝国的赤龙旗行跪拜礼。当他们被迫低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时,广场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柏凌云站在高高的阅兵台上,声音通过新设置的扩音器传遍全场:

今日之胜利,属于每一位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属于每一位在后方辛勤劳作的子民!朕在此立誓,必将带领帝国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他宣布特赦天下,减免赋税一年,对阵亡将士家属从优抚恤。每一道旨意都引来山呼万岁之声。

是夜,全城狂欢。皇宫内大宴群臣,笙歌不绝。柏凌云亲自为有功将士授勋。当他把一枚金光闪闪的龙纹勋章别在马啸川胸前时,这位悍将激动得声音发颤:

末将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帝国的威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然而,在那万丈光芒之下,深宫之内,却隐藏着不为狂欢民众所知的隐忧。

子夜时分,柏凌云褪去华丽的礼服,独自在御书房内踱步。案头摆放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件。

一份是户部呈送的战后统计:军费开支白银八千六百万两,舰船损失抚恤银两千三百万两,战后重建预算更是天文数字。帝国的国库已然告罄,还欠下了巨额债务。

另一份是何三的密报:日本国内并非全是绝望,更多是刻骨铭心的仇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呼声正在民间蔓延,少壮派军官甚至喊出了此仇必报,虽百年不晚的口号。

文履谦被悄然召入宫中,面对皇帝深邃的目光,他脸上的喜色渐渐褪去。

陛下,他低声道,盛宴之下,确有隐忧。三亿赔款看似丰厚,但日本穷困,恐难按时支付。且我帝国自身,也需休养生息。

柏凌云手指敲击着密报,冷冷道:倭人畏威而不怀德。今日之败,其非心服。彼等此刻之屈辱,他日必化为复仇之毒火。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依旧喧嚣的万家灯火:

此次胜利,赖将士用命,亦赖新政初成。然,若仅止于此,今日之辉煌,终将如昙花一现。日本可败,而泰西列强,其力远胜日本十倍!

他转身时,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新政必须深化!铁厂、船厂需加大投入,铁路要铺向更多行省,海军要重建且要更强!朕需要钱,需要更多更快的变革!

文履谦深深吸气:陛下深谋远虑。然民间渴望和平,官员亦生懈怠之心,若再兴大役,恐…

所以,朕要借这场大胜的东风!柏凌云斩钉截铁地说,借这万民归心之时,以更强硬的手段推行变革!任何人,不得阻挡帝国前进之路!

他取出一份密折:这是朕拟定的《维新诏书》草案。废除科举、革新律法、整军经武之后,当进一步改革官制,兴办实学,鼓励工商。特别是要建立完整且不受制于人的军工体系!

文履谦展开草案,越看越是心惊。这些改革在太平时期必会遭到强烈反对。

陛下,他谨慎措辞,这些改革恐怕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

柏凌云冷笑一声:今日之帝国,已非往日。要么变革图强,要么重蹈覆辙。这个道理,朕懂,你懂,但那些守旧老臣未必懂。既然如此,就让他们在荣休与罢黜之间选择吧。

这时,林才人轻步走进书房换茶。柏凌云神色稍霁,温言道:今日庆典,你也辛苦了,早些歇息吧。 林才人柔顺应答,悄然退下,其温婉姿态确实稍稍驱散了皇帝心头的部分焦躁。

待林才人退下,柏凌云对文履谦道:明日早朝,朕就会颁布这份诏书。你且做好准备。

文履谦躬身退出时,心情复杂。既为皇帝的远见感到钦佩,又为即将到来的朝堂风波忧虑。

柏凌云独自站在巨大的帝国地图前,目光从朝鲜移到日本,再移向遥远的欧洲。他的手指轻轻点在英、法、德的位置上,喃喃自语:

快了,就快了。待帝国完成内部革新,便是与你们一较高下之时。

凯旋的狂欢渐渐平息,但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心中,已被更宏大的蓝图和更沉重的危机感所填满。一场胜利结束了旧的故事,而无数新的挑战与更波澜壮阔的未来,正随着新京的晨曦,一同到来。

(第三卷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