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4章 铁舰破浪控海峡 血火鏖战西贡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章 铁舰破浪控海峡 血火鏖战西贡城

九龙半岛的硝烟尚未散尽,帝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已然南下。南海之上,南洋舰队旗舰号率领着姊妹舰号,在晨曦中劈波斩浪。

海军都督陈璘站在舰桥上,望着海图上标注的西贡和其出海门户头顿,目光深邃。香港光复的喜悦仍在舰队中弥漫,但这位老将心中清楚,夺取香港仅仅是帝国南征战略的序曲,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迅速支援并保障陆军主力,攻克法属印度支那的心脏——西贡。

“都督,香港光复的消息已经传遍南洋。”南洋舰队提督程璧光递上一份电文,眉宇间却带着一丝凝重,“据锦衣卫密报,巴达维亚、新加坡的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加强了戒备,英国远东舰队主力正在向新加坡集结。此外,法属印度支那的舰队也有异动,似乎企图干扰我陆军在沿岸的登陆行动。”

陈璘微微颔首,布满皱纹的手指划过海图,精准地点在西贡出海口处的头顿半岛:“法国人想错了。陛下与靖王殿下的方略,乃是先断其爪牙,再捣其心腹。西贡乃法夷印度支那之根本,拿下西贡,则中南半岛震动。传令各舰,保持无线电静默,航向调整,目标——头顿!我们要在法国人完全反应过来之前,敲掉他们在西贡的海上屏障,为靖王殿下的大军打开通往西贡的海上通道并提供火力支援!”

“是!”程璧光立刻领会了战略意图。头顿不仅是西贡的海上门户,其本身也拥有良港和坚固炮台,若能攻克,帝国海军便获得了进攻西贡的最佳前进基地和跳板。

与此同时,“龙腾”号战列舰上,管带邓绍忠正在检查主炮塔。这位年轻的海军将领仔细抚摸着冰冷的炮管,对身旁的大副说道:“先父当年在黄海力战殉国,如今该是我们这一代雪耻的时候了。传令下去,全舰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目标,头顿外海!”

八月二十五日,南中国海。帝国海军南洋舰队主力与从北洋舰队调来的“龙威”号铁甲舰、东洋舰队调来的“镇海”号战列舰等组成的特遣分队会合,组成了一支空前强大的特混舰队,矛头直指头顿。陈璘在“龙渊”号上召开作战会议,程璧光、萨镇冰(东洋舰队提督,随舰行动)、李鼎新(北洋舰队提督,随舰行动)和各舰管带齐聚作战室。

“诸位,”陈璘指着海图上的头顿半岛及周边的复杂水道,“头顿半岛地势险要,法军在此经营数十年,大小炮台数十座,封锁着通往西贡的主航道。其港内常驻有‘杜沙佛’号巡洋舰及数艘炮艇。我军首要任务,是摧毁或压制其岸防力量,夺取制海权,并伺机掩护陆军登陆,建立进攻西贡的桥头堡。”

邓绍忠起身,指向头顿以东的一片相对隐蔽的海湾:“都督,我建议主力舰队在头顿正面展开,吸引法军岸防火力。同时,可派遣一支由驱逐舰和运兵船组成的偏师,由此海湾尝试迂回登陆,若能成功,则可从陆路侧击头顿炮台,使其腹背受敌。”

正在商议间,通讯兵匆匆送来急电。陈璘阅后,面色更加凝重:“诸位,靖王殿下急电。陆军主力已在广南一线展开,对法军施加压力,但西贡法军防御坚固,且可能得到海上支援。殿下希望海军能尽快解决头顿,至少牢牢封锁该地,切断西贡法军与海上的联系,并伺机炮击西贡沿岸工事。”

会议室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陆军的进展与海军的行动息息相关,攻克头顿已成为当前战役的关键节点。

八月二十六日,黎明前夕,帝国海军舰队如幽灵般出现在头顿以东预定海域。海面上弥漫着淡淡的晨雾,但法军严密的警戒还是发现了这支庞大的舰队,凄厉的战斗警报在头顿半岛上空回荡。

陈璘站在“龙渊”号舰桥上,望着远处晨曦中隐约可见的岸线轮廓,毫不犹豫地下令:“升起战旗!各舰按预定目标,开始炮击!”

“龙渊”号庞大的主炮塔缓缓转动,随即喷吐出巨大的火焰和浓烟,380毫米巨炮的怒吼如同惊雷,划破了黎明的宁静。紧接着,“龙腾”、“镇海”等各舰主炮相继开火,成吨的炮弹呼啸着砸向头顿半岛上的法军炮台、兵营和通讯设施。法军岸防炮也立刻还击,密集的炮弹在帝国舰队周围激起无数高大的水柱,海面如同沸腾。

头顿角主炮台是法军防御的核心,装备有数门射程远、威力巨大的240毫米岸防炮,对舰队威胁极大。邓绍忠指挥“龙腾”号,一边进行灵活的之字形机动,规避着呼啸而来的岸防炮弹,一边沉着指挥主炮进行精准还击。“瞄准A炮塔,集火射击!”他透过观测镜,紧紧盯着目标。经过数轮校射,“龙腾”号的一枚380毫米穿甲弹终于直接命中了头顿角主炮台的炮座,引发了内部弹药殉爆,剧烈的爆炸将整个炮塔掀上了半空,火光冲天而起。

与此同时,在主航道方向,程璧光指挥的“龙威”、“虎啸”等舰与从西贡港匆忙赶来支援的法军远东舰队残余舰只遭遇。法军老式巡洋舰“杜沙佛”号和三艘炮艇企图冲击帝国舰队的封锁线。“瞄准‘杜沙佛’号水线位置!”程璧光果断下令。“龙威”号的重炮和“虎啸”号的速射炮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很快便在“杜沙佛”号船舷撕开数个口子,海水汹涌灌入。法军炮艇试图释放鱼雷,但在帝国舰队猛烈的拦截火力下,一枚鱼雷险些命中“虎啸”号,最终擦着船舷掠过,另一艘释放鱼雷的炮艇则被“虎啸”号管带李准指挥的副炮当场击沉。眼见不敌,受伤的“杜沙佛”号带着浓烟,在剩余炮艇的掩护下狼狈逃回西贡港。

海军的强势攻击,虽然未能立即攻克头顿,但成功压制了其主要岸防火力,并重创了法军舰队,基本掌握了头顿外海的制海权。

在广南前线,帝国东路军统帅靖王柏凌锐接到海军初战告捷的消息后,立即调整部署。“传令宋占彪、赵守诚,以一部兵力继续监视并佯攻岘港等沿岸法军据点,主力即刻沿内陆路线,秘密向西南方向运动,目标直指西贡西北外围!我们要在海军的掩护下,从陆上完成对西贡的战略包围!”

柏凌锐的目光投向沙盘上西贡的位置,对身边的参谋长道:“告诉陈璘都督,海军已成功完成任务,牢牢锁住了西贡的海上大门。接下来,是我陆军儿郎们表演的时候了!请他继续封锁头顿及西贡出海口,并随时准备为我军最后总攻西贡提供舰炮支援!”

接下来的日子里,帝国海军持续对头顿进行封锁和间歇性炮击,使其守军无法得到有效补给和增援,也无力威胁帝国陆军的侧翼。而帝国东路军主力,则在柏凌锐的指挥下,如同一条巨大的蟒蛇,开始悄然向法属印度支那的心脏地带——西贡,缠绕而去。

与此同时,西线,缅北丛林,定王柏凌峰的西路军在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英印军队的顽强抵抗后,也取得了关键突破。何雄第四军之徐树铮第十师,在万廷献第十一师和唐在礼第十二师的策应下,经过惨烈攻坚,终于成功突破英军在萨尔温江中游构筑的一道坚固防线,打开了通往腊戍的大门。消息传回,举军振奋。

在新京大都督府内,武王柏凌岳坐镇中枢,统筹全局。看着沙盘上东西两线不断向前推进的赤色箭头,他满意地对身旁的参谋们说道:“告诉凌峰和凌锐,稳扎稳打,勿贪功冒进。欧陆那边,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战’越来越过分,陛下已有决断,我帝国需尽快稳定南洋局面,以应对可能更复杂的国际变局。”

武英殿内,柏凌云看着战报和外交照会,对侍立一旁的襄王柏凌川和首辅文履谦沉声道:“给德国的抗议照会发出去了吗?语气要足够强硬,申明帝国维护海上通商自由的立场,但也要留有余地,不必此刻与柏林彻底撕破脸。南洋战事顺利,帝国更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消化胜利果实,不宜过早与任何一方彻底绑死。让凌川继续与德国人周旋,既要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又不能让他们真的把帝国拖下水。”

“陛下放心,照会已按旨意发出,措辞分寸,臣与外交部同仁仔细推敲过。”柏凌川沉稳回道,“德国特使冯·海因里希仍在频繁活动,意图深化所谓‘反英协约’,臣会继续与之虚与委蛇,套取情报,并伺机提出我们的技术引进要求。”

殿外,秋意渐浓。而在遥远的南海,帝国海军的战舰依旧巡弋在头顿外海,炮口森然指向那座仍在负隅顽抗的半岛。所有人都知道,封锁头顿、孤立西贡只是南洋战役的中场,即将到来的西贡攻城战,以及更远处那个被称为“东方直布罗陀”的新加坡,才是真正的终局之战。

帝国这艘巨大的战舰,正开足马力,驶向风暴的中心,而头顿的炮声,仅仅是这风暴来临前的一声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