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18章 凌川执掌外交院 欧陆风云暗结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章 凌川执掌外交院 欧陆风云暗结盟

启元八年深秋,外交部衙门的桂花开得正盛。襄王柏凌川送走了又一批外国使节后,独自站在廊下,望着庭院中的纷飞落英出神。作为帝国最年轻的外交大臣,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王爷,身后传来清朗的声音,是外交部侍郎伍廷芳,德国使馆送来照会,询问我国对巴尔干局势的看法。

柏凌川转身,接过文书快速浏览。这位曾留学英国、精通国际法的能臣,是他特意从天津调来的得力助手。巴尔干...他沉吟道,这个火药桶终究是要炸的。告诉德使,帝国主张各方克制,但若事态扩大,我国与德国的友好关系不会改变。

伍廷芳会意地点头:下官明白。另外,英国公使朱尔典暗示,希望与我国商讨海关事务...

先拖一拖,柏凌川摆手,等我们与德国的合作再深入些。如今欧洲列强相互牵制,正是我们左右逢源的好时机。

这时,一个机要秘书匆匆走来,呈上一封密电。柏凌川拆开一看,脸色微变:备车,我要立即进宫。

养心殿内,柏凌云正在批阅奏章。见柏凌川求见,便放下朱笔:何事如此匆忙?

皇兄,柏凌川呈上密电,驻俄使馆急报,沙俄正在与法国密谈,可能缔结军事同盟。此外,日本残余势力在英美支持下,正在蠢蠢欲动。

柏凌云凝视着地图,手指划过欧亚大陆:看来,欧洲大战不可避免。凌川,你以为帝国当如何自处?

臣以为,柏凌川胸有成竹,当继续深化与德国合作。德皇威廉二世野心勃勃,与英法俄矛盾日深。我国可借机获得更多军工技术,同时利用德国牵制俄日在远东的残余势力。

但也不能完全倒向德国。柏凌云指出,要保持与英美的接触,特别是经贸往来。沈富安说,我们的生丝、茶叶在欧美市场很受欢迎。

皇兄圣明。柏凌川补充道,臣已命伍廷芳与美方探讨最惠国待遇。另外,张謇尚书建议,可吸引英美资本投资铁路...

正说着,内侍通报德国特使冯·海因里希求见。柏凌云与柏凌川交换了一个眼神:

德国特使此次带来了更具体的合作方案:德方愿意提供最新式的克虏伯大炮生产技术,换取帝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支持。柏凌川敏锐地抓住关键:特使先生,帝国可以支持德国在太平洋的合理权益,但必须明确一点:南洋永远是中国的势力范围。

经过一番博弈,双方达成密约:德国获得帝国在外交上的有限支持,而帝国则得到梦寐以求的军工技术。送走德使后,柏凌云对柏凌川说:这份密约很及时。告诉凌岳,新式火炮要优先装备北海边防。

柏凌川正要告退,柏凌云又叫住他:等等。听说你最近在学德语?

柏凌川微笑,既然要与德国人打交道,总要知己知彼。

很好。柏凌云满意地点头,不过别忘了,外交终究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凌岳的军队和文相的新政,你再能言善辩也是空谈。

夜幕降临,外交部衙门的灯火依然通明。柏凌川与伍廷芳等人还在研究欧洲局势图。

王爷请看,伍廷芳指着地图,若德法与俄奥开战,南洋必生变乱。日本残余势力很可能趁机作乱。

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柏凌川沉思道,给驻南洋各领事的密令发出了吗?

今早已用密码发出。伍廷芳答道,不过王爷,下官始终担心,与德国走得太近,会不会过早卷入欧洲争端?

柏凌川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月:这就像走钢丝,既要借力,又要保持平衡。好在...他转身露出自信的笑容,如今执掌帝国外交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了。

与此同时,在新京城的另一端,学部尚书张謇正在书房里接待几位特殊的客人——来自普鲁士的教育顾问。桌上摊开的是新编的中学教科书,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德文注释。

阁下请看,张謇指着物理课本,我们按照贵国的教学体系,但内容都改用中国事例。比如这个杠杆原理,就用汲水桔槔来演示。

德国顾问钦佩地说:尚书大人学贯中西,令人敬佩。不过恕我直言,贵国若要真正强大,光有技术还不够,还需要...改变思维方式。

张謇微微一笑:顾问先生说得对。所以我们特别注重实学,让学生既知格致之妙,又明经世之道。他拿起另一本教材,比如这册《南洋物产志》,就是让学生了解帝国的新疆域。

这时,仆人送来外交部的公文。张謇看完后,对顾问说:看来,我们的合作要加快了。王爷刚来信说,欧洲局势有变,帝国需要更多懂德文、知西学的人才。

夜深了,新京城渐渐安静下来。但在这寂静之中,一股新的力量正在悄然生长。

柏凌川的外交博弈,张謇的教育改革,鲁秉忠的工程建设...所有这些,都在为帝国积蓄着力量。而远在欧洲的战争阴云,正在为这个东方古国提供着难得的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