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18章 新京和会定乾坤 万国来朝铸新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章 新京和会定乾坤 万国来朝铸新秩

启元二十二年春,新京皇城沐浴在暖融的春光与肃穆的庆典氛围之中。持续数年的世界大战硝烟散尽,作为无可争议的胜利者与全球秩序的主导者,中华帝国迎来了决定战败国命运、重塑世界格局的历史性时刻——新京全球和会。

皇城西南侧,专为此次盛会修建的万国宫建筑群气势恢宏,其主体承运殿内,穹顶高阔,雕梁画栋,巨大的赤龙浮雕盘踞正中,俯瞰下方。

殿内,穹顶高悬,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中华帝国赤龙旗居于最中央,两侧依次是英国米字旗、法国三色旗、西班牙王旗、葡萄牙国旗等联盟主要成员国的旗帜,如同众星拱月。各国代表按国力与战功分列御阶之下,服饰各异,神情肃穆。

辰时正刻,钟鼎齐鸣。皇帝柏凌云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皇家近卫军的肃立护卫下,缓步登上那高高在上的九龙御座。他的身影在庄严肃穆的大殿中显得愈发挺拔,目光平静却带着洞穿人心的力量,缓缓扫过下方济济一堂的各国政要。武王柏凌岳、定王柏凌峰、靖王柏凌锐三位亲王,身着亲王礼服,位列御座之左首;首辅文履谦、襄王柏凌川及内阁、大都督府核心重臣位列右首。太子柏继明亦侍立在御阶之侧,神情专注,观察着这决定世界命运的一幕。

“诸位,”皇帝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宏伟的殿宇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定鼎之力,“自启元二十年联盟宣战,至今已历两载有余。赖我将士用命,联盟同心,终使德、美同盟及其仆从,俯首称臣。寰宇烽烟散尽,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今日之会,旨在厘清战争罪责,划定战后秩序,以安天下,以垂范后世。”

他稍作停顿,让翻译将话语传递,也让沉重的压力弥漫在每个代表心头。

“战争之起因,在于德、美等国穷兵黩武,野心膨胀,挑战帝国所维系之和平基石。其所犯下之战争罪行,罄竹难书,必须予以彻底清算!帝国已拟定对战败国本土处置之基本原则草案,今日提请联盟审议。”

随着皇帝示意,首辅文履谦手持以明黄绸缎裱糊的诏书草案,步至台前。殿内所有代表,尤其是英、法、西、葡等主要战胜国的首相、特使们,无不屏息凝神。他们知道,这薄薄一卷文书,将决定未来百年世界格局的走向,也关乎他们各自国家在战后能分得多大的一杯羹。

文履谦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开始宣读那足以让山河易主、国祚断绝的条款:

“其一,德意志帝国,为欧陆战祸之首恶,罪责最深。裁定如下:”

“一、德意志帝国予以解散,其核心领土分割为二:北部及中部成立普鲁士共和国,南部成立巴伐利亚共和国。两国永不得以任何形式合并!”

“二、波兰王国于帝国支持下复国,其疆域东起寇松线,西至奥得河-尼斯河一线,原德国东普鲁士、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等奥得河以东之全部领土,尽数划归波兰!” 这一条引得英国代表贝尔福首相微微蹙眉,如此庞大的波兰无疑将成为帝国在东欧最坚实的屏障和钉子,但也极大地削弱了德国,符合英国削弱欧陆潜在对手的传统战略,只是这主导权……

“三、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卢森堡大公国恢复独立,但需交出全部之殖民地。”

“四、莱茵河以西地区,科隆、亚琛等地划入荷兰王国,特里尔、科布伦茨等地划入比利时王国,萨尔区由法国托管十五年,其余部分划归卢森堡大公国及法国。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法国收回。” 法国总理克列孟梭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百年夙愿得偿,莱茵兰边界得以确保。

“五、普鲁士、巴伐利亚两国,需承担巨额战争赔款,具体数额由帝国特设委员会核定,分三十年偿清。其陆军规模限制在十万人以内,不得拥有空军、坦克、重炮等进攻性武器,海军仅保留少量近岸防御舰艇。所有军事工业设施,由联盟监管委员会负责拆毁或转为民用。”

条款宣读至此,殿内已是一片低沉的哗然。德意志,这个曾经让整个欧洲颤抖的军事巨人,被彻底肢解、阉割,其百年国运,几乎被连根斩断。帝国之铁腕,令人生畏。

“其二,美利坚合众国,为美洲叛乱之祸首,冥顽不灵,亦需严惩。” 文履谦继续宣读,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向新大陆。

“一、美利坚合众国予以解散。其原有领土分割如下:”

“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各州,成立新英格兰联邦,首都设于纽约,置于大英帝国之保护与特别经济影响之下。” 贝尔福首相的脸色稍霁,这算是帝国对英国传统利益和前期损失的一种补偿。

“中西部及南部各州,成立美利坚联邦,首都暂定芝加哥。其需承担战争赔款,军备受到严格限制。”

“密西西比河以西,直至太平洋沿岸之全部领土,” 文履谦的声音在这里加重,“包括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犹他、科罗拉多、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华盛顿、俄勒冈等州,成立扶桑王国,由中华帝国皇帝第四子柏继礼亲王出任国王!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岛,正式划归中华帝国本土!”

这一决定如同惊雷,震得在场许多代表目瞪口呆。这意味着帝国直接或间接控制了整个北美西海岸以及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飞地,将太平洋变成了帝国的内湖。几个小国代表交换着眼神,心中凛然。

“二、为惩戒墨西哥共和国在战争初期之摇摆不定与首鼠两端,” 文履谦的目光扫过墨西哥代表苍白的面孔,“其需将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割让予新成立之扶桑王国。然,帝国念及其最终幡然悔悟,对美作战有功,特将原美国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阿肯色、俄克拉荷马四州之领土,划归墨西哥,作为补偿!” 这一赏一罚,既立了威,也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墨西哥,还彻底搅乱了北美地缘格局,令新成立的美利坚联邦与墨西哥之间埋下长期纷争的种子。

“其三,奥匈帝国已然解体,其领土依据民族自决原则,重组为奥地利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王国。南斯拉夫王国获得原奥属波斯尼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然南斯拉夫王国需将阿尔巴尼亚南部(北伊庇鲁斯)地区划归希腊王国。奥地利需承担相应战争赔款。”

“其四,意大利王国,撒丁岛、尼斯地区划归法兰西共和国,的里雅斯特及伊斯特拉半岛划归南斯拉夫王国,西西里岛成立独立的西西里共和国,置于帝国特殊经济与军事保护之下。意大利需承担战争赔款。”

“其五,罗马尼亚王国解体,分设特兰西瓦尼亚、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三国,永不得合并。其南部多布鲁贾地区,划归保加利亚王国。三国需承担战争赔款。”

对战败国本土的处置方案一经公布,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其严苛与彻底的程度,仍让在场所有代表感到了刺骨的寒意。帝国这是要一劳永逸地消除所有潜在的战略对手,其手段之决绝,布局之深远,令人心悸。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关于全球殖民地的再分配,才是真正引爆各国矛盾焦点的盛宴。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微妙和紧张,贪婪、算计、警惕的目光在各国代表之间交错。

文履谦稍作停顿,待众人稍微消化了之前的冲击,才缓缓展开诏书的另一部分:

“其六,关于原德、美、奥、意、荷、比等战败国及附庸国之海外殖民地、保护领及势力范围,依据各联盟成员国在此战中之贡献与损失,重新划定归属。”

争夺的焦点首先集中在非洲。德国在非洲的遗产被迅速瓜分:德属西南非洲(纳米比亚)大部分划归英国,但关键的鲸湾港及周边一百公里海岸线,由中华帝国直接控制,作为帝国大西洋舰队的重要支点。德属东非(坦噶尼喀)由英国与葡萄牙瓜分,但帝国要求在基卢瓦设立永久海军基地。多哥划归英国,喀麦隆则由英国与西班牙分割。

对比属刚果的争夺尤为激烈。法国以其在战争中的巨大损失和西线牵制德军为由,要求获得整个资源丰富的比属刚果。这遭到了同样觊粟该地、且在非洲有传统利益的英国和葡萄牙的强烈反对,英国希望将其部分并入周边英国殖民地或国际共管,葡萄牙则希望获得刚果河口区域。

会议一度陷入僵局。法国为了打破僵局,不惜抛出重磅筹码,秘密向襄王柏凌川提出:法国愿意将马达加斯加岛的全部主权转让给中华帝国,并正式、永久性地承认帝国对波旁岛(留尼汪)、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原法国在印度洋、太平洋上已被帝国占领或控制的殖民地的所有权,以换取帝国支持其获得整个比属刚果。

柏凌川将这一提议迅速反馈给核心层。文履谦、柏凌岳、柏凌峰等人经过紧急磋商,认为此举对帝国极为有利。马达加斯加是控制印度洋航路的战略要地,正式获得这些散布于两大洋的岛屿,将极大巩固帝国的海洋霸权,形成完整的基地链。而比属刚果深处非洲腹地,帝国直接占领管理成本过高,让给法国,既能换取实实在在的战略利益,又能加深法英在非洲的矛盾,符合帝国“分而治之”的策略。

于是,在接下来的会议上,帝国代表明确表态支持法国获得比属刚果。英国和葡萄牙虽心有不甘,但在帝国明确站队法国的情况下,且法国承诺放弃对喀麦隆和苏里南的争夺后,也只能无奈接受。

其他殖民地的划分随之迅速敲定。

美国的前殖民地:菲律宾、关岛及所有太平洋岛屿明确划归中华帝国。波多黎各划归帝国,维尔京群岛划归英国。

荷兰的前殖民地:荷属东印度已为帝国领土。荷属安的列斯群岛中,南部的库拉索、阿鲁巴等岛划归帝国,其余由英法瓜分。苏里南(在法国放弃后)划归英国。

意大利的前殖民地:利比亚归英国,厄立特里亚归法国(无视了埃塞俄比亚代表的强烈抗议),意属索马里归英国,但帝国获得在摩加迪沙设立海军基地的权利。

中华帝国看似没有大规模争夺非洲内陆领土,实则通过获取关键港口和海军基地(鲸湾、基卢瓦、摩加迪沙),牢牢扼守了大西洋、印度洋的战略航道。同时,帝国以不深度介入非洲内陆争夺为条件,换取了英、法、西、葡等国对帝国在太平洋、印度洋绝对主导权,以及对扶桑王国独立的正式承认。这是一笔极为精明的交易,帝国将力量集中于掌控海洋这一未来霸权的关键,而非陷入陆地殖民管理的泥潭。

最终,在所有主要争议点都在帝国意志主导下达成“共识”后,文履谦宣读了和约的最后部分:

“为确保上述条款得以严格执行,防止战败国再生事端,帝国及联盟各主要成员国,有权在德、美、奥、意、罗等战败国境内长期驻军,直至赔款清偿完毕,新秩序稳固为止。驻军费用,由战败国承担。”

“此《新京和约》之最终文本,由各国代表签署用印后,即刻生效,具有永久约束力!”

诏书宣读完毕,万国宫内一片寂静。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也照亮了每一张写满复杂情绪的脸。胜利的喜悦、瓜分的满足、失落的隐痛、以及对未来帝国独大局面的深深忧虑,交织在一起。

柏凌云缓缓起身,目光如炬,扫过全场。

“旧的时代,已于战火中焚毁。新的秩序,将在今日奠定!望诸卿谨守和约,共维和平。若有不臣,胆敢挑战此寰宇新秩者,” 他的声音骤然转冷,带着凛冽的杀意,“帝国之铁骑,必再次跨海征伐,犁庭扫穴,绝不容情!”

“皇帝陛下万岁!帝国万岁!联盟万岁!” 在帝国官员的带领下,殿内响起了参差不齐却无人敢怠慢的附和声。

这场决定世界命运的瓜分盛宴,落下了帷幕。一幅由中华帝国亲手绘制的全新世界地图,就此诞生。

帝国的征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以绝对霸权统治全球的时代,但这巅峰之上的风景,是永恒的繁荣,还是隐藏着更深的危机?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