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落日吻过红裸时 > 第181章 花穗缀石盼盛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入夏的风带着暖意掠过山坳,红裸石旁的花苗已长到齐腰高,嫩红的茎秆顶端缀满了鼓鼓的花穗,像举着一串串小小的红灯笼。顾念苏刚给花穗系上防倒伏的竹绳,就见小棠背着画夹、抱着一摞新画纸跑过来,身后跟着上次来的几位学生,还有几个捧着《落日吻过红裸时》绘本的新面孔。

“念苏姐!花穗都长这么大啦!”小棠蹲在花田边,翻着绘本里“花穗初成”的插画比对,“画里的花穗是淡粉的,现在晒得偏红,带着太阳的温度,比绘本里还鲜活!”她立刻支起画架,笔尖在纸上飞快游走,把花穗缀在红裸石旁的模样,连同风拂过花穗的弧度,都细细描了下来。

新赶来的读者里,有对老夫妻,爷爷戴着老花镜,捧着绘本逐页翻看,奶奶则举着手机,对着花穗和红裸石拍照:“去年看了绘本就想来,总算赶上花穗快开的时候!要把这些照片洗出来,贴在绘本空白页里,就像把山坳的风景‘装’进书里。”

林小姐也带着出版社的人来了,这次她搬来一个木架,上面挂着卷成筒的白色画布:“咱们要做一幅‘落日吻石全景绘卷’,把花穗、红裸石、竹棚、读者的身影都画进去,等落日盛期时展开,让大家看看绘本故事里的盛景,是怎么长在现实里的!”

消息一传开,山坳里的人都动了起来。秦叔找来细木枝,在画布边缘刻上绘本里的木牌图案当装饰;巴图和阿朵采来各色野花,压平了贴在画布角落,说要给绘卷添些“花田的香”;李婶则熬了一大锅甜霜粥,盛在绘本同款的粗陶碗里,分给画画的人:“就着甜意画,笔下的花穗才更甜!”

小棠当起了绘卷的“主笔”,她对照着绘本里的全景插画,先在画布上勾勒出红裸石的轮廓,再一笔笔添上缀满花穗的花田。学生们围着画布,有的画竹棚里悬挂的旧绘卷,有的画读者蹲在石旁看绘本的模样,连李婶端着甜霜粥走过的身影,都被细心地画了进去。

顾念苏则带着老夫妻和新读者,在花田边做“绘卷标记”——让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小纸条上,贴在对应的画稿位置,等绘卷完成后,这些名字就会变成“画里的风景”。“等落日吻石那天,你们再来找自己的名字,就像在画里和山坳的盛景合了影。”顾念苏笑着说。

画到傍晚,夕阳渐渐沉向山边,橘红色的光漫过红裸石,虽还没到“吻石”的最佳时刻,却把画布染成了暖金色。小棠抓住这抹光,调了橘红的颜料,在画布上方添画夕阳的光晕:“先把落日的影子画好,等真到那天,再补画最亮的‘吻痕’!”

老夫妻站在画布前,爷爷指着画里的花穗说:“等花全开了,这绘卷肯定更热闹!到时候我们带着绘本再来,把花开的样子也画进去。”奶奶则掏出针线,把一朵压干的野花绣在绘卷边缘的布上:“给绘卷添点真花的纹路,让它带着花田的温度。”

当天黑透时,绘卷已完成了大半——红裸石稳稳立在中央,周围是缀满花穗的花田,竹棚下挂着旧绘卷,读者的身影散落在花田边,连空气里飘着的甜霜香,都仿佛能从画里闻见。林小姐把绘卷卷起来,小心地收在竹棚的木箱里:“等花穗全开,咱们再接着画,一定要让它和绘本里的盛景一模一样!”

临走前,小棠把一幅刚画好的花穗小画送给顾念苏,画的是夕阳下,一朵花穗正对着红裸石“点头”,角落写着:“花穗踮脚盼落日,绘卷添新候吻痕。”顾念苏把画贴在竹棚的木柱上,和之前的旧绘卷、秦叔的木牌摆在一起。

夜风拂过花田,花穗轻轻晃动,像是在和绘卷里的自己打招呼。顾念苏摸出《落日吻过红裸时》绘本,翻到“花穗缀石”那页,看着画里与现实里几乎重叠的风景,忽然懂了——这本绘本从来不是静态的故事,而是跟着山坳的四季“生长”的约定,从春芽破雪到花穗缀石,从读者的脚步到绘卷的笔墨,每一笔、每一幕,都在为盛夏那场“落日吻红裸”的盛景,攒着暖、攒着盼。

她抬头望向夜空,月光洒在红裸石和花穗上,泛着柔和的光。顾念苏知道,用不了多久,花穗会绽放成一片红海,绘卷会添上落日的吻痕,更多带着绘本的人会赶来,而《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故事,会在这场跨越纸页与现实的约定里,变得越来越暖、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