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落日吻过红裸时 > 第182章 花绽红海迎盛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夏的风裹着花香漫过山坳时,红裸石旁的花穗终于尽数绽放——嫩红的花瓣层层舒展,缀在半人高的茎秆上,从石根蔓延到田埂,连成一片起伏的红海,风一吹,花瓣簌簌落,像撒了满地的碎霞。

顾念苏刚给花田插上“落日观礼区”的木牌,就见山路口驶来一串马车,林小姐探出头挥手:“念苏!‘绘本赴约团’来啦!好多读者特意带着绘本赶来看落日吻石!”话音未落,车门纷纷打开,小棠背着画夹跑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举着绘本的老夫妻、扛着相机的学生,还有几个捧着亲手做的“石伴花”小礼物的新读者。

“花真的开成红海了!和绘本里的‘花绽’页一模一样!”小棠蹲在花田边,翻着绘本比对,指尖轻轻碰过花瓣,“画里说花瓣‘带着石暖的柔’,摸起来真的软软的,连香气都和绘本描述的‘甜中带凉’一样!”

林小姐这次带来了重头戏——装裱好的“落日吻石全景绘卷”,她和出版社的人一起把绘卷展开在竹棚前的木架上,画里的红海、红裸石与现实中的风景重叠,连读者的身影都与画中人渐渐呼应,引得大家纷纷惊叹:“像把绘本里的盛景抠出来贴在了山坳里!”

老夫妻捧着绘本,沿着花田小径走到红裸石旁,爷爷掏出去年贴在绘本里的照片:“你看,去年雪化时拍的芽尖,现在都长成花海了!”奶奶则把提前绣好的“落日吻石”布贴,轻轻贴在绘本的空白页:“等今天拍了落日,就把照片也贴进去,让绘本跟着咱们一起赴约。”

临近傍晚,顾念苏按照绘本里的“落日观礼指南”,给大家分发粗陶碗——碗里盛着李婶熬的甜霜冰饮,飘着新鲜的石伴花花瓣,和绘本“盛景”篇里的插图分毫不差。“先喝口甜凉的,等着太阳慢慢落,咱们跟着绘本里的时间,数着落日吻石的瞬间!”

夕阳渐渐沉向山尖,橘红色的光从天际漫过来,先是染透了花田的红海,再慢慢爬上红裸石的顶端。所有人都捧着绘本,盯着石面与日光的交界线——当第一缕金光完整覆住石身,花瓣上的碎光与石面的暖光融在一起时,小棠忽然欢呼:“吻上了!和绘本‘落日吻石’那页的渐变油墨一模一样!”

学生们立刻举起相机,定格下这一幕;老夫妻紧紧握着彼此的手,看着绘本里的画与现实中的落日重叠,眼里满是感动;林小姐则打开直播,让没能来的读者隔着屏幕,一起见证这场“纸页与现实的吻约”。

最热闹的是“绘卷添色”环节。小棠蘸着调好的橘红颜料,在绘卷上空缺的落日位置补画——笔尖划过画布,夕阳的光晕渐渐铺满,刚好与现实中的落日呼应。“把此刻的吻痕画进去,这本‘活的绘卷’才算真的完成!”她边画边说,读者们围在旁边,有的递颜料,有的指认光影角度,连巴图都踮着脚,在绘卷角落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图案。

落日吻石的时间虽只有短短一刻钟,却让所有人都挪不开眼。当最后一缕光从石面褪去时,花田响起阵阵掌声,读者们纷纷翻开绘本,在“心愿页”写下此刻的心情:“终于见了绘本里的落日吻,山坳的暖比想象中更甜”“明年还要带着绘本再来,看红海再开,等落日再吻”。

林小姐把大家写满心愿的绘本页收集起来,贴在新的“四季吻痕册”里:“这本册子要留在山坳,以后来赴约的读者,都能看到前人的心愿,就像把所有的约定都攒在一起,等着一年年兑现。”

临走时,小棠把最终完成的全景绘卷送给顾念苏:“画里有红海、有落日、有所有读者的身影,以后它就是山坳的‘第二本绘本’,陪着红裸石等每一场落日。”顾念苏把绘卷挂在竹棚最显眼的位置,风一吹,画里的红海与现实的花田轻轻呼应,像在诉说着纸页与土地的约定。

夜色渐浓,花田的香气伴着虫鸣飘远。顾念苏坐在红裸石旁,摸着绘本里带着温度的花瓣标本,又望向挂在竹棚的绘卷,忽然彻底懂了《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深意——“落日吻石”从不是一场短暂的盛景,而是一本绘本串联起的、跨越四季与人心的约定;那些带着绘本赶来的脚步,那些画在纸上的笔墨,那些写在心愿页的期盼,都是这场约定里最暖的注脚。

她知道,等秋风起时,花瓣会落,花茎会枯,但绘本里的暖会留在书页里,绘卷里的景会挂在竹棚上,而明年春天,新的芽尖会再冒头,新的读者会再赶来,这场“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故事,会在纸页与土地的相守里,一年年、一次次,续得更长、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