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落日吻过红裸时 > 第205章 春信逐风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年初三的山坳,风里已经掺了几分暖意。顾念苏清晨推开窗,一眼就看见红裸石旁的老槐树上,停着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往年它们要到立春后才会飞来,今年竟提前赴了约。

她刚洗漱完,就听见院外传来熟悉的笑声,是之前来山坳写生的美术生小夏,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顾老师!我把家里的迎春花盆景带来了!放在红裸石旁,等花开了,就是山坳的第一抹春色!”说着便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盆栽摆在临时书角旁,嫩绿的枝条上已冒出星星点点的花苞,像缀了串小灯笼。

老陈也带着学生们赶来,今天的“春日预告”主题是“春信”。小周握着画笔,在画板上画下风中摇曳的柳枝,旁边配了一行小字:“风过槐枝,捎来春的信笺”;另一位学生则专注地描绘着迎春花苞,笔尖细细勾勒出花瓣的纹路:“要把花苞里藏着的春天,提前画给红裸石看。”

顾念苏正看着入神,秦叔扛着一个竹编的育苗筐走过来,筐里铺着湿润的沙土,整齐排列着刚泡好的虞美人种子:“这些种子吸足了水,得先在育苗筐里催芽,等长出小芽,再移栽到花田。”他蹲下身,教孩子们如何给种子覆盖薄土:“盖土不能太厚,不然芽儿钻不出来;也不能太浅,免得被风吹干。”孩子们围在一旁,学得有模有样,连最小的宝宝都伸出小手,帮着撒了几把细沙。

午后,天空放晴,阳光透过槐树枝叶,在红裸石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临时书角前渐渐热闹起来,几位游客正坐在石头上读《落日新篇》,其中一位戴着老花镜的阿姨,翻到“花帘盛景”那页时,忍不住感叹:“去年夏天我没来成,今年说什么也要等到花开!”旁边的年轻人立刻接话:“阿姨,我们约着一起等!到时候我帮您拍落日吻红裸石的照片!”

忽然,一阵风吹过,把书角里一本《落日新篇》的书页吹得哗哗响,最后停在了“岁末归人”那章的照片上——正是去年跨年时,大家围着红裸石许愿的画面。顾念苏看着照片里熟悉的笑脸,又看了看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原来有些约定,真的会在时光里慢慢延续,从一个冬天,到另一个春天。

傍晚的落日格外温柔,把天空染成了蜜桃色。美术生们把今天的画作摆开,与前两日的作品连在一起:雪融的痕迹里冒出绿芽,迎春花苞缀在枝头,风拂柳枝捎来春信,俨然一幅“春日渐浓”的画卷。老诗人站在画前,沉吟片刻,在纸上写下:“风送春信至山坳,裸石承光孕新苗,落日又描天边色,静待繁花覆旧桥。”

李婶端来刚煮好的甜汤,分给大家:“喝碗甜汤暖身子,盼着这春芽快点长,花田快点旺!”大家围坐在红裸石旁,捧着温热的甜汤,看着落日一点点沉下去,最后一缕霞光落在《落日新篇》的书页上,像是在为故事续写新的篇章。

夜幕降临时,顾念苏把今天的育苗场景、迎春花盆景和落日余晖都拍进了相机。她回到绣坊,在日记本上写下:“大年初三,春信已至。红裸石旁的迎春孕蕾,花种在育苗筐里蓄势,画笔追着春风记录,连飞鸟都提前来赴约。原来‘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浪漫,从不是只在花开的瞬间,更在等待花开的每一个日子里——是风捎来的春信,是手植的新苗,是每一个心怀期待的人,与山坳、与落日、与时光的温柔约定。”

窗外的老槐树上,麻雀偶尔发出几声轻啼,像是在回应远方的春风。顾念苏知道,山坳的春天已经在路上了,“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新故事,也在这春信渐浓的时光里,悄悄铺展——接下来,有种子破土的惊喜,有花苞绽放的期待,更有无数人与红石、与落日的重逢,等着在春风里一一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