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落日吻过红裸时 > 第206章 芽尖破新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年初四的山坳,晨露在残雪上凝成细碎的冰晶,阳光一照,像撒了满地的碎钻。顾念苏刚走到红裸石旁,就被秦叔的欢呼声惊住——育苗筐里的虞美人种子,竟冒出了点点嫩白的芽尖,细细的茎秆顶着两瓣圆乎乎的子叶,在微风里轻轻晃着。

“可算冒芽了!”秦叔小心翼翼地捧着育苗筐,凑到阳光下细看,“这芽儿娇贵,得搬到绣坊屋檐下避着风,等再长壮点就能移去花田。”孩子们围过来,踮着脚盯着芽尖,宝宝伸手想碰,又怕碰坏了,小手悬在半空,眼睛瞪得圆圆的:“小芽芽,快长大!”

美术生们立刻围上来,今天的“春日预告”有了现成的主角。小夏蹲在育苗筐旁,笔尖轻转,把芽尖顶破土层的模样细细描在纸上,还特意用淡绿色颜料晕开子叶的纹路:“要把这‘破土而出’的劲儿画出来,这可是春天最鲜活的样子!”老陈则对着红裸石写生,石面上的雪几乎化尽,露出深褐色的纹路,他笑着说:“今天要把裸石‘卸去冬装’的模样画下来,等夏天花开满石旁,对比着看才有意思。”

临近中午,临时书角来了位特殊的客人——去年在山坳种向日葵的老奶奶,手里提着一篮刚蒸好的糯米糕,身后跟着她的小孙子:“听说山坳的花种冒芽了,我特意来看看!这糕是用去年自家收的糯米做的,给大家添点甜,盼着芽儿长得旺!”她摸着红裸石,又翻了翻《落日新篇》里向日葵花田的照片,眼眶微红:“去年的花帘美得很,今年有了新花种,肯定更热闹!”

顾念苏把糯米糕分给大家,甜香混着泥土的气息,在空气里散开。游客们一边吃着糕,一边围着育苗筐看新芽,有人掏出手机拍照,说要发给朋友:“你们看这山坳,连小芽冒头都这么让人开心,等落日吻红裸石的时候,我一定要再来!”

午后的风更暖了,老槐树上的麻雀多了几只,叽叽喳喳地啄着枝头的残雪。李婶扛着竹耙来到花田,把翻松的土地耙得平平整整:“得把土块敲碎,不然移栽芽苗的时候,根扎不深。”她还在花田边缘挖了几条浅沟:“等下一场春雨,就能把水引到田里,芽苗喝足了水,长得才快。”

顾念苏拿起相机,拍下李婶弯腰耙地的身影,拍下孩子们围着育苗筐的笑脸,也拍下老槐树梢掠过的飞鸟。镜头转向红裸石时,恰好有一缕阳光落在石面上,暖融融的色调,像是落日提前送来的温柔预告。

傍晚的落日依旧准时赴约,今天的霞光里多了几分明亮的橙,把天空染成了打翻的蜜罐。美术生们把新画的“芽尖图”和前几日的作品摆成一排,从雪融到芽生,从春信到破土,一幅完整的“迎春图”渐渐成形。老诗人看着画,又看着石旁的育苗筐,挥笔写下:“芽尖破土迎朝露,裸石承阳待繁花,落日又添三分暖,春声渐起满山坳。”

大家围坐在红裸石旁,手里捧着温热的茶,看着落日一点点沉下去,最后一缕光落在育苗筐的芽尖上,像是给嫩白的芽儿镀了层金边。老奶奶的小孙子拉着顾念苏的手,指着天边的落日:“姐姐,落日在亲石头呢!等小芽长大,它还会来吗?”

顾念苏笑着点头:“会的,它和红裸石有约定,和这山坳的每一朵花、每一颗芽都有约定。”

回到绣坊,顾念苏把今天的照片贴在日记本里,写下:“大年初四,芽尖破土。今日的山坳,有种子苏醒的惊喜,有糯米糕的甜香,有画笔追着芽尖跑的热闹,更有落日不变的温柔。原来‘落日吻过红裸时’的约定,从来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流动的时光——是雪融成水,是芽破出土,是每一个平凡日子里,藏着的对春天、对重逢的期待。”

窗外的月光洒在育苗筐上,芽尖在夜色里静静生长。顾念苏知道,山坳的春天正一步步靠近,“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故事,也在这破土的新芽里、温柔的落日中,悄悄酝酿着新的篇章——接下来,有芽苗移栽的忙碌,有花苞绽放的惊喜,更有无数人与红裸石、与落日的约定,等着在春风里慢慢绽放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