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落日吻过红裸时 > 第208章 暖阳催新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年初六的山坳,春雨过后的空气格外清新,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湿润的土地上,蒸腾起淡淡的水汽。顾念苏刚走到花田边,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昨日移栽的虞美人芽苗,竟在一夜之间舒展了新叶,嫩绿色的叶片带着雨后的水润,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像是撒在田垄上的翡翠。

“这太阳一晒,苗儿长得真快!”秦叔蹲在花田边,伸手轻轻拂过叶片上的露珠,“得趁着天好,给苗儿松松土,让根扎得更深些。”他从工具袋里掏出小耙子,小心翼翼地在苗间扒拉着泥土,生怕碰伤细嫩的茎秆。孩子们也学着样子,拿着小树枝在田边划拉,宝宝蹲在一旁,把掉落的叶片轻轻捡起来,放在手心当成宝贝。

美术生们早已架好画板,今天的“春日预告”主题是“新叶”。小夏握着画笔,笔尖蘸取不同深浅的绿色,细细描绘叶片的脉络,连叶尖上的露珠都用白色颜料点得晶莹剔透:“要把这新叶的鲜活感画出来,让看画的人都能感受到春天在生长。”老陈则将红裸石与花田新叶纳入同一幅画,石面的深褐与叶片的嫩绿相映,他笑着说:“这是冬与春的对话,等落日洒下来,颜色就更绝了。”

临近中午,临时书角迎来了一波小高潮——几位背着画板的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专程从市区赶来,手里捧着《落日新篇》:“我们是看了书里的故事来的!想亲眼看看红裸石,看看正在生长的花田,等夏天花开了,再来写生!”他们围着红裸石拍照,翻看书里的落日照片,兴奋地讨论着要在花朝节时带着画具来,加入“春日预告”创作。

顾念苏给他们泡了春茶,坐在书角旁和他们聊天。一位女生指着书里“花帘盛景”的照片说:“我特别喜欢这张,落日的光落在花帘上,像给石头披了件花衣裳。今年我一定要等到这一幕,把它画进我的毕业作品里!”

午后的阳光越发温暖,老槐树上的麻雀开始在枝头跳跃,偶尔落下几片还带着残雪的枯枝。李婶提着竹篮走来,里面装着刚采摘的野荠菜:“这是山坳里刚冒头的野菜,晚上包荠菜饺子,给大家添点春味!”她还在花田边插上了几根细竹竿:“等虞美人长高点,就把竹竿当支架,免得风吹倒了。”

顾念苏拿起相机,拍下田垄间舒展的新叶,拍下学生们围着红裸石的笑脸,也拍下李婶插竹竿的身影。镜头转向天边时,发现落日已经悄悄爬上了山巅,开始为傍晚的“约会”做准备,淡淡的霞光已经染透了半边天。

傍晚时分,落日如期而至。今天的霞光格外浓烈,从橘红渐变成粉紫,像一幅被打翻的调色盘,倾泻在红裸石上。石面被染得暖融融的,旁边花田的新叶在霞光里泛着金边,连临时书角的《落日新篇》书页,都被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

美术生们把新画的“新叶图”添进画卷,从雪融到芽生,从移栽到展叶,“春日预告”已经有了满满的春意。老诗人站在落日余晖里,看着眼前的景象,提笔写下:“暖阳催得新叶展,裸石轻承落日痕,花田渐有生机色,不负春风不负君。”

大家围坐在红裸石旁,等着李婶的荠菜饺子。孩子们追着天边的霞光跑,游客们举着手机记录落日吻石的瞬间,年轻人则在书角旁轻声读着《落日新篇》里的诗句。顾念苏看着这热闹又温暖的场景,心里满是感动。

回到绣坊,她在日记本上写下:“大年初六,新叶舒展。今日的山坳,有暖阳催生的生机,有远道而来的期待,有画笔与文字编织的浪漫,更有落日如约而至的温柔。原来‘落日吻过红裸时’的约定,从来不是孤单的等待,而是无数人与山坳、与春天、与落日的双向奔赴——是新叶追着阳光长,是我们追着落日盼,是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藏着的对美好的向往。”

窗外的月光洒在花田上,新叶在夜色里静静生长。顾念苏知道,随着新叶舒展,山坳的春天会越来越浓,“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故事,也会在这蓬勃的生机里,继续书写新的篇章——接下来,有叶片拔节的惊喜,有花苞孕育的期待,更有无数人与红裸石、与落日的重逢,等着在春风里慢慢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