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落日吻过红裸时 > 第209章 柳丝牵春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年初七的山坳,晨雾还未散尽,就传来清脆的柳笛声。顾念苏循着声音走去,只见老陈坐在红裸石旁的槐树下,手里捏着一根刚折的柳枝,正慢悠悠地吹着——柳丝已抽出嫩黄的芽,被风吹得轻轻摆动,像在跟着笛声起舞。

“初七是‘人日’,折枝柳笛吹一吹,盼着山坳的人越来越热闹,春事越来越旺!”老陈放下柳笛,笑着晃了晃手里的柳枝,“这柳芽刚冒头,嫩得很,正好给‘春日预告’添个新主角。”美术生们立刻围过来,小周捡起落在地上的柳丝,小心翼翼地摆在画板旁,笔尖轻转,把柳丝垂落、芽尖初绽的模样画了下来,还特意用淡黄色颜料晕开芽尖的娇嫩:“要把这‘柳丝牵春’的柔劲儿画出来,看着就暖心。”

顾念苏刚帮着整理画具,就看见远处山道上驶来一辆熟悉的车——是去年在山坳举办“落日诗会”的文学社社长,车后备厢里装满了书籍和诗集:“听说山坳的春芽都冒头了,我们特意来送些新书,给临时书角添点‘精神食粮’!”社员们搬书时,还拿出了去年诗会的照片册,翻到大家围着红裸石读诗的画面,社长感慨:“今年花朝节,我们还来办诗会!就着落日和花田,肯定能写出更好的诗。”

临近中午,阳光驱散了晨雾,花田的虞美人新叶又长高了些,叶片边缘泛着淡淡的红晕。秦叔扛着锄头来到田边,在苗间挖了浅浅的沟:“得施点有机肥,给苗儿补补营养,不然长不出壮花苞。”他从家里带来发酵好的菜籽饼,撒在沟里,再用土轻轻盖住:“这肥温和,不会烧苗,等吸收了,叶片能长得更绿,花开得更艳。”

孩子们跟在秦叔身后,帮着把散落的菜籽饼捡到沟里,宝宝手里攥着一小把,踮着脚往沟里撒,虽然撒得东一处西一处,却引得大家笑声不断。顾念苏拿起相机,拍下这温馨的画面——秦叔弯腰施肥的身影、孩子们认真帮忙的模样、风中摇曳的柳丝,还有远处红裸石上跳动的阳光,都成了镜头里最生动的风景。

午后的临时书角格外热闹,文学社的社员们摆开诗集,邀请游客一起读诗。一位游客捧着《落日新篇》,翻到“落日吻红裸石”的描写,轻声读了起来:“当最后一缕霞光落在石面,像恋人温柔的吻,连时光都放慢了脚步……”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了掌声,有人说:“这文字太有画面感了,就像此刻的山坳,每一处都是诗。”

傍晚时分,落日准时登场。今天的天边飘着几缕棉絮般的云,被霞光染成了金红色,像是给天空镶了层金边。柳丝在风中轻轻摆动,把霞光切成细碎的光斑,落在红裸石上,忽明忽暗,像在跳一支温柔的舞。美术生们把新画的“柳丝图”添进“春日预告”画卷,柳丝垂落、新叶舒展、芽苗茁壮,春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老诗人站在红裸石旁,看着天边的落日,又看了看身边热闹的人群,挥笔写下:“柳丝牵得春意动,裸石轻承落日红,人日添欢书角暖,归心都付此山风。”

大家围坐在红裸石旁,分享着李婶刚煮好的荠菜粥。粥香混着泥土的气息,在空气里弥漫。文学社社长喝着粥,笑着说:“这山坳的日子,就像这粥一样,暖乎乎、香喷喷的,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顾念苏捧着温热的粥碗,看着眼前的场景——柳丝摇曳,落日温柔,人群热闹,心里满是踏实。回到绣坊后,她在日记本上写道:“大年初七,柳丝牵春。今日的山坳,有柳笛唤醒的春意,有书籍带来的温暖,有笔墨记录的浪漫,更有落日不变的奔赴。原来‘落日吻过红裸时’的约定,从来不是单一的风景,而是人与景、与时光的交融——是柳丝牵着春走来,是落日系着归心来,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这里找到的温柔与归属感。”

窗外的柳丝在月光下轻轻摆动,像是在与天边的星星对话。顾念苏知道,随着柳丝抽芽、春肥入土,山坳的春天会越来越热闹,“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故事,也会在这浓浓的春意里,继续书写新的篇章——接下来,有叶片繁茂的惊喜,有花苞渐露的期待,更有花朝节的诗会、夏日的花帘,等着在时光里,与每一个心怀约定的人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