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阙惊澜 > 第161章 宣帝亲政:虚衔易鼎握枢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1章 宣帝亲政:虚衔易鼎握枢机

未央宫前殿的清晨,弥漫着一股与往日不同的、凛冽又紧绷的气息。

百官依照班次,肃穆站立,朱紫公卿们垂首屏息,深衣朝服的下摆在冰冷的地面上纹丝不动。

宣帝刘询端坐在御座之上。年轻的面庞上,既不见葬礼时的沉痛,也没有新君常见的意气风发,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他目光温润平和,缓缓扫过丹墀下黑压压的臣子们,最后落在最前方那几个身着素麻孝服、却难掩桀骜与不安神色的身影上。

霍禹、霍山、霍云三人跪在百官最前列。霍禹额角那道已经结痂的伤口,在惨淡的天光下格外醒目。他低着头,双手却无意识地紧紧攥着素麻袍袖,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要把那粗糙的布料攥出个洞来。霍山脸色青白,眼神游移不定,肩膀微微颤抖,幅度极小,却难以掩饰内心的不安。霍云带着宿醉未醒的迷茫与烦躁,跪姿歪歪斜斜,好几次想挪动一下僵硬的膝盖,都被身旁的霍山用眼神狠狠制止。博陆侯府昨夜的喧嚣与混乱,仿佛成了无形的印记,刻在他们身上,与这庄严肃穆的朝堂显得格格不入。

“大将军霍光,忠诚于国,辅佐三朝,功勋卓着,举世无双。”宣帝的声音响起,音量不大,却如同金玉相击,清脆而清晰地传遍殿宇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朕继承大统,全赖大将军全力扶持,才有今日的安稳局面。如今大将军逝世,朕心中悲痛万分,五脏俱焚。”他的话语情真意切,目光中流露出恰到好处的哀伤,仿佛真的为这位权臣的离世而痛彻心扉。

丹墀下,霍禹原本紧绷的身体似乎微微放松了一点,攥紧的拳头也稍稍松开。霍山偷偷抬眼,打量着御座上的天子,试图从那张平静的脸上找到一丝“念及旧情”的迹象。

宣帝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霍禹,声音变得温和起来:“博陆侯的爵位,是先帝亲自赐予的,由大将军的嫡子继承,这是天经地义的事。霍禹——”他唤道。

霍禹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既惊疑又期待的光亮。

“从即日起,你承袭博陆侯爵,食邑照旧。”宣帝的声音平稳,没有丝毫波澜,“希望你能谨守家族门楣,不要辱没了你父祖的威名。”

“臣……谢陛下隆恩!”霍禹磕头谢恩,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一直悬着的心似乎落下了一半,爵位还在!霍家的根基,似乎还没倒!

宣帝的目光随即移向霍山,那目光依旧温和,却像一根实实在在的探针,让霍山心头一紧。

“霍山,”宣帝的声音带着一种特殊的分量,“大将军生前,担任领尚书事,总揽朝廷枢机,日夜操劳。这个职位关系重大,不是德才兼备的人,不能轻易授予。”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霍山瞬间变得煞白的脸,又看向文官队伍前列、神情沉静的魏相,“不过,念在你是大将军的亲侄子,为人忠厚勤勉,朕心里很是欣慰。特此下旨,擢升你为乐平侯,领……尚书事之衔。”

“领尚书事之衔”!

这六个字,犹如裹着蜜糖的毒药!霍山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尚书事!这可是父亲霍光权倾天下的关键职位啊!掌管朝廷机要文书,参与中枢决策!他霍山,居然得到了这个位置!巨大的喜悦瞬间冲昏了他的头脑,他甚至都没注意到宣帝话语中那微妙的“之衔”两个字!

“臣……臣叩谢陛下天恩!一定肝脑涂地,报答陛下!”霍山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重重地磕头,额头碰到冰冷的金砖,发出沉闷的响声。

宣帝脸上露出一丝极其细微、难以捉摸的笑意,微微点了点头。随后,他的目光转向跪在一旁、还带着宿醉迷茫的霍云。

“霍云。”宣帝的声音依旧很平稳。

霍云打了个激灵,有些茫然地抬起头,嘴角甚至还留着昨夜狂欢后的酒渍。

“你父亲在世时,常说你勇猛过人,性情……豪迈。”宣帝的声音听不出是褒是贬,“北军肩负着拱卫京畿的重任,责任重大。大将军从前兼任大司马,掌管北军兵符,日夜操心,朕心里十分感激。”他的目光,像无形的绳索,缓缓移向霍云的腰间——那里空空如也。接着又移向武官队伍前列、身形挺拔如松、目光坚毅的许广汉(宣帝岳父,新晋平恩侯)。

“特此下旨,封霍云为冠阳侯,加……骠骑将军虚衔。”宣帝的声音清晰无比,“品级与三公相同,恩宠备至,以此彰显大将军的遗泽。”

“骠骑将军虚衔”!

这五个字,如同一根冰冷的钢针,瞬间刺破了霍云酒后的迷糊!骠骑将军?听起来威风凛凛!可……“虚衔”?!没有兵权?!没有北军?!他霍云,那个在北军大营里横着走、连九卿都不放在眼里的霍云,居然只得了个空头名号?!

霍云脸上的迷茫瞬间被巨大的惊愕和难以置信所取代!他猛地直起身,下意识地就想开口质问!然而,就在他抬头的那一刻,正好对上宣帝那双深不见底、平静无波的眼睛!那眼神里没有丝毫温度,只有一种洞悉一切、仿佛能看透他灵魂的冰冷审视!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直冲头顶,把他所有冲到嘴边的质问都瞬间冻结住了!他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咽喉!

宣帝不再看他,仿佛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他的目光重新投向霍山,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霍山,尚书台的机要事务,关系到国家根本。你新领尚书事,事务繁杂。朕担心你刚掌管枢机,会有疏漏,特地命侍中、建平侯杜延年,协助你处理日常文书,共同打理章奏事务。”

杜延年!霍山刚刚狂喜的心猛地一沉!杜延年是什么人?他确实是霍光的旧部,但更是宣帝在潜邸时的心腹!是宣帝登基后一手提拔的得力大臣!让他来“辅佐”?这分明就是监视,是牵制啊!

宣帝仿佛没看到霍山瞬间变得惨白的脸色,继续说道,声音陡然变得严肃起来,带着帝王的威严:“至于北军兵符……”他的目光,像实质的冰锥,猛地刺向霍山!霍山只觉得一股寒意瞬间抓住了自己的心脏,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这是国家的重器,只有忠诚勇敢、坚毅果决、深孚众望的人,才能够掌管!”宣帝的声音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砸在霍山的心头,“朕已经深思熟虑过了。平恩侯许广汉——”他转向武官队列。

许广汉立刻出列,躬身抱拳:“臣在!”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爱卿忠诚为国,一直负责宫禁的宿卫工作,劳苦功高。现在,朕授予你执金吾的职位,掌管北军兵符!全面统领京师的卫戍事务,拱卫宫阙!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尽职尽责!”宣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与托付。

“臣许广汉,领旨谢恩!一定以死报答陛下!”许广汉声音坚定有力,深深作揖。起身时,目光如电,扫过跪在地上、面无人色的霍山,带着一种无声的、冰冷的威慑。

宣帝微微点头,目光最后落在文官队列之首、一直垂手肃立、宛如老僧入定般的魏相身上。

“魏相。”宣帝的声音恢复了一贯的沉稳。

“臣在。”魏相出列,声音平静,没有一丝波澜。

“爱卿老成谋国,对典章制度十分精通。从即日起,你入主尚书台值房,掌管尚书印绶。凡是尚书台发出的诏令奏章,都必须经过你用印副署,才能通行。”宣帝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如同千钧之重,仿佛为帝国最核心的权力枢纽,落下了最后的关键锁钥!

掌尚书印绶!副署诏令奏章!

这哪里是辅佐?这分明是把霍山刚刚到手的“尚书事之衔”,彻底架空了!没有印绶,没有副署权,霍山这个“领尚书事”,不过是个空架子!一个被严密监视、毫无实权的空壳罢了!

霍山跪在地上,身体像筛糠一样剧烈颤抖起来!额头的冷汗像溪流一样不停地往下淌,瞬间就湿透了他素麻孝服的领口!他感觉浑身的血液都涌上了头顶,紧接着又瞬间被抽空,眼前一阵发黑!刚刚涌起的狂喜,此刻已化作彻骨的冰寒和无尽的恐惧!他仿佛看到自己站在一座精心搭建、却毫无根基的沙塔之上,而宣帝,正微笑着轻轻地抽走了最后一块支撑的基石。

宣帝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丹墀下神色各异的群臣,最后落在霍禹、霍山、霍云三人身上。那目光温润依旧,如同春风拂面,可跪着的三人却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

“朕如此安排,一则为酬谢大将军的盖世之功,彰显其遗泽;二则为稳固国本,安定社稷。”宣帝的声音在死寂的大殿中回荡,宛如最终的宣判,“希望你们……能体会朕的心意,恪守臣子的本分,共同扶持大汉的国运。”

他不再多言,缓缓起身。玄色深衣的下摆轻轻拂过御座冰冷的台基。

“退——朝——!”内侍尖细而悠长的唱喏声响起。

霍云如同被这声音惊醒的困兽,猛地抬起头,赤红的眼睛死死盯着宣帝离去的背影,又看向许广汉腰间那枚在幽光下反射着冰冷金属光泽的北军虎符!他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如同野兽负伤般的低吼,身体因巨大的屈辱和愤怒而剧烈颤抖!他腰间,那枚象征“骠骑将军”虚衔的崭新金印,冰冷而沉重,此刻却像一个巨大的、无声的嘲讽,狠狠地压在他的心头!

霍山则彻底瘫软在地,面如死灰,失神的瞳孔中倒映着魏相平静走向尚书台值房的背影,以及杜延年那如同影子般紧随其后的、沉默而锐利的目光。

霍禹死死抠住金砖缝隙的指间,一片尖锐的碎琉璃深深刺入皮肉,那是昨夜御赐屏风的残骸。鲜血渗出,混着金砖缝隙的积尘,在指下洇开一小片暗红的泥泞。

宣帝步下丹墀的玄色身影掠过霍山瘫软的脊背。一只素白修长的手从宽大袖袍中伸出,指尖无意间拂过腰间一枚温润的旧玉佩——那是许平君生前所赠。玉佩边缘,几粒微不可察的淡黄色粉末,正牢牢嵌在细微的云纹沟壑之中。

殿角阴影里,新任执金吾许广汉按在腰间虎符上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虎符冰冷的青铜棱角,深深硌入掌心,烙下一个清晰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