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人间镇元 > 第137章 各展所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凭借枭留下的金铢和苏晓娴熟的交际手腕,四人在翠微城西区一条相对僻静的巷弄里,找到了一处名为“听竹小苑”的院落。院落不大,但清幽整洁,几丛翠竹掩映着白墙青瓦,颇有几分雅致。接待他们的正是一位面容朴实、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正是枭口中的“哑仆”。他验看过铁牌后,便恭敬地将四人引入,安排好房间,并准备了简单的饭食,随后便不再打扰,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尽职的看守者。

有了安稳的落脚点,连日奔波的疲惫终于得以彻底释放。众人足足休息了一整日,直到第二日晌午,才感觉精气神恢复了大半。

午后,阳光透过竹叶洒下细碎的光斑,四人围坐在小院中的石桌旁,开始商议接下来的具体安排。

“翠微城是边境重镇,消息灵通,物资也相对丰富。我们既然要在此立足,需得尽快了解城中情况,并寻些营生,一来维持用度,二来也能更好地融入此地,打探所需消息。” 苏晓首先开口,她已恢复了往日的精明干练,肩部的伤势在青木王朝特有的温和草药调理下,也好了七七八八。

巴图尔活动了一下依旧有些隐痛的手臂和胸肋,瓮声道:“老子这身板,闲不住。我看这城东临‘玉带河’,码头上来往船只不少,扛包卸货的力气活肯定少不了。我去那边转转,既能挣些银钱,也能听听南来北往的消息。” 北漠人的直爽和务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最底层的劳动融入环境,对他而言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林尘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轻轻抚摸着横于膝上的“无名”断剑,剑身依旧古朴,但那份与他心血相连的感应却愈发清晰。“我需要寻一处可靠的锻造工坊,或者见识广博的匠人。” 他沉声道,“‘无名’需要修复,但我对锻造还算有一定的了解,只是不知晓修复此剑需要何种材料与技艺。此外,我也需进一步了解体内力量的运转,看看此地是否有相关的典籍或高人。” 力量的提升与武器的修复,是他当前最迫切的需求。

苏晓接过话头:“情报收集和物资采买交给我。城中的集市、茶楼、酒肆,往往是消息流通最快的地方。我会设法接触本地的情报贩子,了解烈焱军府最近的动向,以及青木王朝内部的情况。另外,我们所需的日常用度、巴图尔疗伤的药材,也需要采购。” 这是她最擅长的领域。

墨羽一直安静地听着,此刻才小声说道:“我……我想去看看城里有没有机关术相关的铺子,或者……打听一下有没有墨家子弟在此活动的踪迹。” 她的眼中带着一丝希冀。墨家学说并非只在烈焱军府流传,青木王朝氛围相对宽松,或许能有同道的消息。即便找不到,观摩学习此地的机关技艺,对她而言也是极大的吸引。

“如此安排甚好。” 林尘总结道,“我们初来乍到,不宜过于招摇。今日大家分头行动,以熟悉环境、建立初步联系为主,切记谨慎,莫要轻易与人冲突,日落前务必返回此地汇合。”

计议已定,四人便各自收拾,准备出门。

巴图尔最是简单,换了身哑仆找来的粗布短褂,将头发随意一扎,便龙行虎步地出了门,直奔城东码头区而去。

林尘将“无名”用布重新仔细包裹好,背在身后。他换上了一身青木王朝常见的青色棉布长衫,虽不华贵,却衬得他身形挺拔,气质内敛,混入人群中并不显眼。他打算先去城中最大的坊市区域看看。

苏晓则稍作打扮,虽未施粉黛,却自有一股清丽气质。她将青木灵佩贴身藏好,带上了部分金铢,也向着繁华的市集方向走去。

墨羽显得有些紧张又期待,她小心地检查了一下随身携带的几件小工具和枭给的那个奇异罗盘,深吸一口气,也踏出了小院,开始寻找可能与机关术相关的痕迹。

翠微城远比他们想象中要繁华热闹。宽阔的青石板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售卖着各式各样的货物:从青木王朝特产的药材、茶叶、丝绸,到来自烈焱军府的金属器皿、来自北漠的皮毛,甚至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奥莱西亚风格的精巧玩意。街上行人如织,贩夫走卒,江湖客商,形形色色,充满了生机。

林尘漫步在熙攘的人群中,目光扫过街道两旁的店铺招牌,留意着是否有铁匠铺、兵器坊或者挂着“巧手”、“天工”之类字样的工坊。他看似随意,实则灵台清明,“明镜止水”的心境让他能敏锐地感知到周围能量的细微流动,以及人们交谈中流露出的有用信息。

苏晓则如同游鱼般融入了人流,她时而驻足在药材铺前询问价格,时而在茶楼外倾听里面的谈笑,时而又与摆摊的小贩闲聊几句,不经意间便将翠微城近来的大小事情、各方势力盘踞的地点、需要注意的人物等零碎信息,一点点拼凑起来。

码头上,巴图尔凭借着一身蛮力和毫不挑剔的态度,很快便找到了活计,扛着沉重的货包往返于船只与货栈之间。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胸肋的旧伤隐隐作痛,但他却毫不在意,反而在与那些码头工人、船夫水手的简单交流中,听到了不少关于边境摩擦、商队见闻乃至北漠故土的零碎消息。

墨羽则循着一些看似与机关相关的线索——比如售卖精巧锁具的铺子、门口摆放着自动汲水装置的客栈,甚至是某些建筑上奇特的榫卯结构——小心翼翼地探寻着,偶尔鼓起勇气进店询问,虽然大多失望而归,却也对这个城市的工艺水平有了初步了解。

夕阳西下,天边泛起绚丽的晚霞时,四人陆续回到了听竹小苑。

石桌上,摆上了苏晓带回的丰盛晚餐和几包新配的药材。巴图尔将今日挣来的几十个铜板倒在桌上,虽然不多,却意义非凡。林尘分享了他留意到的几家看起来颇有实力的工坊位置和匠人风评。墨羽则有些沮丧地表示,尚未找到明确的墨家线索,但发现了一家擅长制作木质自动玩偶的老店,打算明日再去探探。

信息在小小的院落中交汇,一幅关于翠微城的、初步却鲜活的图景,在四人心中逐渐勾勒清晰。前路依旧漫长,但在这异国的边城,他们总算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将以此为基础,如同种子般,在这片新的土壤中,悄然扎根,等待着重焕生机与力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