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 第83章 风雪北疆,龙韬初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章 风雪北疆,龙韬初试

永徽四年的北疆,冬天来得格外早。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刮过茫茫草原,卷起漫天雪沫。李积率领的三万禁军精锐,与朔方、河西边军汇合后,总计五万余人,并未贸然深入草原寻敌主力决战,而是依据李恪“精准打击、稳固边防”的方略,迅速进驻灵州、原州等几个关键军镇,加固城防,清理周边,肃清小股渗透的游骑。

李积用兵,向来老辣沉稳。他深知突厥骑兵来去如风,利于野战,而唐军强在纪律、装备与城防。他采取的是“以静制动,伺机反击”的策略。一方面,派出大量精锐斥候,如同鹰隼般洒向北疆雪原,严密监控车鼻主力的动向;另一方面,命令各部依托军镇,构筑纵深防御,演练守城与反突击战术。

车鼻可汗起初气焰嚣张,亲率数万骑兵,试图凭借兵力优势,一举拿下灵州。然而,当他兵临城下,看到的却是城头旌旗严整,守军秩序井然,滚木礌石、弓弩火油准备充足,与往年那些略显仓促的边镇截然不同。几次试探性的进攻,都在唐军密集的箭雨和顽强的反击下损兵折将,未能撼动城防分毫。

“这李积老儿,果然名不虚传!”车鼻望着灵州坚固的城防,恨恨地啐了一口。他意识到,强攻代价太大,转而分兵四处劫掠,试图引诱唐军出城野战。

然而,李积早已料到。他严令各军镇谨守不出,同时派出数支由禁军精锐和熟悉地形的边军组成的快速反应骑兵,每队千人左右,专司猎杀那些脱离主力、分散劫掠的小股突厥骑兵。这些唐军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尤其擅长利用地形和天气进行突袭、伏击。雪原之上,时常可见唐军铁骑如神兵天降,将正在烧杀抢掠的突厥小队冲得七零八落,斩获颇丰。

与此同时,魏徵派出的使团,也在草原上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斡旋。

使臣首先抵达薛延陀。面对真珠可汗的疑虑,使臣不卑不亢,直言:“车鼻狂妄,屡犯天朝,已触怒我皇。大唐皇帝陛下,仁德广被,只诛首恶,不累无辜。真珠可汗乃漠北雄主,当知与大唐为友,则商路畅通,盐铁茶帛不绝;若与车鼻同流,则我皇天兵所指,恐玉石俱焚。”同时,使臣还“不经意”地透露,唐军主力已严阵以待,车鼻此番恐难讨好。

薛延陀本就与车鼻有隙,见大唐态度强硬且目标明确,又听闻唐军战力不俗,心下已然动摇,虽未明确表态,却已下令本部兵马,暂缓对唐境的骚扰,作壁上观。

随后,使臣又至回纥。面对更为精明的回纥首领,使臣则换了一套说辞,着重强调与大唐互市的好处,以及车鼻若败亡后,回纥在草原上可能获得的利益空间。回纥首领权衡利弊,最终答应,至少在此次战事中保持中立。

分化之策,初见成效。车鼻逐渐感到孤立,原本答应一同出兵的一些小部落,也开始观望不前。

长安,两仪殿。

军报与外交情报如雪片般传来。李恪与几位核心重臣日夜研判。当看到李积稳扎稳打、猎杀游骑的战报,以及魏徵成功离间薛延陀、回纥的消息时,李恪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李司空持重,魏卿善谋,此战,朕心稍安。”他对着地图,对长孙无忌等人道,“然,车鼻主力未损,其性桀骜,必不肯轻易退去。关键,还在于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他看向兵部尚书:“传旨李积,朕许他临机决断之权。若时机成熟,可主动寻求战机,予敌重创!后勤粮草,务必保证供应,尤其是御寒衣物与伤药,皇后筹措的那批物资,要尽快送抵前线!”

北疆,灵州大营。

李积收到了皇帝的旨意与后方运来的充足补给,尤其是那些厚实保暖的冬衣和标准化的伤药包,让将士们士气大增。老将军抚摸着崭新的棉衣,感叹道:“陛下圣明,皇后仁德,我军无后顾之忧矣!”

此时,斥候传来关键情报:连日大雪,车鼻主力因补给困难,加之部落人心浮动,已有退意,其前锋一部约万人,为筹集过冬物资,正试图绕过灵州,突袭侧后方的鸣沙川粮草囤积点。

“机会来了!”李积眼中精光一闪。他立刻召集将领,部署作战计划。他命灵州守军大张旗鼓,作出严密防守的姿态,迷惑敌军。同时,亲率两万最精锐的禁军和边军骑兵,人衔枚,马裹蹄,借着风雪掩护,悄然出城,日夜兼程,赶往鸣沙川设伏。

风雪弥漫的鸣沙川,唐军利用熟悉的地形,潜伏于山谷两侧。当那支企图偷袭粮草的突厥前锋部队毫无防备地进入伏击圈时,李积一声令下,唐军伏兵四起,箭如雨下,铁骑随后冲锋,如同猛虎下山!

突厥人根本没想到会在此处遭遇唐军主力,猝不及防,阵型大乱。风雪模糊了视线,却掩盖不住唐军震天的喊杀声和锋利的横刀光芒。战斗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唐军准备充分,以逸待劳,又是精锐尽出,不到两个时辰,突厥前锋万余人马被斩杀大半,余众溃散,主将也被阵斩!

捷报传回长安,举城欢庆!

鸣沙川大捷,意义非凡!它不仅重创了突厥有生力量,更彻底粉碎了车鼻可汗的进攻企图。车鼻闻听前锋尽殁,又得知薛延陀、回纥态度暧昧,深知大势已去,恐遭唐军与其它部落夹击,只得仓皇率领残部,远遁漠北深处。

北境烽烟,至此暂息。

紫宸殿内,李恪手持捷报,脸上露出了畅快而威严的笑容。他看向殿外纷飞的雪花,沉声道:“此战,扬我国威,定我北疆!李积、魏徵,及所有将士,俱有大功!着吏部、兵部议功行赏!”

立政殿中,崔芷柔听闻捷报,亦展露笑颜。她吩咐张司正:“将宫中预备的庆贺用度,减半执行,余下钱帛,并入下次抚恤边军、犒赏将士之资。”

风雪北疆,龙韬初试。

永徽新朝,以其强大的国力、高效的运作、明智的战略和上下同心的凝聚力,经受住了第一次外部重大考验,向天下昭示:这是一个内政修明、武功赫赫,不容任何外敌轻侮的崭新时代!北疆的稳定,为新政的持续深化和盛世的全面到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