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父族四中,男丁包括父、子、孙、兄弟及伯叔及妻妾需处死,其他旁系可能流放或为奴。因此王子腾犯罪株连九族,王熙凤的父亲,曾经的王家族长大老爷;和母亲贾氏——贾珍的姑母,夫妻俩若在世,作为王子腾的亲哥哥嫂嫂,自然也是要被株连的。但王熙凤的哥哥王仁,或许会被流放,而不必跟着送命。作为已出嫁侄女的凤姐儿本身,则并不会受到牵连。当然,元春和宝钗两个已出嫁的外甥女,只能算到各自夫家人丁里,也不会受牵连。若是未嫁的话,则会因还在王子腾姐妹的人丁里,就要像外甥一样,跟着受罚了。
可即便如此,此时的薛宝钗身在江陵王府,早已急得哭红了眼。她虽知母亲和哥哥此番入狱,大概率不会在狱中受什么为难。毕竟牵扯到李珩的岳家,锦衣卫内部自然会有所顾忌,但“株连九族”的罪名如同悬顶之剑,身涉国法,生死难料,她岂能不慌?立时便派了稳妥的堂兄薛蝌,骑了快马,亲自去军前追寻她的王爷丈夫李珩,恳求他想办法斡旋。
而王熙凤这边,心情亦是复杂难言。她深知自家男人李珩,跟自己亲叔叔王子腾早已势同水火,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她之前虽没少借叔叔王子腾的势,来巩固自己在贾家的地位,可实际上她们王家长房跟二房王子腾的关系并不亲厚。
原着里提过,“当初王家老太爷在京做官时,仅把嫡长子王大老爷和二女儿王夫人两人带在身边”。这符合嫡长子的培养惯例。按理说,当初王家承袭伯爵的,理应是作为王家嫡长子的凤姐儿父亲王大老爷,可实际却被当时有军功在身、逐渐崛起的二老爷王子腾抢了去。王大老爷不得不因此致仕回家掌管王家祖业。这被抢了爵位的王家长房,和抢了原本属于长房爵位的二房王子腾,自然不会关系真的有多好。就像虽袭了爵位,却被抢了家业主导权的贾赦,跟贾政两兄弟,不就只是表面和善而已么?
再说凤姐儿那个哥哥王仁,虽不成器,倒是没少受凤姐儿照拂!原着里也提过,凤姐儿作为荣国府管家之人,曾通过王仁向娘家传递财物。眼下他作为王子腾的亲侄子,虽不会跟着送命,顶多会被流放,但凤姐儿又如何忍心?因此,即便凤姐儿内心,不想插手叔叔王子腾一家的死活,让自家男人为难,但……好歹牵扯着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哥哥跟着受罪,自然也是不得不过问了。因此,她也立刻选了个机灵可靠的小厮,带着她的亲笔信,随着薛蝌一起去军前寻李珩,陈情想法子。
此刻,荣国府内,苏枕雪已率如狼似虎的锦衣卫闯入内院,毫不留情地给瘫软的王夫人和失魂的宝玉上了枷锁。昔日雍容华贵的二太太,尊贵非常的宝二爷,此刻如同待宰的牲口,被锦衣卫粗暴地拖拽着往外走。哭喊声、哀求声、呵斥声混杂在一起,荣国府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贾赦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贾环刚封国公,眼看着贾家有了重新崛起的希望,这要是因为王子腾的案子受了株连,那岂不是前功尽弃,空欢喜一场?
贾环虽是王夫人的庶子,按礼法从属,却也在那“出嫁姐妹之外甥”的株连之列!贾赦贾政一边慌忙派人骑了最快的马,火速去追已然奔赴辽东前线的贾环报讯,至少让他心中有数,早做打算;另一边,赶紧恳求贾母,立刻派人去江陵王府,求迎春、探春、黛玉这几个在王爷面前说得上话的姑娘,务必请李珩看在她们的份上,想法子周旋,至少保住贾环不受牵连!
正当荣庆堂内哭喊震天,乱糟糟毫无头绪之时,倒是贾母身边的大丫鬟鸳鸯,关键时刻显出了远超常人的冷静与见识。她咬了咬嘴唇,上前一步,扶住摇摇欲坠的贾母,声音清晰而镇定地劝道:“老太太,您这是关心则乱,当局者迷了。还请暂且宽心,莫要过于惊慌。”
见众人都看向她,鸳鸯沉稳地分析道:“咱们府里二太太和宝二爷,是王家舅老爷的妹子和外甥,那后街薛府的薛姨太太和薛大爷,又何尝不是了?身份一般无二的。依奴婢看,宝姑娘早就该得了信儿了,定是已派人去寻王爷想法子了。王爷那般疼着宝姑娘,平日里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哪里就会真舍得不管不问,让她伤心了?定是会想法子搭救的。”
“鸳鸯姐姐这话倒是极有道理的”。惜春赶紧点头。
鸳鸯又道:“只要王爷能想法子救下薛姨太太和薛大爷,那咱们家二太太和宝二爷,不就一样可以无恙了?都是一样的妹子、一样的外甥,国法森严,可断没有治一个、再放一个的道理。”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更何况,如今咱们后头江陵王府里,牵扯进这事儿的,可不止宝姑娘一位。还有……凤姑娘,她总归是王家的嫡亲侄女!还有那位甄家二姑娘,她昔日可是北静王妃,她的亲妹子,甄家三姑娘,不就是王家舅老爷的儿媳,如今的王家少夫人!甄夫人又哪会对自己的亲妹子、妹夫一家见死不救?定然也会在王爷跟前求情的。有宝姑娘、凤姑娘、甄夫人这三位在王爷身边一同恳求,王爷的性子,老太太是知道的,便是看在她们的面上,王爷也定会竭力想法子的。”
“这话虽不错!只是环儿……”。贾母脸色依旧不好,这刚到手的国公封号若是为着王家的株连……
鸳鸯最后总结道:“老太太如今不如且安心等待消息。王爷是个有通天手段的,几位姑娘都牵扯在内,他必定不会袖手旁观。环三爷又是他一力拉起来的,他又如何会不管?咱们现在自乱阵脚,反而于事无补。奴婢觉得,凭今时今日的王爷,莫说是环三爷……便是宝玉和二太太的安稳,也都着落在他身上,必是不差的。”
鸳鸯这番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的分析,如同给混乱的众人注入了一剂清醒剂。贾母闻言,剧烈起伏的胸口渐渐平复了一些,她紧紧握住鸳鸯的手,老泪纵横:“我的儿……亏得还有你是个明白的……不然,我可真要急昏了头了……”。
贾赦、贾政也稍稍冷静下来,觉得鸳鸯所言极是。如今他们的希望,确实全都系于江陵王李珩一身了。只是,等待的过程,依旧是如此的煎熬,贾母终究还是心里慌,忙使了鸳鸯去江陵王府打听。荣国府上空,刚刚因贾环封公而拨开一角的阴云,此刻又重重压了下来,甚至比之前更加浓重,带着血色的危机。贾府的命运,似乎再次来到了一个无比凶险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