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556章 故纸堆里藏旧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辰坐在竹榻旁的矮凳上,看着师傅云卿先生翻检书箱里的旧卷,泛黄的纸页在老人膝间簌簌翻动,扬起细小的尘埃,在窗透进的微光里浮沉。

“师傅,您找什么?”林辰给炭盆添了块松柴,火星噼啪溅起,映得先生鬓角的霜雪愈发分明。自京城归来后,他总觉得那场风波平息得太过轻易,李总管伏法、刘院判入狱,看似尘埃落定,可心底总有个模糊的影子晃悠——像幅没干透的画,边角总透着点不清不楚的晕。

云卿先生从箱底抽出个樟木匣,铜锁早已锈住,他用指甲抠了半天才打开,里面铺着块褪色的蓝布,裹着几本更陈旧的册子,封皮上写着《内廷药事秘录》,字迹是早年的馆阁体,工整却透着股寒意。

“你看这个。”先生翻开其中一本,指着某页的批注,“这是前太医院院判的手迹,说‘嘉靖年间,曾有西域方士献‘合和草’,言能固本培元,实则需以活人精血养之,后因事发,草株被焚,方士赐死’。”

林辰的指尖触到纸页上“合和草”三个字,忽然觉得一阵发冷——这名字他似乎在哪见过。周小满凑过来,指着册子里的插画,倒吸一口凉气:“这草……叶边带粉,花呈淡紫,跟咱们的‘三色籽’太像了!”

画中的草株确实与“三色籽”酷似,只是根部缠绕着细小的红线,画师特意用朱砂点染,像在暗示某种诡异的关联。云卿先生叹了口气,从蓝布下取出个油纸包,解开层层包裹,露出半块焦黑的根茎,断面处隐约可见粉边的痕迹。

“这是当年从方士住处搜出的残根,”先生的声音沉得像压了雪,“我年轻时在太医院当差,曾偷偷化验过,其药性与‘三色籽’同源,只是被人用秘法催生出毒性,需以人血浇灌才能维持药效。”

林辰的心脏猛地一缩,铁拐杖在地上磕出闷响:“您是说……李总管他们要的,根本不是‘三色籽’,是想把它炼成‘合和草’?”

“否则为何非要用三地的土、三地的水、三地的苗?”云卿先生指着残根,“‘合和草’的秘法里说,需集‘漠北沙之烈、江南水之柔、中原土之厚’,方能催发毒性。李进忠(李总管)早从这《秘录》里窥得皮毛,他要的哪是长生丹,是能让皇上成瘾、受他操控的毒物!”

这个真相像块冰锥,狠狠扎进众人心口。周小满翻出从李总管府搜出的药渣,与残根比对,果然在焦黑的纹理里找到相似的朱砂痕迹:“难怪他老家在沧州,离百草谷那么近——他早就知道‘三色籽’是‘合和草’的母本,一直在等机会动手!”

阿古拉山攥紧了弯刀,指节泛白:“那皇上……”

“皇上或许不知详情,”云卿先生合上《秘录》,眼神凝重,“但他服用的丹药里,定掺了‘合和草’的粉末,否则以李进忠的胆子,怎敢在丹药里动手脚?这也是为何李总管伏法后,太医院的人依旧频繁出入宫廷——有人在替他圆这个谎。”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压得竹枝咯吱作响。林辰望着那半块残根,忽然明白京城那场较量的真正凶险——他们挡住的不只是对“三色籽”的掠夺,更是一场可能让江山动摇的阴谋。而这阴谋的阴影,并未随着李总管的倒台而散去。

“师傅,这《秘录》里有没有破解之法?”苏文的声音带着急,他想起江南药铺里那些等着“三色籽”救命的病人,“若有人继续炼制‘合和草’,后果不堪设想!”

云卿先生从匣底抽出张泛黄的药方,上面用毛笔写着“解合汤”,以大量“三色籽”花配伍薄荷、沙棘,注明“需三地共采之药,方得中和之效”。“‘合和草’因三地之性而生,自然也需三地之药而解,”先生指着药方,“这就是为何‘三色籽’必须三地合种——单一地的苗,药性偏狭,反而可能被利用;唯有三地共生,才能守住温和之本,克制其毒性。”

林辰拿起药方,指尖因激动而微颤。这才是云卿先生和苏婉先生当年培育“三色籽”的真正用意——不仅是为了让三地药田共生,更是为了以正克邪,守住那味可能被异化的药草的本心。

“得把这事告诉三地的人。”周小满在账册上飞快记录,字迹因用力而划破纸页,“让大家都知道,守护‘三色籽’不只是守护生计,是守护正邪之间的那道坎!”

阿古拉山站起身,往门外走去:“我这就回草原,让牧民们看好每一株苗,绝不让外人碰!”

苏文也跟着起身:“江南的暖棚要加派人手,我这就写信回去!”

林辰望着三个年轻人的背影,又看向云卿先生。老人正将《秘录》放回樟木匣,动作缓慢却坚定:“有些隐情,不是要藏着,是要等能担事的人来揭开。你们做到了,接下来,该让更多人知道了。”

离开忘忧庐时,雪已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刺目的光。林辰回头望了眼竹篱内的茅屋,先生的身影立在窗前,像株经霜的竹,沉默却挺拔。他握紧怀里的药方和《秘录》抄本,铁拐杖在雪地上敲出沉稳的响。

归途的雪地里,他仿佛看见无数双眼睛——云卿先生的、苏婉先生的、周丫的、赵墩子的……都在看着他,看着这片土地上的新苗。他知道,这场守护还未结束,但只要三地的人像“三色籽”的根一样紧紧缠在一起,再深的隐情、再浓的阴影,终会被阳光驱散。

雪地上的脚印蜿蜒向前,通向百草谷的方向,像条用信念铺就的路,路上的每一步,都踩着正邪的界限,也踩着三地共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