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607章 藤酒风波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热浪裹着酒香漫过百草谷,传习处的石桌上摆着个奇异的物件——黑风口带回的红藤心泡制的铁矿砂酒,此刻正被七州的酒师们围着打量。酒壶是北州的藤编器,琥珀色的酒液在壶中轻轻晃动,透出淡淡的铁锈红,开盖的瞬间,草木香混着金属气扑面而来,竟有种说不出的醇厚。

“这酒……当真能治筋骨劳损?”南州的老酒师咂着嘴,手里还拎着自家酿的水绫藤米酒,“我这老腰缠了十年,贴遍了膏药都没用,倒想试试。”

西州的药农却皱着眉:“红藤性烈,铁矿砂更燥,混在一起怕是会伤胃。”他从药篓里掏出片解毒的云雾藤叶,“得配着这个喝,中和烈性才稳妥。”

正争执间,北州军寨的军医匆匆赶来,手里举着个藤制的药箱,箱里装着十几瓶红藤酒:“沈先生,出事了!寨里的兵卒喝了这酒,有人腰不疼了,有人却上吐下泻,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沈砚心里一沉,连忙让军医细说。原来军寨的兵卒听说红藤酒能治劳损,都跑去黑风口讨酒,有的按方子配着云雾藤叶喝,有的却贪烈直接灌,结果半数人出现了不适。

“把喝酒的兵卒情况记下来,”沈砚让小满取来纸笔,“喝了多少?配没配药?有没有旧疾?”

记录很快整理出来:上吐下泻的兵卒都喝了超过半斤,且没配云雾藤叶,其中三个本身就有胃病;而适量饮用并配药的,都没出问题。“症结在这儿,”沈砚指着记录,“红藤酒虽好,却得按剂量来,还得辨证饮用——有胃病的本就不能喝烈酒,更别说混了铁矿砂的。”

南州老酒师忽然拍了下大腿:“我知道了!这酒得像南州的米酒那样‘勾调’!”他取来自己的水绫藤米酒,往红藤酒里兑了些,“用温和的藤酒中和烈性,再配云雾藤叶,既好喝又安全。”

苏文在一旁画着红藤酒的成分分析图,闻言补充:“还得标注清楚适用人群,比如腰肌劳损的能喝,有胃病、肝病的不能喝,每次最多三钱,每日不超过两次。”

草原的阿古拉大叔不知何时来了,怀里抱着个藤编酒囊:“我们草原人喝酒讲究‘以藤制酒’,”他打开酒囊,里面飘出沙棘的酸香,“沙棘藤酒能养胃,混点红藤酒,既治病又不伤身,你们试试?”

沈砚按阿古拉的法子调了杯酒,果然烈中带酸,口感温和了许多。“这是个好法子,”他让小满记下配比,“红藤酒占三成,沙棘藤酒占七成,配云雾藤叶,每日两次,每次三钱。”

为了验证方子,众人决定亲自试喝。南州老酒师喝了调过的酒,半个时辰后直拍腰:“舒坦!比膏药管用!”西州药农喝了没调的,片刻后就皱起眉:“烧心!果然得配着喝。”

试验结果出来后,沈砚立刻让人赶制“红藤酒饮用指南”,用七州的藤叶纸印刷,上面详细写着配比、剂量、禁忌,还画了简易的适用人群图。

“这酒不能随便喝,”林辰拄着藤杖走来,指着指南上的禁忌,“就像跨州藤不能随便种,得看水土;这酒也得看体质,不是人人都适合。”

正说着,南州渡口的船娘带着个老渔民来求医。老渔民喝了红藤酒配水绫藤米酒,腰不疼了,却浑身起了红疹。“他对水绫藤过敏,”沈砚一眼看出症结,“得换种勾调的酒,比如西州的山菊藤酒,性温且不易过敏。”

这一来,众人又发现了新问题:不同人可能对不同的藤酒过敏,勾调的酒也得因人而异。“看来得做个‘藤酒适配表’,”沈砚让七州的酒师、药农合作,“把七州的藤酒特性都列出来,标注清楚适合搭配红藤酒的种类,以及过敏人群的替代方案。”

适配表很快编好:北州的铁线藤酒适合配红藤酒给风寒劳损的人;南州的水绫藤酒适合给湿热体质的人,但过敏者需替换;西州的山菊藤酒适合所有人,尤其适合过敏体质;草原的沙棘藤酒适合有胃病的人……

傍晚的传习处,七州的藤酒摆了满满一桌,红藤酒与各种藤酒按比例勾调,旁边放着对应的适配人群卡片。北州军医捧着新配的酒,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下能放心给兵卒用了,我这就回寨里推广。”

南州老酒师则要把勾调的方子带回渡口:“让船上的纤夫都试试,他们常年弯腰拉纤,最需要这酒。”

沈砚望着众人忙碌的身影,忽然明白红藤酒的风波并非坏事。它让大家明白,再好的东西也得讲究方法,就像七州的藤,单独看各有特性,搭配好了才最有效。而这不断摸索、不断调整的过程,本身就是七州人智慧的体现。

暮色渐浓,传习处的烛火下,《七州藤谱·藤酒篇》的书稿又增厚了几页。上面不仅记录了红藤酒的制作、勾调、禁忌,还附了七州藤酒的特性分析和适配表,字里行间都是对“适可而止”“因地制宜”的注解。

窗外的跨州藤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说:草木有性,人需循理,唯有顺应天性,才能让藤的馈赠真正造福七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