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742章 草籽随风,路向远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2章 草籽随风,路向远荒

终南的春汛漫过药圃石栏时,林辰正在整理沈砚留下的旧物。竹箱底层压着张泛黄的纸,上面画着株奇异的草——叶片分三色,青如溪石,赤似燃焰,白若霜雪,根茎处写着行小字:“三域草,可融寒、燥、涝,生于界碑之地。”

“林伯,这是……”小陈凑过来,指尖刚触到纸面,墨迹忽然泛起微光,草叶的纹路竟在纸上缓缓舒展,像要从纸里钻出来。

林辰按住他的手,目光凝在“界碑之地”四个字上。他想起沈砚临终前攥着的那把混着沙砾的土——来自漠北与西域交界的“断碑滩”,那里是三域气候交汇的蛮荒之地,常年风沙与暴雪交替,连最韧的骆驼刺都长不活。

“备车。”林辰将图纸折好塞进袖中,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去断碑滩。”

断碑滩的风比黑石城烈十倍。黄沙裹着冰粒打在车篷上,发出“噼啪”的脆响,像无数细针在穿刺。车停在半截埋进沙里的石碑旁,碑上“漠北界”三个字已被风沙啃得只剩残笔,倒像只蜷曲的草叶。

“林伯,这鬼地方能长草?”小陈裹紧羊皮袄,睫毛上结着白霜,“温度计显示零下五度,风里还带着盐碱,种子撒下去怕不是瞬间就冻成冰疙瘩。”

林辰没说话,蹲下身捻起一捧土。沙砾里混着细碎的盐晶,指尖触到的地方,土块硬得像铁。他从行囊里取出三个瓷瓶,分别倒出黑石城的跨域草籽、终南的耐寒草种、西域的抗盐草籽,又将沈砚留下的那捧土撒在上面。

“沈砚画这草时,定是来过这里。”林辰将混合的种子埋进碑旁的凹地,浇上掺了苁蓉汁的温水——那是巴特尔硬塞给他的,说能让冻土松活,“三域草,融三域之性。咱们得让这三种草在断碑滩扎根,再让它们自然杂交,或许真能长出沈砚画的那种草。”

弟子们在碑周围挖了圈避风的石墙,用驼毛毡盖住土壤防冻。林辰每天天不亮就起身,跪在石墙旁扒开毡子观察,指尖冻得发紫也浑然不觉。第七天清晨,小陈发现他趴在土上,呼吸带着霜气,手里还攥着片刚冒头的嫩芽——青中带赤,像被冻红的指尖。

“活了!”小陈的喊声惊飞了石缝里的沙雀,“是跨域草和耐寒草的混种!”

林辰缓缓直起身,呵出的白气在睫毛上凝成雾,却笑了:“再等等。”

风沙最烈的夜里,石墙被掀翻了半面。林辰和弟子们手挽手围成圈护住幼苗,冰粒打在脸上火辣辣地疼,却没人肯退半步。直到天亮风歇,他们冻僵的胳膊还保持着护草的姿势,而幼苗在众人体温焐热的土壤里,竟抽出了带白边的新叶。

“三色……”小陈数着叶片上的纹路,声音发颤,“青、赤、白,和沈砚画的一模一样!”

草叶在晨光里轻轻颤动,像在回应他们的守护。林辰忽然明白,沈砚画的不是空想——三域草的“融性”,从来不止是适应气候,更是融进守护者的体温与心意。

消息传回终南时,青禾正在整理西域商路的文书。案上堆着各地送来的草种:南疆的耐湿热草、东海的抗盐草、雪域的耐寒草……每包种子旁都压着张字条,写着送种人的名字:黑石城的羊角辫小姑娘、漠北的巴特尔、终南药圃的李雪……

“大人,户部说断碑滩的草能改良土壤,想在西域推广。”属下捧着卷宗进来,见青禾正将断碑滩的图纸贴在舆图上,图纸边缘已被无数手指摩挲得发毛。

青禾指尖点过舆图上的红线——那是新规划的“草路”,从终南延伸至漠北,再分岔往西域与东海,像株舒展的草叶。“告诉户部,让各州府都来取种。”他拿起笔,在断碑滩旁添了行字,“草木无根不活,草路无民不兴。”

三年后,断碑滩的石碑被新砌的石栏围住,碑上刻满了名字:沈砚、林辰、小陈、巴特尔、羊角辫姑娘……三域草已漫过界碑,青赤白三色叶片在风中起伏,像条绵延的彩绸,将沙漠与草原连在了一起。

林辰坐在碑旁,看小陈教西域来的牧民分辨草种。远处,商队的驼铃穿过草海,带着新收的草籽往更远的地方去。他从袖中摸出那张泛黄的图纸,上面的草叶纹路已与眼前的草海重合,墨迹里的微光混着阳光,在纸上淌成了条金色的河。

“沈砚,”林辰轻声说,像在对风说话,“你看,草籽乘着风走了,比咱们想的还要远。”

风卷着草叶掠过耳畔,像是谁在笑。远处的草浪翻涌着,漫过界碑,漫过戈壁,漫过地图上所有标着“蛮荒”的角落,朝着日出的方向,铺成了一片没有尽头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