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真名代码108件神器的暴走日常 > 第281章 杨默的伤与赤霄的刀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1章 杨默的伤与赤霄的刀光

我睁开眼,手指还搭在键盘上。

屏幕亮着,数据流滚得飞快,北极坐标的红点一闪一闪。刚才那阵头痛又来了,像有人拿锤子敲我后脑勺。我抬手扶了下太阳穴,右手绷带已经湿了,血顺着指缝往下滴,在操作台上积了一小滩。

“你再这么搞下去,不用敌人动手,你自己先散架。”

张兰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拄着拐杖走进来,花衬衫敞着两颗扣子,手里拎着赤霄刀。她走到我跟前,把刀往桌上一拍,金属撞得台面嗡嗡响。

“拿着。”她说,“别装硬汉了,这玩意儿不是只能砍人用的。”

我没伸手。脑袋晕得厉害,眼前画面断断续续。织网者的权限还没打通,北极那边的信号越来越强,噬能体的波动频率和人类恐惧情绪完全同步了。

“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我咬牙,“我还撑得住。”

“撑个屁!”她一把抓住我肩膀,“你看看你自己,脸白得跟纸一样,手都在抖。你要真倒下了,外面那些人怎么办?小雅?沈皓?还是让大妈们拿扇子去挡能量波?”

我没说话,但呼吸重了几分。

她松开手,转身抽出赤霄刀。金红色的光刃瞬间展开,空气被割出一道细长的裂痕。紧接着,虚空中浮现出一段影像——

一个穿旧式作战服的男人站在废墟里,手里握着一把和赤霄很像的战刀。他对面是疤脸队长,机械臂闪着冷光。那人一刀劈过去,力量刚猛,却被对方单臂接住。下一秒,机械臂发力,刀身咔的一声碎成几截,连同宿主一起被轰进墙里。

画面消失了。

张兰芳收刀,声音低了些:“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他是第一个赤霄宿主,也是我以前的学生。那天他是为了护住一群孩子才上的前线。刀断了,人没了,可没人记得他。”

她盯着我:“你现在做的,不也是同样的事?守在这儿,不让别人冲出去送死?你以为扛下所有就是负责?错了。真正的负责,是活着把队伍带下去。”

我喉咙发紧。

她把刀重新推到我面前:“它认你。不是因为你有多强,是因为你知道它为什么存在。你现在疼,它也疼;你怕撑不住,它也在等你一句话——要不要一起扛?”

我低头看着那把刀。

刀柄温的,像是有热度从里面传出来。我慢慢伸出手,指尖碰到金属的那一刻,脑子里突然闪过很多画面:父亲的日志、失控的神器、沈皓在机房熬通宵、周小雅蹲在病床前读记忆、狗王叼着苹果核跑进基地……

还有昨晚广场上那场火。

火球飞向摄像机的瞬间,这把刀劈开了它。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保住那个想说真话的女孩。

我终于把手掌覆上去。

刀身轻轻震了一下,像回应什么。

“我不是不怕。”我抬头看她,“我是怕一旦我倒了,没人再敢站出来讲真话。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又会冒出来,说什么销毁神器、隔离宿主……到时候,谁来拦?”

“那就别倒。”她说,“但你别一个人扛。我们都在。小雅能查真相,沈皓能盯数据,狗王都能用苹果核砸人,你凭什么觉得自己非得一个人流血?”

我扯了下嘴角,没笑出来。

就在这时,监控屏上警报闪了。全球十几个城市同时出现情绪峰值,颜色从黄变红,像烧起来一样。织网者发出提示音:“检测到大规模负面信念聚集,符合噬能体吸收特征。”

我看了一眼数据走向。

“它在吃恐惧。”我说,“不是随机发作,是有目标地吸。越乱的地方,它越强。商场顶楼那次,广场抗议那次,都不是偶然。它在逼人害怕,然后靠这份害怕长大。”

张兰芳站直了身子:“所以接下来不能只靠打。得让人心里踏实。”

“对。”我松开刀柄,拿起边上的扳手,用力敲了下主机重启键,“先把这几处热点标出来,通知监察队优先巡逻。舆论不能让他们再带节奏,得让普通人知道,神器不是祸根,慌才是。”

她点点头,把赤霄刀收回拐杖形态,拄在地上:“我已经叫人集合了。老李头今天刚加入,他说他儿子就是因为被人骗‘神器会吃人’才自闭三年,这种谣言他最恨。”

我嗯了一声,正要说话,右臂猛地抽痛。血又渗出来了,比刚才更快。

她瞪我一眼:“医疗舱在三分钟内给你自动包扎,不去我就把你拖过去。”

“等等。”我按住台面稳住身体,“先把这个指令发出去——所有宿主注意,最近别单独行动。尤其是情绪不稳定的人,必须有人陪着。噬能体能感应到心理弱点,它会找软柿子捏。”

她盯着我看了两秒,忽然伸手把我左手按在赤霄刀上:“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连。这把刀听得见,我们也听得见。你想说什么,直接喊出来就行,别憋着。”

我点头。

刀柄的温度还在。

屏幕上,红点越来越多,但有一条新的信息通道亮了起来——是监察队的实时定位信号。一个个小绿点开始移动,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其中一个在城西,正是昨晚起火的地方。

另一个在东区医院附近,那里有个刚绑定神器的小护士,今天情绪波动异常。

还有一个在南郊小学外,张兰芳的舞伴王姨正提着菜篮子往校门口走,嘴里还念叨着“放学高峰最乱,得盯着”。

我喘了口气,靠回椅背。

伤口还在疼,头也没好,但手总算没那么抖了。

“你说得对。”我低声说,“我不该一个人扛。”

她哼了一声:“早这么说不就完了。”

我抬起右手,对着系统确认发送指令。

【全域通告:共生议会启动二级响应。请各宿主保持联络,避免孤立行动。恐惧会被利用,但信任不会。】

消息发出的瞬间,织网者的界面闪了一下。

不再是冰冷的数据流,而是多了些别的东西——一条条评论从各地弹上来。

【收到,我在社区值班】

【我们舞蹈队今晚加练,顺便巡逻】

【我在学校,孩子们都还好】

【我爸看完直播今天第一次笑了】

我盯着那些字,手指慢慢松开扳手。

张兰芳站在我旁边,一手拄拐,一手拍了下我肩膀:“行了,现在轮到大家上场了。你歇会儿,刀我先拿回去。下次要用,提前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