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发”建材店位于城北一个略显杂乱的专业市场边缘,门面不大,堆满了各种建材样品,空气中弥漫着水泥、油漆和金属混合的气味。该店近两个月内的监控录像硬盘被迅速拷贝送回市局技术中心。由于民用监控设备存储空间的限制,硬盘只保留了一个月内的完整录像记录。这对于案发时间已超过三十七天的案件来说,时间点卡得非常极限。
技术中心的灯光彻夜未熄。陈凯和几名视频分析组的同事眼睛紧盯着屏幕上分割成多个画面的监控录像,利用软件进行着倍速播放、人脸识别和轨迹追踪。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却像探照灯一样,不肯放过任何一帧可能包含线索的画面。
“头儿!找到了!”第二天上午九点,陈凯带着满眼红血丝,但精神却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他用力敲下暂停键,将一段监控画面投射到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看!三十七天前,下午三点十二分,张强确实出现在了‘宏发’建材店内!”
画面中,穿着一件皱巴巴灰色夹克的张强,独自一人走进了建材店。他在货架间略显茫然地转了一圈,最后在堆放绳索的区域停下,拿起一捆直径约1.5厘米的粗麻绳,走向收银台。从监控角度看,他当时的表情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又带着点犹豫。
“他购买了那捆麻绳,与捆绑尸体的麻绳类型初步比对,外观特征高度吻合!”陈凯语气肯定,但他随即切换了另一个角度的摄像头画面,画面正对着收银台,“但是……关键点在这里!你们看,张强在柜台前准备扫码付款的时候,他的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人!”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那个突然出现在张强身边的人影上。
此人身材比中等个头、约一米七出头的张强要高出小半个头,估计在一米七五到一米七八之间。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连帽夹克,帽子拉起来扣在头上,脸上戴着一个常见的蓝色医用口罩,将面容遮得严严实实。他刻意低着头,躲避着摄像头的主要拍摄角度。只能隐约看到帽檐下露出一小部分额头和浓密的眉毛。
“这个人……”陈凯将画面放大,虽然像素有所损失,但那个人的体态和动作依然清晰,“在张强拿出手机准备付款的时候,他非常自然地、主动上前一步,帮张强拿起了那捆看起来相当有分量的粗麻绳,扛在了自己肩上。然后,他们之间似乎有短暂的交流,张强侧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随后,是这个人拿着麻绳,和张强一起并肩走出了建材店的大门!”
一个神秘的同行者!
这个人的出现,让整个案件的性质变得更加复杂。他是谁?他与张强是什么关系?他陪同张强购买了后来用于捆绑张强自己的麻绳?这背后,是精心策划的欺骗,是隐晦的胁迫,还是某种……张强直到死前才醒悟过来的陷阱?
“立刻追踪他们离开商店后的行动路线!”陆野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然而,希望很快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建材店外的公共监控资源有限,两人离开商店后,仅仅走了几十米,便迅速拐进了一条狭窄的、没有安装监控探头的小巷,如同水滴汇入大海,彻底失去了踪迹。
“查!以‘宏发’建材店为中心,辐射周边所有可能拍到他们的路口、沿街商铺的自设监控、甚至是交通违章摄像头!给我把这个人离开小巷后可能的去向挖出来!注意他的体态特征、走路姿势、习惯性动作,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陆野对着通讯频道下令。同时,他转向周婷:“加强对张强所有社会关系的审讯力度!特别是那些比较亲近的,或者近期与他有频繁接触的人,反复问,交叉问,必须弄清楚,张强在失踪前,是否认识或者接触过这样一个身材偏高、体格看起来不算瘦弱、可能对绳索捆绑技巧或建筑材料有所了解的人!”
另一方面,对废弃7号小楼的勘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技术队动用了高强度的多波段光源和特种成像设备,在被仓促打扫过的水泥地面上,艰难地还原出了一片大致呈不规则椭圆形、曾被大量液体浸润过的区域轮廓,面积不小,几乎覆盖了房间中央的大部分位置。经过更为精密的潜血试剂(如荧光桃红蛋白结合法)检测,确认该区域存在大量被稀释和擦拭过的人血残留,其dNA与死者张强完全吻合!结合房间内发现的喷溅状血迹,基本可以确定,这里就是凶手囚禁、折磨并最终杀害张强的第一现场!
法医老白的初步尸检报告也提供了更多支撑性的、同时也更令人心情沉重的细节。除了确认死因是机械性窒息(颈部发现了被腐败组织部分掩盖的扼压痕迹,符合手指压迫特征),他在报告中写道:“死者胃内容物残留极少,几乎呈排空状态,显示出其生前曾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同时,在胃内容物和肝脏组织中,均检测出了少量未被完全代谢的苯二氮卓类镇定药物成分。推测死者生前曾被人为断食,并可能被强迫或欺骗服用了此类药物,以达到控制、削弱其反抗能力,或进行长时间审讯、折磨的目的。”
饥饿、药物控制、长时间捆绑、囚禁于废弃房屋、最终扼杀并沉尸……凶手的作案手段,显示出极强的控制欲、冷静的策划能力,以及一种近乎冷酷的残忍。这绝不像是一时冲动或者简单债务纠纷引发的杀人,更像是一场有预谋、有准备、有特定目的的报复、逼供或灭口行动。
“陆处,关于螺纹钢的销售记录,”一名负责外围调查的侦查员回来汇报,“‘宏发’建材店那边确认,那一批次的螺纹钢,主要销往了附近的几个小型私人建筑工地、装修队,以及一些零散的零售客户。购买记录庞杂,时间跨度也有一年多,正在逐一联系核实。不过,店员对监控里那个戴鸭舌帽和口罩的神秘男子完全没有印象,表示每天客人太多,记不清。”
“绳结的分析结果出来了吗?”陆野问一直在等待这方面消息的侦查员。
专门从市局特警支队请来的绳索应用专家给出了专业的意见:“陆处,这种‘双环扣’死结,打法非常专业,也相当古老,特点是越拉越紧,极难解开,即使用刀割也要费一番功夫。过去常用于航运固定重型货物、登山保护,或者某些需要绝对牢固的特殊行业领域,比如舞台吊装、某些特殊设备的固定。普通人家或者一般工地很少会用这种复杂又费力的结法。而且,从绳结的紧实程度和受力均匀度来看,打结的人手法熟练,不是生手,需要不小的手劲和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航运、登山、特殊行业……凶手的身份画像,似乎又被加上了一些特征标签,范围在进一步缩小。
陆野站在巨大的白板前,上面已经密密麻麻地贴满了线索卡片和关系连线:
中心是死者张强(社会关系复杂的赌徒,欠有高利贷);
延伸出神秘同行者(身材偏高,体格健壮,熟悉特殊绳结,可能接触建材,反侦察意识强);
连接第一现场(废弃7号小楼,有消毒水痕迹,大量血迹);
标注作案手段(长时间捆绑囚禁、断食、喂药、扼杀、沉尸);
关键物证(特定来源的粗麻绳、特定批次的螺纹钢、半枚运动鞋印)。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同散落一地的拼图碎片,正在被一块块捡起,试图拼凑出完整的真相图像。但显然,还缺少最核心的、能够指向凶手具体身份的那几块。
“凶手具备很强的反侦察意识,选择监控盲区活动,清理过现场,伪装了抛尸方式。”陆野环视着办公室里的团队成员,声音沉稳地分析道,“他对张强有着超出寻常的控制欲和折磨倾向,最终冷静地杀人沉尸。两人之间的关系,绝不仅仅是普通的赌债纠纷那么简单。张强身上,一定有凶手非常想得到的东西,或者,他知道了某些绝对不能外泄的秘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愈发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下一步,三个侦查方向必须全力推进:第一,穷尽一切技术手段和社会资源,通过监控追踪和人际关系深挖,务必锁定这个神秘同行者的真实身份,他是此案目前最关键的突破口!第二,深化对张强背景的调查,除了赌债,他是否还涉足其他更危险的领域?是否偶然间掌握了某个人的致命把柄?或者,他本身就是某个更大阴谋的知情者甚至参与者?第三,对全市范围内,符合绳索专家描述特征的特殊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秘密的、细致的摸排,尤其是航运相关、登山俱乐部、建筑工地特殊工种、演出设备公司等,重点留意近期行为异常、与张强或‘宏发’建材店可能产生过交集的人员!”
一张无形却严密的大网,正围绕着那个沉尸河底的赌徒和他那冷静残酷的对手,缓缓地、却又坚定不移地收紧。真相,埋藏在废弃小楼的灰尘与血迹里,隐藏在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消毒水气味中,镌刻在那冰冷的、来自特定渠道的螺纹钢上,也紧紧系在那个缠绕复杂、打死不休的绳结之中。
盘古团队的利剑,已然出鞘,寒光直指这起精心策划、手段老练的谋杀案的核心。凶手的影子,在越来越多的线索照射下,已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