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195章 竹下翻晒旧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檐外的竹架上,晾着刚拆洗的旧棉絮,被日头晒得蓬蓬松松,像堆白云。哑女踩着木凳,把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搭在竹杆上,袖口磨破的地方补着块浅灰补丁,针脚细密得像蛛网上的丝。

“这衫子都穿三年了,还留着?”小虎蹲在竹架下编竹筐,篾条在他手里绕出好看的弧度,“前儿镇上布铺打折,给你扯了块新的湖蓝色,比这个鲜亮。”

哑女回头瞪他一眼,指尖戳了戳补丁:“这是你第一次给我补的衣裳,针脚歪歪扭扭,当时还扎破了手。”她弯腰从竹筐里翻出个铁皮盒,打开来,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些碎布片——有他磨破的裤脚边,她剪坏的衣角,还有去年上元节不小心蹭上油渍的帕子角。

小虎的脸忽然红了,挠着后脑勺笑:“那时候笨手笨脚的,补个补丁都能把布戳出洞。”他记得那天她蹲在灶前烧火,他偷偷拿了针线,想给她惊喜,结果线缠成了团,手指被扎出好几个小血点,最后还是她笑着解开线团,手把手教他“针要从布纹里走”。

哑女拿起块浅黄碎布,上面绣着半朵没完成的桃花,针脚歪歪扭扭。“这个你还记得?”她挑眉,“说要给我绣个荷包,结果绣到一半就嫌累,扔在针线笸箩里生了灰。”

“哪能忘,”小虎凑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那半朵桃花,“后来你熬夜给绣完了,挂在我腰间,我揣了整整一年,磨得边角都毛了。”那荷包现在还压在他枕头底下,夜里翻身时摸到,心里总觉得踏实。

竹架上的衣裳渐渐挂满了,蓝的、灰的、洗得发白的,像一面拼布墙。哑女一件件理着,忽然停在件小袄前——那是去年冬天小虎给她做的,针脚虽然比以前整齐,却在衣襟处多缝了道褶,当时他红着脸说“这样挡风”,其实是裁布时量错了尺寸。

“这件得重新缭一下边,”她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拆开那道多余的褶,“不然穿起来总卡脖子。”

小虎赶紧放下竹筐:“我来我来,上次学了新针法,保证比你缝得还平。”他从针线笸箩里挑出根青线,穿针时眯着眼凑了半天,逗得哑女直笑。

阳光穿过竹叶,在旧衣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哑女看着小虎低头缝衣的样子,他的侧脸比去年轮廓更分明了些,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浅影,手指虽然还带着做粗活的薄茧,捏着细针却稳了不少。

“你看,”她忽然开口,“这些旧衣裳,就像咱过的日子,看着不起眼,补补缝缝的,倒比新的还暖和。”

小虎缝完最后一针,打了个漂亮的结,抬头冲她笑:“可不是嘛,新衣裳穿在身上,总觉得拘谨,旧的穿着,哪儿都舒坦。”他把缭好边的小袄搭回竹架,风一吹,衣裳轻轻晃,像在点头应和。

傍晚收衣裳时,哑女把那件蓝布衫叠得整整齐齐,放进樟木箱的最底层,上面压着那半朵桃花碎布。小虎见了,从怀里掏出个东西递给她——是个新绣的荷包,上面一朵完整的桃花,针脚虽不算顶尖,却比去年那半朵工整了十倍。

“给,”他耳根发红,“这次没半途而废。”

哑女接过来,指尖抚过光滑的缎面,桃花的丝线在夕阳下泛着柔光。她忽然觉得,那些补过的旧衣、没完成的绣活,还有两个人笨拙却认真的模样,都是日子里最珍贵的痕迹,比任何新物件都让人安心。

夜风起来时,樟木箱的木香味混着旧衣裳上的皂角香漫开来,哑女靠在小虎肩头,听着他讲明天要去山里采野栗子的计划,忽然觉得,这样慢慢攒着日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