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条人命啊……”易学习的声音低哑,却带着不可动摇的决心,“必须给个说法。

不管是谁,都逃不了!”

这话既是警告孙连城,更像是对自己立下的誓言。

外面大雨倾盆,救护车顶灯在雨幕中闪烁,警笛声混着雨声,撕扯着黑夜。

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为这场悲剧低语,诉说着藏在光鲜背后的阴暗。

与此同时,祁同伟坐在办公室里翻看昨晚的案卷,心头泛起一阵复杂情绪。

他没想到,这些人手段竟如此狠绝,连底线都不要了。

更讽刺的是,这事偏偏发生在他卸任公安厅长的第四天。

时间掐得精准,就像是故意等他交出权柄,才敢动手。

这背后必有猫腻,必须查到底。

正思索间,办公室的门被推开,走进一人,身形气质与高育良颇为相似——正是京州新任证法委书籍,孟德海。

此时的孟德海,对祁同伟的感激早已深入骨髓。

回想当初在京海,自己被调去人大当主任,表面升迁,实则雪藏。

那个位置听着体面,可谁都清楚,政治生命基本画上了句号。

那时的他,并非为自己惋惜。

他是过来人,什么风浪没见过?手段从不拘一格,能走到今天这步,已属不易。

真正让他夜不能寐的,是安欣。

战友的儿子,为了扳倒京海黑恶势力,熬到两鬓斑白,年近四十仍孤身一人。

而自己身为长辈,却束手无策,连护他周全都做不到。

那种无力感,比贬谪更痛。

直到祁同伟出现,一切峰回路转。

积年难题迎刃而解,自己的仕途也枯木逢春,直接重返省厅。

更让他欣慰的是,安欣如今已是清华区分局副局长。

虽然职位不算耀眼,但比起过去动辄被排挤打压的日子,已是天壤之别。

他和安欣聊过,祁同伟曾有意调他进省厅,却被婉拒。

而他自己接到调令时,没有半分犹豫。

他知道,自己这条命,是祁同伟重新给的。

从此以后,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他没有亲生儿子,安欣就是他的孩子。

孩子得了如此大恩,做父亲的怎能无动于衷?

这一点,孟德海心如明镜,也执行得毫不犹豫。

所以当孟德海接到调任京州证法委书籍的通知时,心里便已了然。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祁同伟要动他了,就在此刻。

他很清楚规矩,在正式履新之前,必须先来一趟省厅,面见祁同伟,领清楚任务。

世上没有白给的好处。

从京海市人大,到省厅任职,再到如今的京州证法委书籍,虽然都是正厅级,看似平调,实则天差地别。

在省厅那会儿,他名义上是高配副厅,可实际上呢?不过是个临时打杂的角色,没人真把他当回事。

祁同伟另有打算,他也心知肚明,只负责些边角事务,无足轻重。

但这一次不一样。

京州证法委书籍,绝非虚职,而是实打实的权力核心。

当年赵立冬坐镇此位时,把他压得喘不过气。

如今轮到自己有机会踏上这个位置,岂能轻易放手?

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十足信心。

过去办事,事事靠自己张罗,上面没人撑腰,处处受制,束手束脚。

如今背后站着祁同伟,还有什么好怕的?就算是京州的李达康,他也敢正面交锋。

证法委书籍这个位置,向来是看人下菜碟。

你若有本事、有背景,这位置就是真正的三把手,甚至能与一把手分庭抗礼。

高育良曾做到这一点,现在的祁同伟更是如此。

前例在前,他自然不甘落后。

此刻,他无需多想。

只要祁同伟点头,一切水到渠成。

就这么简单。

因此他的态度,完全取决于祁同伟的一句话。

祁同伟抬眼望着孟德海,心中不禁感慨:真像啊。

这个人,无论气质还是相貌,都和高育良出奇地相似。

不止他一个人这么觉得。

事实上,这份神似,正是祁同伟看重他的重要原因。

那么多干部,为何偏偏选中他?除了能力,这份“眼缘”也占了不小分量。

此刻祁同伟脸上挂着笑,语气轻松地问:“你专程过来,有什么事?”

其实他心里明白孟德海的来意,但还是要这么问一句。

因为此时此刻,姿态很重要。

有些话,由他说出来,和由别人转述,分量完全不同。

所以他要主动开口,把主动权握在手里。

而孟德海自然懂得其中深意,配合得恰到好处。

“祁书籍,我收到了组织部的调令,安排我去京州担任证法委书籍。

这个调动有些突然,我也拿不准,特地来听听您的意见。”

“您是我一直以来的领导,这种大事,我必须向您汇报。

同时也希望您能指点一二,让我少走弯路。”

论年纪,孟德海其实比祁同伟还长几岁。

但在场面上,他姿态放得很低,恭敬有加。

这就是官场的潜规则。

谁给你机会,谁就是你的靠山。

哪怕年长几岁,面对提携者,也得低头。

祁同伟没有直接回应,反而话锋一转,问道:

“那你对京州的书籍,李达康同志,怎么看?客观评价一下。”

这话听起来平常,实则意味深长。

真正的问题不在调令本身,而在立场。

他知道孟德海来,不只是为了走个过场,更是来确认站队的方向。

而此时的孟德海早已有所准备。

半年省厅经历,让他看清了汉东的格局。

如今省内两大势力分明:一边是以祁同伟、高育良为核心的“汉大帮”,牢牢掌控证法系统和两个地市;另一边则是沙瑞金领衔,李达康冲锋在前的改革派。

当初扳倒赵立春,表面是沙瑞金主导,结果却是祁同伟一方得利。

这其中的博弈,耐人寻味。

胜负已分,但较量未止。

战场悄然转移,从省韦下沉到了京州。

对于这次调动,孟德海也曾反复揣测。

最可能的安排,或是京州市公安局长——毕竟这是他熟悉的领域;再不然,便是光明区委书籍。

唯独证法委书籍这个位置,他从未敢想。

太关键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他坐上这个位子,就意味着正式踏入权力中枢,成为这场博弈中的关键棋子。

说实话,这职位算是大步高升了。

要是不出岔子,坐上这个位子,不出一两年,就能挂上市韦副书籍的头衔。

这种安排,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背后通着的路子,退休前稳进省人大副职。

副部级待遇落地,这种事情,他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可眼下竟真落到了自己头上。

而祁同伟此刻的态度,也毫不掩饰。

“依我看,李达康不过是个严苛的官吏罢了。

遇事不敢扛担子,对下属却格外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