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初四迎神
大年初四的清晨,王超是在一阵淡淡的香火气味中醒来的。推开窗户,见母亲李秀兰正在院子的东南角摆弄着什么,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妈,这么早就在忙了?”王超披衣出门,这才看清母亲是在一个小瓦盆里烧着纸钱和香。
李秀兰回头笑了笑:“今儿个迎灶神,得早点准备。你去把玥玥和刚子叫起来,让他们也来拜拜。”
王超这才想起,按照老家的习俗,正月初四是要迎接灶神回府的日子。他连忙进屋,叫醒了还在熟睡的弟妹。
“哥,让我再睡会儿......”王玥揉着眼睛,很不情愿。
“快起来,迎灶神可是大事。”王超轻轻拉开她的被子,“去晚了灶神爷要不高兴的。”
一听这话,王玥立刻清醒了,一骨碌爬起身来。王刚也赶紧穿好衣服,两个孩子跟着王超来到院里。
李秀兰已经准备好了简单的供品:三炷香、一碗清水、几块米糕。她让孩子们洗净手,领着他们恭恭敬敬地朝着灶台的方向拜了三拜。
“灶神爷保佑咱们家新的一年丰衣足食,平安顺遂。”李秀兰低声念着,神情虔诚。
王超也跟着拜了拜。虽然他骨子里是个现代人,但这些传统习俗中蕴含的美好寓意,还是让他心生敬畏。
仪式结束后,王红已经把早饭准备好了。简单的米粥配咸菜,还有昨天剩下的年糕。
“妈,迎灶神为什么要选在初四啊?”王玥一边喝粥一边好奇地问。
李秀兰耐心解释:“老话说送神早,接神迟,送灶神是腊月二十三,接灶神就要等到初四。让灶神在天上多待几天,好向玉皇大帝多说些好话。”
王刚插嘴问道:“那灶神真的会帮咱们说好话吗?”
“只要咱们心地善良,勤劳持家,灶神自然会保佑的。”王建国难得地接话,摸了摸儿子的头。
早饭后,王超见天气不错,便提议:“今天要不要去河边走走?听说冰都化了。”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弟妹们的响应。王玥兴奋地拍手:“好啊好啊,我要去捡漂亮的石头!”
李秀兰给孩子们穿戴整齐,特意给瑶瑶裹了件厚实的小棉袄。一家人在晨光中向着南水河走去。
河边的柳树已经冒出了嫩芽,河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几个早起的老人正在河边散步,见到王建国,都热情地打招呼。
“王师傅,带着孩子们出来走走?”
“是啊,趁着天好,出来活动活动。”
王玥和王刚一到河边就兴奋地跑开了,在河滩上寻找着漂亮的鹅卵石。王红抱着瑶瑶,指着河面上的野鸭给妹妹看。瑶瑶睁大眼睛,咿呀着伸出小手。
王超沿着河岸慢慢走着,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忽然,他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不远处垂钓。
“陈叔?”王超走近了些,果然看见陈守义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握着钓竿。
陈守义回头看见王超,露出笑容:“超儿也来河边散步?今天天气好,我来试试手气。”
“钓着什么了吗?”
“刚来不久,还没开张呢。”陈守义指了指身边的水桶,“不过不急,钓鱼讲究的是耐心。”
王超在陈守义身边的石头上坐下,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从过年习俗说到开春后的打算。
“等过了正月,我打算去省城走一趟。”陈守义压低声音,“听说那边有些新来的货,你要是有兴趣......”
王超会意地点点头:“到时候再看。陈叔要是见着什么新鲜的,帮我留意一下就行。”
正说着,陈守义的鱼漂突然动了。他熟练地一提竿,一条巴掌大的鲫鱼在空中划出一道银弧。
“开张了!”陈守义乐呵呵地把鱼放进水桶,“今晚可以加个菜了。”
这时王玥跑了过来,看见水桶里的鱼,惊喜地叫道:“陈叔钓到鱼了!”
这一喊,把王刚也引了过来。两个孩子围着水桶,看着里面的鱼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陈守义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干脆把钓竿递给王刚:“来,刚子,你来试试。”
王刚又惊又喜,在陈守义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握着钓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水面。王玥也紧张地站在哥哥身边,生怕惊跑了鱼。
王超看着这温馨的一幕,不禁微笑。这样的日子,平淡却真实,正是他最珍惜的时光。
中午时分,一家人慢慢走回家。王刚一路上都在兴奋地说着钓鱼的经历,虽然最后他一条也没钓到,但那份期待和兴奋已经让他心满意足。
午饭时,李秀兰用陈守义送的腊鱼做了个红烧鱼块,香气扑鼻。王建国抿了口小酒,满足地说:“这年过得,一天比一天有滋味。”
饭后,王超回到自己房间,悄悄查看了系统。今天的秒杀商品里有几本农业技术的书籍,他想了想,还是买了下来。虽然现在用不上,但多学点知识总没坏处。
下午,王超陪着王玥整理她的集邮册,把新得的邮票小心翼翼地夹进册子里。王刚则在一旁练习写字,说是开学后要给老师看看他的进步。
黄昏时分,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王超站在院子里,看着炊烟从各家各户的烟囱里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
李秀兰在厨房里忙碌着,今晚她要做一个拿手的梅菜扣肉,说是要好好谢谢灶神。
王超深深吸了口气,感受着这份平淡中的幸福。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日子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第三百二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