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初五做客
大年初五的早晨,天已大亮,王超听见院子里传来母亲李秀兰和姐姐王红的说话声。他披衣起身,推开房门,见母女二人正在厨房里忙碌。
超儿,这么早就醒了?李秀兰回头看见他,擦了擦手,正好,来帮妈看看,今天去老张家带这些礼物够不够。
王超走近一看,厨房的案板上已经摆好了李秀兰准备的礼物:一小坛自制的霉豆腐,几包芝麻糖,还有昨天特意留下的半只腊鸡。王红正在灶台前熬粥,见弟弟来了,笑着招呼:粥快好了,去叫玥玥和刚子起床吧。
妈,这些已经很好了。王超说着,心里却另有打算,我回屋再拿点东西。
他关上门,凝神开启了系统秒杀。今日的商品中,他一眼就看中了那一对汾酒和一只金华火腿。支付钱款后,他小心翼翼地从系统空间取出这两样东西,用旧报纸仔细包好。
早饭时,王建国听说要去张保国家,显得很高兴:保国和我在钢铁厂共事十几年,如今又在食品厂当车间主任,干的风生水起,咱们两家是该多走动走动。
王玥兴奋地拍手:太好了,保国伯伯做的菜,可好吃了!
王红一边给瑶瑶喂粥,一边笑着说:我昨天还看见小芳在门口晒被子呢。
张保国家就在同一条巷子里,从王超家出发,不过几百来步的距离。这也是为什么两家能时常串门,关系格外亲近的缘故。
早饭后,一家人收拾妥当。王超提着装好礼物的竹篮,李秀兰抱着穿戴一新的瑶瑶,王红牵着蹦蹦跳跳的弟妹,王建国则背着手走在最前面。
巷子里的青石板路上还残留着鞭炮的碎屑,晨光透过巷口的老樟树,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走了不过几分钟,就看见张保国家那扇熟悉的木门大开着。
建国来啦!张保国早就等在门口,笑着迎上来。他身上还系着围裙,手里拿着锅铲,显然是正在厨房忙活。
保国大哥啊,大过年的还让你下厨。李秀兰有些过意不去。
应该的应该的,胜利和他媳妇在厨房帮我打下手呢。张保国说着,看见王超手里的竹篮,佯装生气,超儿,你们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王超笑着把竹篮递过去:就是些自家做的吃食,保国伯别嫌弃。
张保国家的小院虽然不大,但收拾得格外整齐。这时张胜利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身后跟着他媳妇小芳。
王叔、李婶,超儿,红红,你们来啦!张胜利热情地招呼着,小芳也笑着向众人点头问好。都是多年的老邻居,彼此再熟悉不过。
王红接过李秀兰怀里的瑶瑶,对张胜利说:胜利哥,小芳姐,新年好啊。瑶瑶乖,来给伯伯婶婶拜年。
堂屋里,两个老工人聊得正欢。张保国给王建国斟茶,感慨道:建国啊,说起来真要感谢超儿。要不是他把我调到食品厂当车间主任,现在我还是待业居民。更别说超儿还帮胜利搞到了物资局的工作。现在胜军也在钢铁厂转正了,我们一家都要感谢你们啊!
王建国摆摆手:都是老邻居了,说这些干什么。超儿能帮上忙,那是他的本事。
王超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两位长辈的谈话。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砖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王红抱着瑶瑶在院子里散步,不时指着院里的腊梅教妹妹认花。
厨房里飘出阵阵香气,李秀兰和小芳的说笑声不时传来。王玥和王刚则在院子里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小院中。
中午开饭时,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张保国特意做了拿手的红烧肉,小芳蒸了一条鱼,寓意年年有余。王超带来的金华火腿被切了一盘,红白相间,香气扑鼻。
这么多好菜!王建国看着满桌的菜肴,连连称赞。
张胜利打开王超带来的汾酒,给两位长辈斟上:王叔、爹,今天咱们好好喝两杯。要不是超儿帮忙,我现在还在家待业呢,哪能进物资局工作。
王红细心地把鱼肉挑去刺,喂给瑶瑶吃。小芳见状笑着说:红红真会照顾人,以后一定是个好妈妈。
席间,大人们推杯换盏,孩子们也吃得津津有味。瑶瑶坐在王红腿上,乖乖地吃着姐姐喂的饭菜。
饭后,张保国拉着王建国在院子里下象棋,两个老伙计一边对弈一边聊天,其乐融融。王红帮着李秀兰和小芳收拾碗筷,三个女人在厨房里边干活边聊着家常。张胜利则带着王超在屋里喝茶。
超儿,张胜利压低声音,我前两天在局里听说,过了年可能要调整工业计划。你们玻璃厂的事,说不定会有转机。
王超神色平静:顺其自然吧。现在这样也挺好,难得清闲。
你这心态真好。张胜利赞赏地点点头,不过你放心,要是有好消息,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夕阳西斜时,王超一家告辞离开。张保国一家一直送到巷子口,小芳特意往王红手里塞了个纸包:红红,这是我娘家的特产,带回去给大家尝尝。
回家的路上,晚霞把巷子染成了金色。王玥牵着姐姐的手,蹦蹦跳跳地说:保国伯伯一家人真好。
王红抱着已经睡着的瑶瑶,轻声对王超说:小芳姐说她有个很好的小姐妹,想介绍给你认识呢。
王超笑着摇摇头:姐,我现在没心思想这些。
王红理解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王超看着天边的晚霞,心中暖暖的。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邻里之间的情谊显得格外珍贵。而他能够帮助张家改善生活,也让这份情谊更加深厚。
(第三百二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