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衙役凌云志 > 第152章 旧事钩沉惊秘闻 诗讽时弊扬清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2章 旧事钩沉惊秘闻 诗讽时弊扬清名

时值仲冬,天色阴沉。凌云踏进叶姨娘暂居的那处僻静院落时,但见庭中老树枯枝遒劲,犹如铁画银钩,刺向灰蒙蒙的天穹。叶姨娘正倚坐窗前,手抚微隆的小腹,眉宇间凝着一缕轻愁。见凌云到来,她忙起身欲行礼,被凌云摆手止住。

二人对坐,炭盆毕剥作响。寒暄数句后,凌云便提及在沈府所见,状若无意般谈及那位与赵远面貌酷肖的青年。他语调和缓,目光却如鹰隼般捕捉着叶姨娘脸上每一丝细微的变化。

“……姨娘或许不信,若非年岁有差,几令人疑是同胞兄弟。世间相貌相似者虽多,然相似至此等地步,着实罕见。”凌云轻呷一口热茶,慢条斯理道。

叶姨娘捧着茶杯的手指微微一颤,盏中茶水漾起圈圈涟漪。她强自镇定,勉强笑道:“老爷说笑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凌云观其神色,心下已了然七八分。他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直刺对方心底,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恕凌云唐突。姨娘在入我岳父门庭之前,究竟在何处安身?”

叶姨娘脸色倏地一白,眼神游移,似有万般难言之隐在胸中翻涌。她迟疑良久,见凌云目光坚定,知难回避,终是咬了咬下唇,低声道:“妾身……妾身曾在沈家为婢。”

“可是永嘉坊沈府?”凌云紧接着问,语气笃定。

叶姨娘惊愕抬头,脱口而出:“老爷如何得知?”此言一出,她便知失言,慌忙垂首,双手紧紧绞住了衣角。

至此,凌云心中疑云尽散,那面貌相似绝非巧合。他环顾四周,确保无人窥听,方凑得更近,气息几乎拂到叶姨娘耳畔,声音低沉若耳语:“既然如此,姨娘为何离开沈家?其中必有隐情。”

叶姨娘面色瞬间扭曲,羞愤、恐惧、不甘交织闪过。她下意识地护住腹部,思及自身处境与未来倚仗,把心一横,仿佛要将那段屈辱岁月从喉中呕出:“妾身……当年在沈家为婢,颇得二公子信任,常侍左右。谁知……谁知二公子他……一日午后,竟将妾身强拉入房……妾身力弱,未能挣脱……”她语带哽咽,停顿片刻,方继续道,“此后,二公子便时常寻机纠缠。次数一多,终是纸包不住火,被主母察觉……妾身被责行为不端,逐出府门。几经辗转,才……才被赵老爷买下。”

一番话说得断断续续,泪珠已滚落衣襟。真相至此大白,赵远身世,水落石出。

凌云听罢,默然片刻。窗外寒风掠过枯枝,发出呜咽之声。他缓声道:“往事已矣,姨娘如今既有归宿,又怀骨肉,前尘旧事,不必再提,安心将养为上。”又温言安抚几句,允诺日常用度绝不短少,见叶姨娘情绪稍定,方才起身离去。

次日,凌云与赵司马手谈。棋枰之上,黑白子错落如星斗布阵。赵司马执白子,沉吟半晌落下一子,忽捻须叹道:“凌云啊凌云,如今满城皆传你讽喻崔公之诗,百姓对你交口称赞,谓汝乃敢言直谏之士。奈何这满城风雨之中,竟无半字提及老夫?岂不令我心寒呐!”语带调侃,眸光却锐利,探究之意暗藏。

凌云闻言,指尖黑子轻巧落入棋枰要害之处,微微一笑,从容应道:“明公此言差矣。那等风口浪尖,下官独自承担便是矣,岂敢拖累明公?雷霆雨露,皆由下官一身当之,方显下官对明公之忠心。”言辞恳切,面上却带着几分狡黠。

赵司马指着他笑骂:“好个滑舌小子!”

正说笑间,长随张三悄步而入,躬身奉上一封书简。凌云拆开一看,纸上仅寥寥数字:“事急,速来县衙一晤。”

凌云神色不变,指尖捻着信纸,移至旁边烧得正旺的兽炭铜盆边,任其卷曲、焦黑,终化为一缕青烟。他转而对赵司马拱手,目光湛然:“明公,棋局暂歇。大事定矣。”

赵司马执棋之手顿在半空,眼中精光一闪,会意一笑,并不深问,只道:“既如此,速去速回。这局棋,老夫等你回来见个分晓。”

凌云起身,整了整衣袍,大步而出。院中寒风拂面,他却觉胸中块垒尽去,一股运筹帷幄、静待风云的豪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