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衙役凌云志 > 第153章 大堂斥使君演忠直 枷号示众望钦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3章 大堂斥使君演忠直 枷号示众望钦差

凌云赶去县衙,半晌赶回州城。

腊月十五清早,州衙擂过几通鼓,每日的排衙照常开始。自司马往下,一众官吏齐集大堂拜见刺史。随后各色人等按次序上前禀报事务、听候吩咐,这叫衙参。

今日衙参,赵司马依旧被略过,直接从长史开始,接着是司法参军、录事参军、司仓参军……谁知一向在司马厅坐冷板凳的凌录事,忽然走出人群,对刺史拱手道:“近日米价连连上涨,还望使君体恤百姓,设法平抑。”

满堂皆惊。凌录事到任后向来低调,从不曾在衙上开口,今日怎的突然发声?再说,仓米事务自有司仓参军掌管,他这一出,实属越权。更何况,临海仓里那点存粮,在座谁人不知?撑死也只够明年春荒赈济,这时节哪能开仓平粜?想到这儿,众人不禁暗怪凌云多事。州里不是没试过补救,可越回购米价越高,从外州调粮又是远水难解近渴。

崔刺史心头火起,暗想:前番的事本官还没寻你算账,你倒自己送上门来,真当本官动不了你?当即斥道:“区区小吏,安敢妄议政事!仓务何时轮到你插嘴……”

不等崔刺史说完,凌云竟以下犯上,高声打断:“州中百姓困苦不堪,使君却一连数月安坐堂上,视民瘼如无物么?我台州百姓何辜,遭你这等昏官主政!尸位素餐!昏聩无能!无耻之尤!”

堂上官吏衙役个个目瞪口呆。一介九品杂官,竟敢当面痛骂四品刺史,这是何等场面?有些在衙门当差多年的老吏,也未曾见过这等奇事,心下连称百年难遇。

崔刺史也没料到这凌云竟如市井泼妇般辱骂自己,气得胡须直抖,失了镇定,抽出一支签牌掷在地上,厉声道:“给我打!”

凌录事面无惧色,慨然道:“纵然杖毙又如何!下官为民请命,死有何惧!”

赵司马冷眼旁观,心道:你这戏演得太过,火候猛了。便出列对崔刺史道:“凌录事终究是朝廷命官,纵有错处,也当由有司论处。使君当留存体面,岂能因几句直言便动刑?”

崔刺史拍案道:“来人!将这目无尊上的狂徒拖出去,枷号三日示众!”

赵司马再次抗议:“此乃乱命!使君无权这般处置命官!”

崔刺史道:“依令行事”!

衙役走到凌云面前,摆手道:“凌录事请吧,莫让小的们动手。”

凌云冷哼一声,挺胸抬头出了大堂。

这种刑罚多是用来惩戒犯错之人,枷在衙门外以儆效尤。可凌云没料到自己也有这一日。

戴木枷怎么也比打板子好?而且也戴不了多久,全当尝个新鲜。况且他早吩咐过李四见机行事,后面应当无碍。

虽想得轻松,可一见衙役抬来的木枷,凌云顿时变色——枷锁分十斤、三十斤、六十斤、九十斤等,这伙人搬来的,竟是九十斤的!

这等枷锁会直接把人压在地上,极尽羞辱,他凌云岂能丢这个脸?心下明白,这帮小人是要落井下石讨好刺史,大怒道:“一帮小人,安敢如此!”

杨班头冷笑:“凌录事自己请吧,我要是动手场面不好看。”

“杨班头厚赐,本官必有重谢!”

杨班头不屑:“待凌录事挺过这次再重谢吧。”

阴险狗才!凌云怒。他万万没想到局面会变成这样。

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凌云正在苦思对策,一声高喝“住手”!居然是李捕头。

州衙里头,真正跟凌云有过交际的就两个,赵老头跟李捕头。方才在堂上见凌云言行,李巡捕就觉着里面有猫腻,又晓得他背后有靠山王明府,来历不浅。合计起来看,凌云这小子八成在买直邀名。

所以李捕头跟了出来,打算先卖个人情,便制止了杨班头。李捕头直接管着杨班头,他的话杨班头不敢不听。

“你们退开些,某与凌大人聊会。”

凌云正苦思无果,见到李捕头制止了杨班头,大喜:“李捕头开个价?”

李巡捕低声道:“凌录事玩笑了,今日此举,究竟是何用意?”

“本官夜里梦到今日宜骂使君。”凌云道。

李捕头深深看凌云一眼,心下盘算:听说连冯观察使那般人物都奈何不得王明府,可见王明府根基之深。而王明府与凌录事交情不浅,又闻沈家巷那位沈三官人也常与他往来。这么说,凌录事必留了后路。此时帮他一把,算是雪中送炭的人情,应有回报。就算遭崔刺史怪罪,也不是没法转圜,大不了熬一熬,任期将满的崔刺史或调或迁。这生意做得。主意已定,李巡捕叫过杨班头:“换个十斤的。上头怪罪,某一力承担。”

就这么着,凌录事被戴上枷锁,推出了州衙大门。

这位刚被推出来,就引得人注目。事不算新鲜,可官爷被枷出来展览,实在少见,少不了围上来狠狠看热闹。

“这不是凌录事吗?”。

“能给凌录事上枷的,只有刺史大老爷吧?所犯何事?”

“这你就不懂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政争啊!听说凌录事是赵司马的人,赵司马又跟刺史不对付。凌录事准是被刺史拿住错处整治了。”

“前阵子听说凌录事为民写诗讽剌史,莫非遭报复了?这世道还有没有天理!”

凌云两眼望天,心下大骂李四这狗才怎么还不来,老爷我快成耍猴的了。

总算看见李四连滚带爬从州衙跑出来,扑到凌云脚下,抱腿哭喊:“老爷啊!咱府上又不缺米,米价涨到百贯关咱什么事?仓米粜不粜,又关咱什么事?您为这个顶撞使君值当吗!可怜老爷堂堂官身,受这般刑具加身之辱!那些无知小民,谁念您的好?实在犯不上啊!”

李四这一喊,围观的人一片哗然。在场谁不是为米价发愁的?一听凌大人是因为请求平粜得罪刺史受罚,顿时群情激动,齐为凌云欢呼叫好,赞誉之词不绝于耳。

听在耳中,凌大人只觉得轻飘飘浑身舒坦,这才明白王明府为啥那么热衷赚名声了。

“其实某没那么好……”凌云两手隔着木板,勉强拱了拱,朗声道:“凌云无能,愧对乡亲父老,这官不做也罢!”

正在这时,一队人马忽然出现在州衙大门外,亮出仪仗官牌,前导大喝:“钦差巡察浙东诸州仓储事、御史台侍御史奉命到此!闲杂回避,崔刺史速迎!”

钦差?衙役连滚带爬冲进来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