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徒步记录者 > 第179章 内蒙古 · 沙海明珠——乌金之海与葡萄美酒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9章 内蒙古 · 沙海明珠——乌金之海与葡萄美酒2

我们让楚凡在乌海多停留一日,去感受这座“沙海明珠”在工业与自然奇观之外,那些生动而温暖的市井纹理。

昨日的乌海,是宏大的、奇崛的,充满了人造湖泊的壮丽与沙漠绿洲的奇迹。楚凡决定,今天他要暂时放下那些震撼的景观,像一颗沙砾,潜入这座城市的街巷与人群,去品味它作为一座“生活之城”的日常滋味。

6. 清晨的“羊肉稍麦”与砖茶

楚凡被本地朋友带进一家老字号,品尝乌海风格的羊肉稍麦。与呼市、包头的稍麦相比,这里的稍麦馅料似乎更强调羊肉的本味,汤汁丰盈,皮薄如纸。就着一壶熬得浓酽的砖茶,是化解油腻、开启一天的完美方式。

“咱乌海的早茶,讲究的是个实在,”朋友咬着稍麦,含糊地说,“下矿的工人、跑车的司机,吃了这顿,一天都顶事儿。”

7. 矿山公园的往昔记忆

他信步走入一座由废弃矿坑改造的矿山公园。巨大的采掘设备如同钢铁巨兽般静卧在草地上,供人参观。儿童在滑梯上嬉戏,老人在步道上散步,曾经的工业伤疤已成为市民的休闲乐园。

一位在公园里遛弯的老矿工指着那些设备对楚凡说:“看见它们,就想起我们当年战天斗地的样子。现在它们退休了,我们也老了,但这片土地,总算是越来越好了。”

8. 葡萄酒庄的“醒酒”时光

下午,楚凡拜访了一家本地酒庄。在充满设计感的品酒室里,他学着品鉴了几款乌海产的葡萄酒。酒庄的酿酒师,一位从法国学成归来的年轻人,向他娓娓道来本地产区葡萄酒的风土特点。

“很多人惊讶乌海能出好葡萄酒,”酿酒师摇晃着酒杯,“但这恰恰证明了这片土地的潜力。我们不仅要挖煤,更要种葡萄,酿美酒,让世界看到乌海甜美、精致的一面。”

9. 黄河滩边的最后漫步

傍晚,他再次来到黄河边,这一次是在乌海段的滩涂上。夕阳将河水与对岸的沙漠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有市民在河边钓鱼,有情侣在携手漫步,与他昨日在湖上看到的壮阔景象不同,这里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宁静与温情。

10. 最后的晚餐:沙葱与烤羊排

临行前的晚餐,楚凡点了两道极具地方特色的菜:凉拌沙葱和烤羊排。沙葱是沙漠特有的植物,清爽可口;羊排则烤得外焦里嫩,带着荒漠地区特有的豪迈香气。这顿晚餐,将沙漠的馈赠与草原的风味完美结合。

当楚凡整理行囊,准备踏上归途时,他发现乌海的形象已无比立体:

· 它不仅是甘德尔山的雄伟雕像,也是矿山公园的儿童笑声。

· 它不仅是乌海湖的万顷碧波,也是黄河滩边的宁静黄昏。

· 它不仅是地下的“乌金”,也是地上的“紫珠”。

· 它不仅是煤炭博物馆的厚重历史,也是葡萄酒庄的时尚品味。

· 它不仅是工业城市的硬朗,也是书法之城的儒雅。

这座城市,就像一位在风沙中磨砺出的汉子,外表粗犷,内心却有着对美好生活最执着的追求。它用自己的方式,在沙漠与黄河之间,书写着一部关于生存、发展与升华的传奇。

楚凡的背包里,多了一瓶乌海产的干红葡萄酒和一小包沙葱种子。他带着对这座沙海明珠的深深敬佩与美好祝愿,踏上了归途。内蒙古的旅程在此刻圆满结束,但乌海——这片在逆境中创造奇迹的土地,将如同那甘德尔山上的雕像,永远矗立在他的记忆里,提醒着他关于坚韧、智慧与希望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