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409章 朝堂暗涌(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再次走进御史中丞的公房,气氛比上午更加凝重。

李纬坐在案后,脸色铁青,手中拿着一份奏章,正是弹劾苏明远的那份。房中还有另外两位御史在座,都是御史台的资深官员。

苏御史,你自己看看吧。李纬将奏章扔到他面前。

苏明远拿起来细看,越看脸色越难看。这份弹劾奏章洋洋洒洒数千字,将他在明州任上的种种政绩,全部歪曲成了贪墨枉法的证据。

比如,他当年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被说成是虚报工程款项,从中渔利;他减免灾民税赋的善政,被说成是勾结富商,借机敛财;就连他整顿吏治、罢黜贪官的事,也被说成是排除异己、收受贿赂。

这纯属子虚乌有!苏明远将奏章重重拍在案上,下官在明州三年,账目清清楚楚,何来贪墨?

问题是,他们已经找到了所谓的证人。李纬冷冷地说,有三个商人,都指证你收受过他们的贿赂。还有两个明州的小吏,说你当年逼迫他们做假账。

荒谬!苏明远怒道,那些商人是谁?那些小吏又是谁?下官要当面对质!

可以当面对质。一旁一位御史开口了,但苏御史,你要明白,在证据面前,光靠辩解是不够的。你若是真的清白,就要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

证据?苏明远苦笑,三年前的事,让我上哪儿去找证据?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李纬叹气,苏御史,我问你,你在明州任上时,可有留存完整的账目?可有保留当年的往来文书?

苏明远一愣。他当然有留存,但那些都在明州府库中,他调任京师时,只是交接清楚就走了,并没有将所有文书都带在身边。

账目和文书都在明州府库。他说。

那就派人去取。李纬说,只要账目清楚,自然能证明你的清白。

可这需要时间。苏明远急道,从京师到明州,一来一回至少要一个月。这一个月里,那些谣言只会越传越广,到时候就算拿到了账目,恐怕也难以洗清冤屈了。

那你说怎么办?李纬反问。

苏明远沉默了。他知道李纬说的是实话,但他也清楚,蔡党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发难,就是料准了他短时间内无法拿出证据。

等到一个月后证据送来,舆论早就一边倒了。到那时,即便账目清楚,也会有人说他事先销毁了罪证。

这是个死局。

中丞大人,下官有一计。苏明远忽然说。

什么计?

既然他们说有证人,下官要求立刻当面对质。苏明远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而且,下官要求将此案公开审理,让朝中官员都来旁听。若是下官真有贪墨,愿意接受任何惩罚;若是那些证人作伪证,也请中丞大人秉公处置。

李纬皱眉:公开审理?这恐怕不妥。你这是要把事情闹大。

事情已经闹大了。苏明远说,与其让谣言满天飞,不如摆到明面上说清楚。下官相信,只要当面对质,那些所谓的证人必然会露出马脚。

你就这么有信心?

下官问心无愧,自然有信心。

李纬沉吟片刻,看向另外两位御史:二位以为如何?

公开审理,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一位御史说,但关键是,那些证人若是被蔡党收买,早已串通好了口供,届时只怕更难辨别真伪。

不会的。苏明远坚定地说,谎言就是谎言,只要仔细盘问,必然会露出破绽。

好吧。李纬最终点头,既然你坚持,我就上报朝廷,请求公开审理此案。但苏御史,你要想清楚,若是审理结果对你不利,你将万劫不复。

下官明白。

从御史台出来,天色已晚。苏明远走在回府的路上,心中沉重如铅。

他知道自己赌了一把。若是赢了,不仅能洗清自己的冤屈,还能揭露蔡党的卑劣手段;但若是输了,等待他的将是罢官下狱,甚至株连家人。

可他别无选择。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回到府中,林氏早已听说了这件事,正在房中暗自垂泪。看见苏明远回来,她连忙迎上去。

相公,妾身听说……听说有人弹劾您……她的声音哽咽。

夫人别怕。苏明远握住她的手,那些都是子虚乌有的诬告。我已经请求公开审理,届时自会真相大白。

可是……可是若万一……林氏不敢往下说。

不会有万一。苏明远温和地笑了,我在明州三年,清清白白,有何可惧?

妾身相信相公。林氏擦掉眼泪,只是妾身担心,那些人会使坏。

他们当然会使坏。苏明远坦然道,但我们也不是没有准备。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和子安受委屈的。

就在这时,门房来报:老爷,外面有位客人求见,说是从明州来的。

明州?苏明远心中一动:快请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人走了进来。苏明远定睛一看,竟是他在明州任上时的幕僚钱文。

钱先生!苏明远惊喜地迎上去,你怎么来了?

苏大人,卑职听说您在京中遇到麻烦,特地赶来。钱文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裹,这是您当年在明州任上的全部账目和往来文书,卑职都带来了。

苏明远接过包裹,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他没想到,钱文会在这个时候雪中送炭。

钱先生,你怎么知道我需要这些?

卑职在明州时就听说,有人在打听您当年的政绩,语气不善。钱文说,卑职担心会出事,便提前将所有账目文书整理出来,随身携带。果然,前几日收到京城来信,说您被人弹劾,卑职就立刻动身赶来了。

钱先生有心了。苏明远感激地说,有了这些证据,我便不怕那些诬告了。

不仅如此。钱文又说,明州那边,有十几位当年受过您恩惠的百姓和商人,听说您出事后,都愿意来京城为您作证。他们正在路上,过几日就能到。

苏明远听着,眼眶有些湿润。他没想到,自己当年在明州的善政,如今竟然结出了这样的果实。

还有一事。钱文压低声音,卑职在来京城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奇怪的人。

什么人?

一个自称是户部办事的小吏。钱文说,他告诉卑职,说您正在查李侍郎的案子,还说他手里有一些关键证据,愿意提供给您。

苏明远心中一动:他人呢?

就在外面候着。钱文说,但卑职不敢贸然引他进来,怕有诈。

让他进来。苏明远沉思片刻,但要小心。

钱文点头,出去带人。

不一会儿,一个瘦小的男子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此人看起来三十出头,面色苍白,眼神闪烁,一看就是长期在衙门里做事的小吏。

草民见过苏大人。那人跪下磕头。

起来说话。苏明远说,你找我何事?

草民在户部当差,负责抄录账目。那人小心翼翼地说,前些日子,草民无意中发现,李侍郎让人销毁了一批账册。草民觉得蹊跷,便偷偷藏了几页。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几页泛黄的纸,递给苏明远。

苏明远接过细看,瞳孔骤然收缩。

这几页纸上记载的,正是李晋挪用户部银两的铁证!而且金额之大,远超他之前掌握的数字。

这些账目是真的?苏明远问。

千真万确。那人说,草民在户部十几年,这些账目的笔迹和印章,草民都认得。

你为何要冒险把这些东西拿出来?

因为……因为草民也看不惯那些贪官污吏。那人低着头说,草民虽然只是个小吏,但也知道是非曲直。李侍郎贪墨这么多银两,却还能逍遥法外,草民心中不平。如今听说苏大人在查这个案子,草民想着,或许能帮上忙。

苏明远仔细打量着这个人,试图从他的神色中看出破绽。但那人一直低着头,看不出什么异常。

你可知道,把这些东西交给我,会给你带来什么后果?苏明远问。

草民知道。那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但草民已经想好了。若是能帮苏大人扳倒那些贪官,草民就算丢了这个差事,也值得。

苏明远沉默片刻,将那几页纸仔细收好:好,你的心意我收下了。但为了你的安全,从今日起,你就留在我府中,不要再回户部了。等案子审理完毕,我自会保你周全。

多谢苏大人!那人连连磕头。

安顿好这个小吏后,苏明远和钱文来到书房。

钱先生,你觉得这个人可信吗?苏明远问。

钱文沉吟片刻:卑职也说不准。但他拿出的这些账目,确实是真的。卑职方才看了,上面的印章和笔迹,都对得上。

我也这么觉得。苏明远说,但越是这样,我越觉得蹊跷。蔡党势力那么大,户部的账目岂会轻易让一个小吏拿到?

或许……钱文迟疑道,或许这个小吏真的是个正直的人?

希望如此。苏明远叹气,但无论如何,这些证据来得太及时了。有了这些,再加上明州的账目和证人,我这次有把握在公开审理时,既洗清自己的冤屈,又揭露李晋的罪行。

那就好。钱文说,卑职明日就去联络那些从明州赶来的百姓,让他们做好作证的准备。

辛苦钱先生了。

不辛苦。钱文认真地说,当年若不是苏大人提拔,卑职还只是个穷酸秀才。如今苏大人有难,卑职岂能袖手旁观?

夜深了,钱文告辞离去。

苏明远独坐书房中,看着案上那些证据,心中思绪万千。

这几日的遭遇,让他真正见识到了朝堂的险恶。但同时,也让他看到了人心的温暖——赵谦的支持、钱文的雪中送炭、那些愿意为他作证的明州百姓……

这些,都让他明白,自己的坚持并非毫无意义。

只要心怀正义,总会有人与你同行。

他拿起笔,继续完善那份弹劾李晋的奏章。这一次,他要在公开审理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揭露蔡党的丑恶嘴脸。

窗外,夜色深沉。

但他知道,黎明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