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争霸江山美人 > 第177章 兵发荆州,初露锋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7章 兵发荆州,初露锋芒

许都的清晨,天色微曦,一层薄薄的雾霭笼罩着这座权力的都城,让远处巍峨的宫阙和鳞次栉比的府邸都显得有些不真切。

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在两名护卫的陪同下,不急不缓地驶出了南城门。守城的士卒只是懒洋洋地瞥了一眼车队递过来的出城文书,上面盖着驸马都尉府的印信,理由是“巡查南阳产业”,便挥手放行。

马车驶过护城河的石桥,车轮压过石板,发出单调而有节奏的“咯噔”声。

车帘被一只修长的手轻轻掀开一角,姜宇的目光最后看了一眼那座在晨雾中渐渐模糊的城郭。那里,有他初来乍到时的立足之地,有他精心布置的棋局,有曹操那双时刻注视着他的鹰眼,也有一位在昨夜为他送来莲子羹的、身份复杂的妻子。

“主公,舍不得?”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在车厢内响起。

郭嘉斜靠在软垫上,手里依旧拎着他的酒葫芦,只是今天并未打开。他眯着眼,看着姜宇那张映在晨光里的侧脸。

姜宇放下车帘,车厢内光线一暗。

“谈不上舍不得。”他收回目光,声音平静,“只是在想,下次回来时,是该走正门,还是……破门而入。”

郭嘉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抚掌低笑,笑声在狭小的车厢里回荡。“嘉喜欢‘破门而入’这个说法,听着就热闹。”

马车一路向南,并未走官道,而是拐入了一条相对偏僻的商路。沿途不再有巡逻的兵卒,只有三三两两背着行囊的商旅。

行至午后,车队在一处密林外的驿站停下。周仓早已等候在此,他身后,是几十名穿着“尘风堂”伙计服饰的精壮汉子,他们看似在卸货饮马,但站立的姿势,警惕的眼神,无不透着一股百战老兵的精悍之气。

“主公,军师。”周仓快步上前,压低声音,“一切准备就绪。典韦将军和许褚将军已率第一营及三百‘尘风’锐士,化整为零,分批抵达南阳渡口。船队也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姜宇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些正在忙碌的“伙计”,心中豪情渐生。这些,都是他未来的王霸之基。

“上路吧。”

一行人换乘快马,不再停留,沿着密林中的小道,直奔南阳郡的汉水渡口。

夕阳西下,将汉水染成一片金红。

南阳渡口,是南阳郡最大的货物集散地之一,此刻依旧人声鼎沸,船来船往。在渡口最东侧,一片相对僻静的水域,数十艘大小不一的商船静静地停泊着。这些船只都悬挂着“尘风堂”的旗号,船上堆满了用油布覆盖的货物,看起来与寻常商队并无二致。

然而,若有心人细看,便会发现这些船的吃水线,比寻常同等载量的商船要深上许多。

姜宇一行人抵达时,典韦和许褚正蹲在岸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像两尊门神,盯着江面。两人不知在争论什么,典韦嗓门洪亮,比划着拳头,许褚则闷着头,偶尔才瓮声瓮气地反驳一句。

“俺就说俺的力气比你大!上次在醉仙居,要不是主公拦着,俺能把你举起来扔到河里去!”典韦唾沫横飞。

“你……你那是蛮力。”许褚憋了半天,憋出这么一句,“打起仗来,又不是光看力气。”

“嘿!你这大个子,不服气?来来来,咱们再掰扯掰扯!”典韦说着就要撸袖子。

“咳。”

一声轻咳从他们身后传来。

两人身子一僵,回头看到姜宇和郭嘉,立刻像被抓了现行的小孩,手忙脚乱地站了起来,脸上都有些尴尬。

“主公!”

“见过主公,军师。”

姜宇看着这两个活宝,有些好笑。“精力很旺盛?”

典韦挠了挠头,嘿嘿一笑:“主公,俺们就是……活动活动筋骨。这几天没打架,手痒得慌。”

许褚则老实地站在一旁,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手痒就对了。”姜宇拍了拍两人的肩膀,“等到了荆州,有的是仗给你们打。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你们两个,谁砍的敌人脑袋更多。”

一听有仗打,典韦和许褚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主公放心!末将定不辱命!”两人异口同声,战意昂扬。

郭嘉在一旁摇了摇头,对姜宇低声道:“主公,您这哪是招了两个护卫,分明是养了两头喂不饱的猛虎。”

姜宇笑而不语。他要的,就是虎。

“时辰不早了,登船。”姜宇下令。

周仓立刻指挥众人,有条不紊地开始登船。那些“伙计”动作麻利,迅速上了各自的船只。姜宇、郭嘉和典韦、许褚等人则登上了船队中央最大的一艘楼船。

船身微微一晃,缓缓驶离了渡口,汇入汉水宽阔的江面。随着夜幕降临,整个船队如同一群沉默的巨兽,顺流而下,悄无声息地向着荆州的方向滑去。

楼船的甲板上,江风猎猎,吹得人衣袂翻飞。

姜宇负手而立,望着两岸飞速倒退的景物,心中那份压抑已久的雄心,如同这奔流不息的江水,再也无法遏制。

“主公,此去江陵,水路约莫四百里。依我们现在的速度,三日之内便可抵达。”郭嘉走到他身边,递过来一个酒葫芦,“尘风堂的商道,沿途关卡都已打点妥当,畅通无阻。唯一的变数,在樊城与襄阳之间的那段水域,那里是蔡瑁的水军巡防之地。”

“无妨。”姜宇接过酒葫芦,喝了一口,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阵暖意,“蔡瑁现在满心想的都是如何扶刘琮上位,如何防备关羽。他不会想到,有一支奇兵,会从他的眼皮子底下,直插他的心脏。”

楼船下层的船舱里,气氛却与甲板上的运筹帷幄截然不同。

数百名精锐士兵盘膝而坐,身上厚重的甲胄都已脱下,整齐地码放在一旁,只穿着贴身的劲装。每个人的兵器都用布条包裹着,横放在膝上。整个船舱里,除了船身破浪的“哗哗”声,竟听不到半点杂音,只有一股压抑的、即将喷薄而出的战意在空气中弥漫。

典韦和许褚坐在最前面,两人面前摆着一只烤得滋滋冒油的羊腿。

“你吃这头,我吃那头,看谁先吃完。”典韦撕下一大块肉,含糊不清地说道。

许褚也不答话,默默地抓起另一头,张开大嘴就啃了下去。

两头猛虎,在战前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积蓄着力量。

船行两日,一路风平浪静。沿途经过数个关卡,都只是远远地看到“尘风堂”的旗号,便挥旗放行,甚至连盘问都懒得盘问。周仓经营多年的商道,在这一刻,发挥出了超乎想象的作用。

第三日清晨,船队进入了郭嘉所说的那片关键水域。

江面变得更加开阔,远处,隐约可见樊城高大的城郭轮廓。

“报!”一名负责了望的尘风堂探子从桅杆上滑下,飞快地来到甲板,“主公,前方三里,发现蔡氏水军巡逻船队,约有五艘,正向我方驶来!”

甲板上的气氛瞬间一凝。

典韦和许褚也从船舱里钻了出来,两人手里都拎着各自的兵器,眼神锐利地望向前方。

姜宇拿起千里镜,只见远处江面上,五艘挂着“蔡”字旗号的蒙冲战船,正一字排开,破浪而来,船头站满了持戈佩剑的士卒,杀气腾腾。

“来者不善。”郭嘉眉头微蹙。

“主公,让俺带一队人冲过去,凿沉他们!”典韦请战道。

“不可妄动。”姜宇放下千里镜,神色依旧平静,“我们的目标是江陵,在此地开战,只会打草惊蛇,前功尽弃。”

他转向周仓:“按原计划行事。”

“诺!”周仓抱拳领命,随即走到船头,命人将一面更大的“尘风堂”商号旗帜升了起来,同时打出了几道旗语。

那五艘巡逻战船越来越近,已经能看清船上为首那名将领脸上的怀疑之色。他们将姜宇的船队团团围住,船上的弓箭手已经引弓上弦,对准了楼船。

“前方可是尘风堂的船队?为何一次出动如此多的船只,意欲何为?”为首的蔡氏将领厉声喝问。

周仓站在船头,不卑不亢地拱手道:“这位将军,我等乃尘风堂商队,奉我家主公之命,运送一批丝绸瓷器前往江夏。因近来听闻荆州不稳,盗匪横行,故而结队而行,以保万全。”

“江夏?”那将领的疑心更重,“去江夏为何不走陆路?偏要行此水路?”

周仓面不改色:“将军有所不知,我家主公与江夏太守公子刘琦素有交情,这批货物,正是要送与太守公子的。走水路,更为便捷。”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动声色地从怀中掏出一锭足有五十两的黄金,掂了掂,朝着那将领的船,做了一个隐晦的投掷动作。

那将领眼尖,看到那片耀眼的金光,喉头动了动。他身边的副将低声道:“将军,尘风堂财大气粗,背景又深,据说与丞相府都有关系。而且他们说是去江夏找刘琦的,与我等无关,不如……”

将领沉吟片刻,又看了一眼那些堆满“货物”的商船,终究还是贪欲占了上风。反正只是去江夏,又不是去襄阳,与自己干系不大,还能得一笔横财,何乐而不为。

“罢了!”他挥了挥手,“既是去江夏,便放行吧!不过近来江面不太平,尔等好自为之!”

周仓心中一松,面上却依旧恭敬:“多谢将军!”

五艘战船缓缓让开一条水道。姜宇的船队,就在这数百名蔡氏水军的注视下,不急不缓地,从包围圈中穿行而过。

船舱内,所有士兵的手,都紧紧握着兵器,冷汗已经浸湿了后背。

直到船队驶出数里,彻底脱离了对方的视线,甲板上的众人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好险。”典韦抹了一把额头的汗。

郭嘉却看着那远去的战船,轻声笑道:“主公,这荆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烂得更快。”

姜宇没有说话,他重新举起千里镜,望向东南方向。

在水天相接的尽头,一片巨大的城池轮廓,在晨光熹微中,如同蛰伏的巨兽,已经隐约可见。

那里,就是江陵。

荆州的心脏,刘表积攒了二十年的家底,此刻正毫无防备地,展现在他的面前。

“传令下去。”姜宇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锋锐,“所有部队,准备战斗。入夜时分,夺取城门。”

“今夜,我要在江陵城中,宴请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