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 第383章 魏相南征携众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深沉如墨。

长安城外,一处临时征用的庄园大堂内,灯火通明,几乎与白昼无异。空气中弥漫着墨香、汗味以及一股挥之不去的疲惫。

魏征端坐主位,花白的头发在灯下愈发显眼,他眉头紧锁,手握朱笔,正对着一份关于渭南三县推行“摊丁入亩”遇阻的详细呈报凝神思索,不时在上面写下批注,字迹瘦硬,力透纸背。

下首,一群年轻人正埋头苦干。

太子李承乾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将一摞核对完毕的各县土豆、红薯种子分发记录推到一边,又拿起下一份。他脸上带着倦容,但眼神却异常专注,甚至带着一丝兴奋。这种直接接触民生、处理实务的感觉,比在东宫诵读圣贤书来得真切得多。

魏王李泰则对着一份绘制到一半的“关中新式学堂分布草图”发呆,时不时拿起尺规比划一下,试图找出更优化的选址方案。他胖乎乎的脸上满是纠结,显然更擅长理论推演而非这种具体规划。

房玄龄之子房遗直和杜如晦之子杜构,则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一份关于计算新税则下各户应缴税额的复杂公式,两人面前堆满了写满算式的草纸。

长孙冲负责整理所有文书,分类归档,忙得额头见汗。秦怀道则和魏征的儿子魏叔玉一起,核对各乡报上来的兴建学堂所需物料清单,不时因数目对不上而争辩几句。

尉迟恭和李君羡则一个抱臂倚在门框上,一个按刀巡视在堂外。他们是奉李世民之命,率精锐在此护卫,确保这批帝国未来的栋梁和核心重臣的安全。

整个大堂,除了翻动纸张、笔尖划动和偶尔的低语声,便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这是一幅繁忙到极致的景象,每个人都透支着精力,只为将关中这新政的“样板之地”彻底梳理顺畅。

突然!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毫无征兆地出现在魏征的书案之旁!速度快到极致,仿佛是从烛火的阴影中直接渗出来的!

“谁?!”尉迟恭反应极快,暴喝一声,腰间横刀瞬间出鞘半尺,身形已如猛虎般欲扑过去。门外的李君羡也同时抽刀,闪电般抢入屋内。

然而,那黑影现身之后便静止不动,微微躬身,双手捧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函,递向魏征。他全身笼罩在特制的黑色劲装中,脸上带着一副只遮住上半张脸的冷金属面具,气息内敛,宛如一尊雕塑。

“不良人?”李君羡看清来人装束,立刻收刀入鞘,同时按住了尉迟恭的手臂,“敬德,且慢!是自己人。”

尉迟恭也认出了这标志性的装扮,紧绷的肌肉松弛下来,但嘴上却不饶人,啧啧两声:“嘿!又是秦王家这些神出鬼没的家伙!每次出现都跟个鬼似的,吓老子一跳!我说君羡,你看看人家这身手,这派头,比你那百骑司的崽子们可利索多了!”

李君羡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鄂国公,有你这么当面臊人的吗?百骑司是明面上的护卫侦缉,不良人是暗地里的影子,职责不同,岂可混为一谈?”话虽如此,他看向那不良人的眼神,却也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羡慕和惊叹。这等潜行匿迹的功夫,确实骇人听闻。

那不良人对周围的反应置若罔闻,依旧保持着递信的姿势。

魏征从最初的惊愕中回过神,放下朱笔,深深看了一眼面前的不良人,伸手接过了信函。他并未立刻拆开,而是先对尉迟恭和李君羡摆了摆手:“二位将军,无妨。”

然后,他才撕开火漆,抽出信纸,展开阅读。

信上的字迹他认得,是秦哲的亲笔,风格一如既往的直白,甚至带着点戏谑。

“魏老倌看到这称呼,魏征嘴角就抽搐了一下,关中摊丁入亩、发种、建学这几件大事,你小子干得不错!比窝在长安城里天天喷……呃,谏言强多了!事实证明,办实事才是硬道理。”

“关中试点,至此已算成功,框架已立,细则可交由后人完善。你的新任务来了:带上你身边那帮小崽子,收拾包袱,给老子南下去!岭南那摊子事,更需要你这把快刀去理一理。”

“秦战和李孝恭已经先过去了,但他们擅长的是冲锋陷阵和镇场子,治理地方、推行新政、教化百姓,还得看你魏玄成!把你在这关中磨练出来的本事,去岭南施展一番。那边情况更复杂,俚僚杂处,豪强盘踞,正是你大展拳脚的好地方,也是给太子他们历练的真正舞台。”

“别怕没人,朝廷会陆续抽调精干人手南下支援你们。你们是先锋,是标杆。”

“辛苦了,老魏。知道你年都没过安生,等岭南事了,回头我帮你物色个知冷知热的小妾送你府上,算是犒劳看到这里,魏征的老脸瞬间黑如锅底,差点把信撕了。”

“言尽于此,南方,拜托了。——秦哲”

魏征看完信,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最终化作一声长叹,又带着几分难以抑制的豪情。他将信纸递给身旁好奇探头的李承乾。

“老师,秦王信上说什么?”李承乾接过信,其他人也纷纷围拢过来。

很快,信的内容传开,众人反应各异。

李承乾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彩,南方!真正的挑战!他早已厌倦了在关中处理这些虽重要却略显琐碎的后续工作。

李泰则挠了挠头:“去岭南?听说那里瘴气弥漫,蛮荒未开……”

房遗直和杜构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跃跃欲试。关中的数学模型已经搭建得差不多了,正愁没有新的难题。

长孙冲和秦怀玉则有些懵,没想到突然就要远征。

魏叔玉最直接:“父亲,我们去吗?”

魏征没有立刻回答,他站起身,走到大堂门口,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看到遥远的南方。片刻后,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扫过眼前这群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关中大局已定,余下琐碎,移交新晋的状元郎及一众寒门干吏足可完善!”

“所有人听令!”

堂内瞬间肃静,连尉迟恭和李君羡都站直了身体。

“即刻收拾行装,清点所有关于摊丁入亩、新粮推广、学堂建设的文书卷宗,一件不漏!”

“明日拂晓,启程南下!”

“目标,岭南!”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充满了新的使命感和一往无前的决心。短暂的休整结束了,一场更为波澜壮阔的征程,就在这深夜的一纸书信下,拉开了序幕。魏征团队,这把刚刚在关中磨砺锋利的快刀,即将斩向南方更复杂的乱麻。